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后裔 吴氏一脉
尧与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中的五帝中的二帝,,
尧,姓伊祁,名放勋,所以可称之为伊祁放勋。史中传说,尧与“周太王古公亶父以及吴泰伯”的先祖后稷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尧与后稷的父亲是帝喾,尧的母亲是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庆都,后稷的母亲是帝喾的第一个妻子姜嫄,后稷是帝喾的次子,尧是帝喾的第四子,帝喾的第三子契是殷商的祖先(契的母亲是简狄)。
传说尧发明的酿酒术以及围棋。古称“唐”的地名至少有三处,诸如河北之“唐”,太原之“唐”,山西晋南之“唐”,都是因唐尧多次迁徙,曾经定居那里而得名。据说,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尧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
舜,姓姚又姓妫,名重华,字都君。所以可称之为姚重华。尊号为帝舜、大舜、虞舜。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将天子之位禅让给了舜,而没有把天子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舜与尧的次女---女英所生之子是商均。所以说,商均是尧舜之后裔。实际上,尧的后裔后来是姓饶,饶是尧的直系后裔兼姓氏传人,尧是饶姓的血脉先祖与开姓始祖。
然而,商均同时具有是尧与舜这两个超级贤能的帝王的基因与血脉。不过舜认为商均没有治国之才能,所以,舜将帝位禅让给禹,以后,禹又封商均为虞侯。
由于虞舜族人在同夏禹氏的斗争中失败,导致以商均为首的有虞氏部落纷纷向四方退避(唐朝诗人李白所传的“尧幽囚、舜野死”说法开始流行)。随着虞舜子孙的迁徙退避,他们的踪迹也逐渐埋没于史记典籍之中。商朝末年,商均的后裔中一个叫遏父(也称阏父)的人,前去投奔周国,担任了陶正之官,武王伐纣之后,遏父的儿子妫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国号陈,周武王姬发将大女儿太姬嫁给妫满为妻。这样,尧舜的后裔与后稷的后裔走到了一起。
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胡公满。妫满的后裔逐渐形成了胡氏、陈氏、田氏(后来田氏代齐,创立田氏齐国,而姜太公吕尚所创的姜氏齐国则消亡)、孙氏(吴国大将孙武子的家族)、王氏(中断汉朝的新朝王莽的家族)。而舜与商均都有虞之号,所以其后裔中有以虞为姓,古代虞吴不分,古代“吴”字又常加“虍”首,作“虞”,吴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献中常有虞人,是指专门掌管田猎的官吏,所以商均的后裔也有以吴为姓。而舜又是以姚为姓,所以舜的后代有以姚为姓。
可见,吴姓中的一脉,是与姚、胡、陈、田、孙、虞、王一样属于商均之后裔,也就是尧舜的后裔。而尧的后裔,产生了祁、尧、饶、刘、唐等姓。
估计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统一了文字,而后,虞与吴不再不分,而是分立为不同的两个字,吴氏和虞氏才泾渭分明。吴氏为后稷的后裔(也就是古公亶父的后裔,也就是吴泰伯的后裔),不再是尧舜的后裔,虞为尧舜的后代商均的后裔,继续为尧舜的后裔。
毕竟,吴泰伯所创建的春秋吴国的辉煌,是不可磨来的史实,比起远古传闻中的虚无漂渺的贤能圣君,其名声与名号,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靠拢。
附:
姚、胡、陈、田、孙、虞(吴)、王, 因为是尧之次女女英之子商均之后裔,所以同时具有尧舜血脉,
历史上,除了娥皇女英姐妹同侍虞舜之外,在北宋将要建立之际,还有周氏娥皇女英(大周后周娥皇与小周后周女英)先后嫁予吴王李煜(南吴重臣以及南唐的开创者徐知诰的孙子),这一对娥皇女英都有高超的作曲艺术,周女英还有浓厚的制香兴趣。而姐妹同侍一君的,还有王莽的新朝将要建立之际的出生于吴门苏州的赵飞燕与赵合德(同嫁汉成帝刘鹜),以及大清王朝将在建立之际的蒙古族的大玉儿与海兰珠(同嫁皇太极,与这对姐妹同嫁女真人皇太极的还有这对姐妹的姑姑,名叫哲哲),在三国鼎立吴国将要开创之际,吴汉后裔吴允承的两个孙女(武烈皇后与吴国太两姐妹 出生于苏州)同嫁孙坚。历史上这五对同嫁一夫的姐妹,都与政治密切相关,而且结局并非都是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