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随笔 >> 正文
再议宣公之四:宥公
作者:吴金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7-4           ★★★

再议宣公之四:宥公

 

宥公是纶公次子,是宣公十八孙中,是最具争议的孙子之一。

有关争议的宥公资料:

1.     宥公:行二之祖宅。妣彭氏、汤氏,同葬山塘金斗窠,纶公左旁,生四子:仪、佑、七、八。(金斗窠、修水谱)

2.     宥公:纶次子。生于后梁壬午(922)年。徙居新塘、柳塘、山塘、韭源、祝家山、柏源。娶邹氏、彭氏,生五子:仪、佑、七伸、八供、伉;(丰城分卷)

3.       宥公:字承顺。宋进士、文林郎,迁居福建宁化县,成为后世闽粤及客家吴姓共同始祖。生八子,先生五子: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乾,六兑、七艮、八离。(广东连平谱)

4.       吴承顺,讳宥,纶公次子,宣公十八孙之一。宋进士,敕封文林郎,诰封中宪大夫,吏部侍郎。生于928年。时遭不靖,汉乾佑元年戊申(民国前九六四年)九月居祝家山,迁山塘隐居,即今福建汀州宁化。吴承顺择隐闽汀宁化后择龙岩门龙前石牌村开基,为吴氏入闽始祖、龙岩开基一世祖。吴宥,生子四:长坎一、次坤二、三震三、四巽四。(福建龙岩、永定、广东梅州谱)

5.       关于申请保护吴承顺古墓的报告:“吴承顺,讳宥,宋进士、敕封文林郎,诰封中宪大夫。据考证生于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公元928年),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207年),他已99高龄,带着子孙由江西南丰迁居龙岩市龙门镇宁化石璧村,成为吴姓入闽的开基始祖,后又迁到龙岩。他卒于北宋年间,葬在龙岩市石排前大排。” (福建龙岩、广东梅州谱)

    综合以上资料,可以得出以下宥公的粤闽与祖地资料相互比较表:

宥公的粤闽与江西资料相互比较表

资料来源

江西(金斗窠、南丰)

粤闽(梅州、龙岩)

异同

1

 

2

承顺

 

3

生年

生于后梁壬午(922)年

生于后唐天成三年(928)年。

 

4

妻妾

邹氏、彭氏

邹氏、彭氏、陈氏、黄氏

 

5

儿子

生五子:仪、佑、七伸、八供、伉;

生子四:坎一、坤二、震三、巽四。

 

6

迁徙

徙居新塘、柳塘、山塘(江西)等

迁山塘隐居,即今福建汀州宁化。

 

7

科举

宋进士,敕封文林郎,诰封中宪大夫,吏部侍郎

 

8

坟墓

葬(江西)山塘金斗窠,纶公左旁。

葬在龙岩市石排前大排。古墓已有九百多年历史。

 

    由以上八点资料对比可见,贑(祖地)与粤闽资料对比相同点,只有“讳宥”一点,其余七点,皆是相异的。显然,江西祖地的“宥公”,与粤闽的“宥公”,是不同的两个“人”!

 

1.       查粤闽谱中的“坤二公”,生于宋孝宗末年1127―1194,“宥公”生于后唐天成三年(928)年,两代代差,竟达200年以上,其中断层达6-8代,显然是值得怀疑的。

2.       据祖地族谱载:“宥公墓在纶公左旁,怎么“宥公”会忽然“重生”,以99岁高龄,带着子孙去了福建龙岩市龙门镇宁化石璧村,卒后“墓葬在龙岩市石排前大排?”据龙岩吴氏有关文件解释的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八月初二日,因火梵居室。。。。时值金兵北撤,掠走徽钦二帝和赵氏宗后妃一并北去,赵构即位商丘,号称南宋11271279年),闽粤贑边区国势空虚,农民军纷纷起义,战乱频仍,公乃由金斗窠,将军出洞形徙至福建武夷山东麓的汀州府宁化县,县城以西五十里之石壁村招得里为家焉。”显然,火梵居室时间(1027)与“靖康之耻”南宋建立时间11271279年)相隔100年,怎会成为“宥公”迁徙的理由呢?宣公十八子,怎会只有“宥公”一家独迁的道理呢?

 

为了证实龙岩的“宥公墓”的“墓主人”,确是祖地的“宥公墓”的“墓主人”,可以作如下解释,较为妥当:

3.       据了解,古时客家人迁徙时,常背上“祖宗神主”,护着祖宗的金埕(客家人用来装遗骨的罐),踏上迁徙路途的,到达某地暂时安家时,就临时建个“墓寮式小神盦”,盦内可一起放置祖孙几代的“金埕”,直到确定永久定居地点后,才建永久墓地,一建就是一个“古墓群”,这是常有的事。

4.       鉴于祖地 “宥公”的四个儿子是“仪、佑、七伸、八供”,而与粤闽“宥公”的儿子“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他们之间有 “断层”,倒不如把“坎一、坤二、震三、巽四”的辈分往下调,辈分调至是祖地 “宥公”的若干代孙,因迁徙过程中, “宥公的金埕”一直随行,因此,最后定居龙岩时,新建的 “宥公墓”,仍可视作“始祖墓”,这样解释,就合理得多了。(仅供参考)

5.       “宥公”资料虽然最具争议,但他却竖立了一个“泰伯奔吴”式的、开拓、创新、进取的新形象,只要我们努力把有关错漏的地方理顺,就以他九十多岁高龄,仍带领子孙,奔到福建、广东等地 “来向闽粤为始祖”,同样值得闽粤“后人千古仰高风”

 

【附吴寿錡在关于《吴氏大统宗谱》编纂中的几点体会中曾提到:“宣公下传三子纶、经、绍,再传其孙宏、宥、华、福……等。三代间的出生年代和所处朝代,及世序间三大关系是基本相适应合理的,应予肯定。但是,从宣公的第四代起,有违常情的矛盾,就层出不穷。其中吴宣三子纶、经、绍中,除次子经传世至今已110余世外,余二子纶、绍均矛盾较突出。如吴宥与其子坤二的年龄相差70余岁,第四代坤二与第五代泰甫、吉甫、兴甫之间父子龄差也在70岁以上,矛盾十分突出,更为突出的是74世四六至75世吴源,一世之差超过200年,72世坎一和其子73世省三,一世之差竟有397年,69世吴宣至75世吴三(谱载由福建汀州迁广东梅县为始祖)7世之间竟是400余年。所以,吴宣系统下的好多家谱,自泰伯衍传至今,世序仅在90余世,其原因也就不难清楚了。但是要认真查清这些问题,难度较高,且又复杂,需要投放较大力量,进行研究查证。宣公谱系,大多创于明代中后期,列世祖名,生卒年月大多残缺,失考不详。各地同系宗谱又互相转抄,谬误雷同,似是而非,不一而足。正是谱系无据,谱载有误,对理清世系,理顺世序,都不是轻易之举就能解决的。”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吴金全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