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随笔 >> 正文
族谱设置文化教育篇:OK   一
作者:吴展明    文章来源:至德文化博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1           ★★★★★

族谱设置文化教育篇:OK   一

——读广东《潮汕吴氏驹公史录》有感

从改革开放起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姓氏文化和谱牒文化等研究蓬勃发展与深入,成果显著。这使得我族人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在姓氏文化和谱牒文化的长河中,吴文化或吴氏文化、至德文化等,源源流长,丰富多采,博大精深,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对于如何在族谱中做好吴氏文化这篇大文章,是当今族众,特别是谱牒界及其有关学者应着重考虑的一件大事。2002年底,笔者在《关于编纂〈统谱·文化卷〉的思考》一文中曾说过:“《统谱·文化卷》与吴文化研究(地域文化)有血肉联系的一面,是吴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吴氏文化的特点主要是血缘文化,它囊括神州大地和环宇的吴氏文化内容,远远超过了吴文化研究的范围。”正是出于上述这种认识,故近年来各地在族谱中设置文化教育篇的日益增多。如贵州三都《中华延陵吴氏迁黔谱》、海南《文昌吴氏宗谱》、浙江《苍南吴氏通志》、广东《潮汕吴氏驹公史录》等等。其中以《潮汕吴氏驹公史录》(以下称《史录》)文化教育篇的门目比较齐全,内容相当丰富,记述系统而能反映规律和特色,堪称当今族谱一篇“OK”之作。

 

一、设置文化篇,展示吴氏文化强项

潮阳位于潮州之南,面临南海,是祖国南疆一块美丽富饶的热土地。唐光启三年(887,吴驹自闽地晋江赴潮阳任县令,期满后落籍芦溪为开基祖,下传36世,至今有1100多年,子孙繁衍于粤东37128个乡村,以及分迁其他地区和国外,约40多万人。其中,发祥地芦溪(包括今胪溪、胪岗、上厝三乡)现有3.6万多人,除上厝魏姓1500人外,其余均为吴姓。另外,迁居港、澳、台近3万人,还有泰国及世界各地近10万人,为著名的侨乡之一。这个“肇基芦溪为鼻祖,本支百世不迁宗”,为庞大吴氏家族发展史的特点,必然创建和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人类一笔宝贵的财富。

20033月,由吴氏驹公通书编委会编写与出版的《潮汕吴氏驹公史录》,以历史时间为经,以宗支播迁为纬,设源流、文化、教育、人物、海外5篇,还有序言集、名人题词、彩照穿插、后记,记述内容和表现方法独特,在503页的有限篇幅中约40万字,史料翔实,亮点闪耀,是一部难得的改革创新的好谱书。《史录》文化篇设家庙祖词、丘墓志、名胜古迹、历代名人诗文选四章。它虽然不是文化部类的全部内容,但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文物古迹,底蕴丰厚   该篇共收录了文物古迹100处内容,少数为唐宋建筑或遗物,多数为明代建筑,以后多次修茸或重修。其中,有古亭、古庵、古庙、古寺、古园林等古迹18处,有唐、宋、元、明和清初古墓38座,有吴氏家庙祖祠44处。从姓氏和地域比较,潮阳吴氏各式各样的文物古迹之多,可能名列前茅。它既是吴氏先贤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的结晶,是吴驹系1100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亦可供人凭吊、瞻仰,是联系与加强族谊活动的纽带,是进行祖德教育的重要基地,以及开发旅游事业的重要景点。

其一、先谈谈“韩愈渡江亭”  谱载吴驹为了缅怀大文学家韩愈被贬为潮州而修建的。它几经沧桑,多次维修。1986年潮阳县长吴至锐题“后溪古渡”碑词,使渡江亭更为增辉。唐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一事触怒宪宗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他离京时,以沉痛的心情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孙湘》诗,最后两句是:“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弹指一挥间,一千余年过去了,当年被称为“瘴烟之区”的潮阳,如今已建成为欣欣向荣的城乡。如果韩愈在冥境得此佳音,那么他一定会邀友畅饮,举杯为新潮阳和渡江亭而赋诗高歌。

其二,从晚唐至1998年多次修建的“潮阳令尹吴公墓”,外管柱上刻着“让国亦称王,从此荆蛮沾德化;兴吴应作祖,顿教草昧起文明。”内管柱上刻着“一世祖风,三让美德,”还有明代墓道题碑等文物。其意义有二:一是传播吴文化,让泰伯的三让美德和开拓精神,世代传承于南疆;二是筑墓唐砖和墓道碑成了当今学者难得的考据实物。

其三,还有芦溪保生大帝紫霄宫,建于明洪武初年,为纪念道家真人吴本(读音韬)这位“医灵真君”而建。又有胪山古庙、胪溪天妃庙,为纪念泛舟救渔民而献出生命的林默娘(尊为天后圣母)姐妹而建,四时香火旺盛。包括祠宇在内的这些古建筑,都把屋脊建成船形。前者反映了吴氏族人受着道教的影响,后者反映了对海洋文化崇拜习俗。

第二、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一,由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演变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是丰富的。其中有北宋大观二年(1108)和隆兴二年(1164),由吴惠成、吴说父子出资修造的贵屿石桥,历900多年,至今完好。石桥建成后,方便民众,促进了贵屿街商贸发展,特别是文化繁荣。每年正月贵屿人在桥头搭设彩街,将民间书画创作汇集展销。四方八面民众涌至,海内外文人墨客慕名前来,人山人海,还有民间艺人登台表演,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文化彩街。举办这种彩街文化活动有些类似祖地无锡的四月惠山民俗文化庙会暨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有数十支民俗文艺队伍游行演出,观众10余万人。

其二,在诗词和文选方面,《史录》收录了宋代“诗仙”白玉蟾(1194-1229)、大诗人杨万里(1127-1216)、明洪武进士周彦敬、江门学派名人吴响和海丰庠生吴子章等18位作者诗作21首(组)。其中修谱诗作有宋代陈经国《观吴氏先谱有感》3首,评价了吴驹“本支百世不迁宗”的家族史特色,赞扬了南宋进士吴慎重修族谱为“祖功宗德仙源庆,赖有先生始得传”的功绩。《芦溪歌》描述了吴驹肇基芦溪的生活环境,反映了人们当时的思想内涵。明正德时吴子章的《气慨参天》诗组②颂扬了吴应辰(?——1270)兄弟应宰相文天祥之号召,率族人誓死抗元,于五坡岭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慨。该诗组与南洋新寨应辰墓、浩潭应辰应桄、希大(造字:在‘大’字一横下面的左右各加一个‘百’)“神勇庙”一起,同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此外,在文选方面收录南宋吴说、吴悦(举人),明代陈桄、陈江等古序10余篇,是研究驹公系族史和谱牒史的重要史料。还收录了吴响门生郑经哲、陈大器寄吴响的两封书信,对研究吴响其人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