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是否为吴氏写过这篇佚文?
作者:吴李才 2015-8-1
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搜索到在吴氏和洪氏家谱中,发现有文天祥的两篇佚文:第一篇是文天祥《题吴氐谱像跋》,(图1)第二篇是文天祥《题洪氏像跋》(图2),它分别代表了吴氐宗谱(1793年清代)和洪氏宗谱(1628年明代)为现知的较早录入时间。这两篇在《四库全书》的文天祥撰《文山集》中找不到记载,故称为佚文。
据我从网络平台检索,与这两篇佚文类同的有:王、刘、罗、汤、巫、吴、许、樊、胡、方、金、戴、周、徐、谢、汪、蔡、段、顾、张、邓、沈、包、郭、洪、李、凌、陈氏等,合计有28个姓氏家谱之采用。他们在各自的家谱中“亮相”,声称是文天祥写的,这不符合文天祥作序跋的常理和史实!
笔者选录其中为吴氏和洪氏写的佚文作比照,探讨、研究、辩析文天祥这篇佚文,把原件和几点思考意见写在下面,供参考。
第一篇:《题吴氐谱像跋》文天祥书
(笔者注:本佚文是草书版,无标题,但在每页面的左侧,简称为“文序”。为比照之便,我选用了“无锡吴氏宗谱-1851”中的佚文标题。)
【笔者点校】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勋业著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乃能留其像欤?凡摸容虽盛不久夫,亦无谱之故也。吴氏谱像灿然,可传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吉州文天祥
图1、《题吴氐谱像跋》文天祥书,载自安徽-涇縣-延陵吳氏宗譜[12卷]-12冊,1793,120—126(微缩版 张数),〈注:笔者把原文中的助词“与”校释为“欤”字,表示反诘、感叹等语气。〉
本谱写明“各分暨外迁阄分字号领谱名次”,有44个字号,每字号1本,这一本是“阳字号”,收藏于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Family History Library of Utah)。
与本佚文类同或近似内容的家谱,有江蘇-無錫-吳氏宗譜[36卷]-1851、江西-南城-涵田吳氏宗譜[2卷首1卷]-1836、江西-南豐-吳氏洪公重修族譜[不分卷]-1854、湖南-長沙石板橋吳氏族譜[20卷,首6卷]-1934、安徽-涇縣-茂林吳氏支譜1冊-1934、無錫-吳氏大統宗譜[7卷]40-1951等(全部藏于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
第二篇:《题洪氏像跋》文天祥书
【笔者点校】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勋业著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廼能晋其像与谱皆永也。洪氏之宗,其以德业辉映后先,呜呼!盛矣。则若谱若像,自可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吉川文山文天祥书
图2、《题洪氏像跋》文天祥书,载自江蘇-丹陽-丹陽洪氏譜,1628,274—275(微缩版 张数)〈注:廼[nǎi] 同“乃”。〉
本谱写明是“斗字号”、“云源2簿”中的第1簿,本谱写上“以迁徒世代之远近为先后,以二十八宿为字号,又以洪氏正脉统谱图书钤之,共计58簿,如无字号及图书者,即是假伪,故记之以俟后之考谱察焉”,收藏于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
与本佚文内容完全相同的家谱,有安徽休宁《丹阳洪氏宗谱》为明代洪中正修篆(陈学文先生发现的本佚文,藏于浙江图书馆善本室);安徽-休寧雲山洪氏家乘1冊-1742、安徽-休寧洪氏系譜-1册等(均藏于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
阅读以上两篇,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从佚文录入家谱的时间作分析,文天祥根本不可能为这么多姓氏题跋或写序,通常只可能为一个地方一份家谱而作。如果说文天祥仅写过一篇,必然是选择这篇《题洪氐像跋》,因为它比《题吴氐谱像跋》录入时间要早165年,文天祥还活着为吴氏题跋文吗?
二,从佚文内容作分析,两篇的相同点是前段:“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勋业著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后段:“千百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不相同点是中间段,读者一看便知。前段和后段一般难以改动,而多数修补改者或造假者,都在中间段下功夫,甚至把三段都修改过,没有可信度了。
三,从吴甄源先生撰《朱熹、文天祥也兼职?!》(1)一文作思考,作者以“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为关键词检索,列举了15个姓氏家谱都有文天祥这篇类同的序跋,为什么如此之多,内容却又如此类同?他说得对,究其原因,一方面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师”、“谱匠”的抄袭、造假,另一方面,攀附显贵、光宗耀祖的心态助长了假谱序、假谱系的泛滥现象。
四,从陈学文先生《新发现的文天祥一篇佚文》(2)一文作思考,作者对文天祥《题洪氏像跋》作了中肯的评价,这篇“像跋虽仅93个字,却字字珠机,言简意赅,展现了文天祥的文学才能,彰显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表达了他对入谱人物传文与图像相互关糸和取材标准的见解。”
五,笔者写过一篇“文天祥撰《跋吴氏族谱》的辩析”(3),故不在这里重述其思考方法。在我们自家的宗谱、族谱、或大统宗谱等记载中,如果有文天祥的这两篇类同的跋,不妨比照一下,其可信度有多少?
陈学文老教授以敏锐的目光,可以在“不意”中《新发现的文天祥一篇佚文》给我们宝贵的史料。我相信后来人,也会更多的“不意”中有所新发现。我们在巳知中追求未知中不断前进,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今天,把这两篇佚文“曝光”,在欣赏这两篇”书法作品”的同时,宗亲读者不妨思考一下,文天祥是否为吴氏写过这篇佚文?到底是谁抄谁的佚文?或者会是什么呢?这些问号,还是请教谱牒专家、学者作出解读吧,希望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参考文献
(1)朱熹、文天祥也兼职?!作者:吴甄源,“吴甄源的博客”,
《新浪博客》2013-12-3(2)新发现的文天祥一篇佚文,作者:陈学文,《天中学刊》,2005年06期
(3)文天祥撰《跋吴氏族谱》的辩析,作者:吴李才,《华夏吴氏网》2015-6-2
(本文在《华夏吴氏网》发稿,致感谢!)
附件:
1《朱熹、文天祥也兼职》,作者:吴甄源(图3)
2《新发现的文天祥一篇佚文》,作者:陈学文(图4)
3文天祥的书法(局部)欣赏(图5)
图3、《朱熹、文天祥也兼职》,作者:吴甄源
笔者注:吴甄源先生是知名学者,以《吴甄源的博客》为题集,吴实求真,目前现有博文共214篇,在《新浪博客》有众多的读者,我闲常阅读他的著作,引导入门思考,深受教益,致谢意。
图4、《新发现的文天祥一篇佚文》,作者:陈学文
笔者注:陈学文先生,现年81岁,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他长期致力于徽州学、明清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极为丰硕。2011年7月由黄山书社出版出品了《陈学文集》,全书共63.5万字,收录了作者自1955年至今的论著59篇,在发现解读文天祥的佚文作出了贡献。我多次阅读过这篇文天祥佚文,使我进一步开拓思维,又新发现的文天祥这篇佚文,在江蘇丹陽《丹陽洪氏譜》1628年版中。故写出本文,致感谢。
图5、文天祥行草书,签名印章的真迹
笔者注:右图,文天祥《草书木鸡集序卷》(局部),书于宗度宗咸淳九年(1273)冬至,文天祥时年38岁。左图,文天祥《谢昌元座右自警辞》(局部),均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供读者对本文的文天祥的佚文书法作比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