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费评量
——重读《朱元璋传》有感
吴立梅
文革前和改革开放之初先后看过吴晗的《朱元璋传》,那版本肯定属于“意识形态钳制越来越紧密”( 封底出版者语)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近重看了“相对真实地表达了吴晗本人观点”的1949年版,对相异之处虽有感受,但感受最深的依然是大明王朝开国君王的多面人生。
在开国君王中,出身最低微的莫过于朱元璋了。李渊、杨坚、赵匡胤等都是前朝显宦,出身世家,手握重权;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是部落首领,刘邦好歹也是个基层政权的头头。至于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创立者,大多也有所凭借。譬如刘备,虽为织席贩履之徒,但排起行辈来,可是皇上的叔父,整一个天潢贵胄呢;至于偏居东南一隅的钱鏐,起家之时干的贩私盐勾当,风险虽大,赚头却是不少。刘裕、陈霸先虽说出身寒微,但活命似乎不会成为问题。可朱元璋呢,真个是赤贫到家,无法生存,走投无路才到皇觉寺混口饭吃。在皇觉寺也填不饱肚子,无奈只好云游四方——这与乞丐无异了。如果将历代开国君王按他们的出身由低到高排排队,朱元璋毫无疑问名列榜首。
应该说,大凡开国君王,均非泛泛之辈,否则,何以能在乱世之中戡平群雄南面称王。但要说到远见卓识,朱元璋应该独占鳌头。灭陈友谅,直取北平,西定云南,北攻辽东,都是力排众议亲自决策并取得胜利的。他既能从善如流,虚心听取谋臣的建议,也能审时度势,准确作出判断。而朱元璋十分推崇的刘邦(老朱处处以老刘为榜样),遇事往往束手无策,动辄就问手下“为之奈何?”。这一千五百年后的学生朱元璋要比先生刘邦强多了。不过,朱元璋的运气似乎比较好,可谓战无不胜。而刘邦则是屡战屡败,唯剩下屡败屡战的勇气可嘉。
朱元璋相貌奇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版本中用了较多笔墨描绘,说那脸相为“五岳朝天”:额头突出、颧骨高耸、下巴竟比上腭长出一寸多。(我实在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一副脸相——整一个四川盆地!)老朱当年与贤惠的马皇后结婚,那马氏的相貌也“不大好看”(这是吴晗的客气评价,可能是“大不好看”),——这一对患难夫妻倒也“郎才女貌”,十分般配。要说朱元璋的智商,那是极高的。别的不说,就说说文化水平的提高吧。想当年,这皇觉寺的游方僧人大体上是个文盲,但经过学习和实践,居然能吟诗作赋,作品颇堪玩味了。像“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皇陵碑》),“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太公韬略,当宏一统之规;邓禹功名,特立诸侯之上”(《封徐达信国公诰文》)之类的文句,均引典贴切,对偶工整。至于他为陶安写的门帖子“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为阉猪人写的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更是脍炙人口。朱元璋还是继韩愈、柳宗元之后古文运动最有力的推动者。不妨将他和臭名昭著的慈禧相比,两人都掌握国家最高权力,都活到古稀之年,叶赫那拉氏的好学精神可就差远了。你看那老太婆养尊处优,不思进取,学问上无所长进。她写的文书不仅字体难看,而且错别字连篇。说朱元璋是开国君王中最好学的、文化水平提高得最快的人,大概不会有人持异议。
朱元璋最遭人诟病的当然是杀戮功臣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卸磨杀驴似乎是开国君王巩固皇权的老把戏,但做得最为淋漓尽致的自然是老朱了。开国功臣中只有汤和寿终正寝,外戚郭德成装疯幸免,其余均未能逃脱厄运。徐达、李善长、蓝玉、宋濂、刘基等无血缘关系的元老重臣自不消说,即使战功赫赫的惟一亲侄朱文正、惟一亲外甥李文忠也被鞭死和毒死。直接的后果是,当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时,建文皇帝朝中竟无带兵之将,乏筹谋之臣。在杀戮功臣的同时,朱元璋废相位直管六部,大兴文字狱、建特务网实行恐怖统治,廷杖大臣使斯文扫地,天下权力高度集中于一人,皇权之大可谓登峰造极。法网严密、刑戮残酷是明初政治的特点,而朱元璋的暴戾、刻薄、残忍是其中的基因。这一基因在他的后裔永乐、嘉靖、万历、崇祯诸帝身上还时时顽强地表现出来。
朱元璋在元末群雄并起的乱局中乘势而起,从一个四处乞食的小沙弥一步步登上权力的巅峰,开创了一个朝代。他结束了蒙元近百年的统治,收复了陷于外族四百三十年的疆域,成为大明帝国和几十个属国的共主。应该说,朱元璋为拓展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他东征西讨、敉平群雄时,可谓风云际会,风光无限,围绕在他身旁的是一大群彪炳史册、灿若星汉的功臣良将,其时的朱元璋多么令人歆羡!而一旦江山底定,天下在握,同一个朱元璋,便刻薄残忍,专横暴戾,人性尽丧,又何等让人扼腕!为巩固朱家天下,他宵衣旰食、殚精竭虑、奴役朝臣、草菅百官、心理变态、虐待成癖。朱元璋七十年的人生,可谓轰轰烈烈,峥嵘突兀,其功过是非,实在难以评说。他集流氓、枭雄、人杰、英主、暴君、迫害狂、刽子手于一身,是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出现的让人三分爱七分恨的家伙。一代枭雄朱元璋,就是这么复杂,想要用一两个词语给他做出评价是徒劳的。
朱元璋传》 吴晗 著 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9年3月第一版 书号:LSBN 978-7-5317-2372-1
此文获《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第四届有奖读书征文三等奖
《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226期3版 20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