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随笔 >> 正文
水墨徽州的述说
作者:孟黎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4           ★★★
 初秋时节,走进徽州,印象至深的是优美自然风光下的徽派建筑。

  青山逶迤,绿水蜿蜒,粉墙黛瓦的民居,高高矗立的牌坊,伟岸宏大的祠宇,参天屹立的宝塔,飞跨两岸的桥梁……徽州似一幅水墨画卷,像一座古代建筑博物馆,饱经沧桑又宁静怡然。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秀美而厚重的徽派古建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和徽州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商致富还乡,争相在家乡建住宅,修祠堂,立牌坊,兴寺庙,开始和形成了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远离尘嚣的美丽

  知道宏村,是因为它是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地。在侠义故事的演绎中,在悠远绵长的音乐里,清雅简淡的徽派建筑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驰神往。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它背倚黄山余脉,俨然“乡村里的国画”。

  踏上宏村土地的那一刻,错落有致的民居,细长的窄巷,斑驳的老墙,参天的古木,朴实的民风让人沉醉。让记者惊喜的远不止于此,河边、小巷里到处可见写生的男孩女孩们,或站或坐,或素描或水彩,神情专注,眼里不时闪烁着光芒,用笔勾勒着古老艺术,用心构筑着理想殿堂。

  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徽州古村落,一个首要的支撑点就是风水。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徽州人更注重从文化甚至“天理”上去寻找并赋予居所以哲学意义,在村落的选址上,格外注重地势、天时和风水,甚至连房屋的朝向、树木的选择,徽州人都异常谨慎,此所谓“无村不卜”。

  宏村充分注重风水,依山傍水而建,是徽州古村落建设的典范。最令人惊叹的是,它抓住了“水口”,截流河水,让山涧之水顺坡而下,沿着每家房屋修建水渠。宏村在整个结构上有点像“牛”,除了对农业社会图腾“牛”的崇敬之外,还有一种仿生的建筑方式:村落布置巧妙借鉴了牛的生理结构。

  清代尚书、徽州人曹文埴曾经这样描述过自己的家乡:“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徽州古村落就是这样与山水自然亲切拥抱。曾有人考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徽州的自然和村落面貌为蓝本的,并且在现在的黟县,还发现了陶氏的宗谱,并居住着陶氏的后人。严谨的黟县西递村、浪漫的歙县唐模村、精巧的洪村都是徽州古村落在建筑上的代表和典范。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而主张万物为一体、主张保护自然,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素雅淡秀本“自然”

  徽州民居色调上素雅淡秀,外观上第一眼的印象就是:青瓦、白壁、马头墙,处处显现出质朴的自然美。

  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一概用小青瓦;徽州民居的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

  徽派民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而摈弃色彩在建筑中的使用,这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观的影响。朱熹说:“大抵圣人之言,本自平易,而平易之中其旨无穷。”朱熹主张平淡自然的美学理想,从理论上赋予道以美的属性,因而使老庄美学深深渗透在民居建筑艺术之中。

  徽州人不露富,不张扬,从民居中也可以看出。徽派民居从外面看平淡无奇,但却极重视内部建设,那些精美艺术的石雕、木雕和砖雕都建在屋内,“锁在深闺人不识”,独自欣赏。由于出外经商的人很多,很多徽民居大门像是一个“商”字,暗藏着浓厚的敛财心理;而徽州民居的卧房,光线暗淡,不重视采光,幽暗迷离,除了防盗,还有所谓暗室生财的寓意。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徽州民居厅堂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曾有人说:中国人的厅堂就是西方人的教堂。这是指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教育意义。徽州民居各种各样的对联,传达着徽州人的理想和愿望,表达着对于文化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心事,想一想,暂且丢开”……诸如此类的楹联至今发人深思。

  “白墙黑瓦马头墙,三间五架双楼房,砖雕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联显文华。”这是对徽州村落民居最典型的概括。

  古史幽幽徽祠堂

  在“粉墙矗矗,鸳瓦粼粼”的徽州村落中,最显眼的建筑是祠堂。民居簇拥,牌坊高照,把祠堂衬托得高大、庄严和气派。

  徽州人建造祠堂的宗旨是为了尊祖敬宗,以申孝思。吴氏宗祠的“祠规”上说:“建祠庙,祀祖祢,虽非古制,而妥侑先灵,序次昭穆,春秋祭享,荐举蒸尝,实子孙报本追远之用心。且仲尼有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坐落在绩溪县龙川村的胡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有“江南第一祠”之称。祠堂前的一方八字型的墙壁叫“照壁”,它不仅有遮挡视线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保住祠堂的灵气,衬托出祠堂的雄伟壮观,形成了“一条河流,一带平桥,青山绿水,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胡氏宗祠一进高过一进,后进厅要比前进厅高,这种采用逐进抬高的做法,不仅符合进深建筑的通风透光要求,也表达了徽州人企盼“步步高升”的愿望。

  在正厅和寝楼的一百多隔扇门裙板上,刻满了《荷花图》。导游说,因荷与“和”、“合”谐音,暗喻合族和睦,以求兴旺发达;莲与“怜”、“恋”谐音,亲人已远去,但子孙们仍恋恋不忘怀念祖先;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清白,表达每个家族成员都洁身自爱的美好祝愿。

  胡氏宗祠前厅内的天井,是古徽州祠堂的特殊结构。当地有俗语:“家有天井一方,子子孙孙兴旺。”徽州人聚水如聚财,下雨叫下金子,下雪叫下银子。天井上方承接的雨水也流入屋内天井水池中,所谓“四水归堂”,满足了徽州人“肥水不外流,财气不外泄”的风水心理。设立天井,不仅具有通风排水、采光纳气的功能,而且居家人端坐厅堂之上,能晨沐朝霞,夜观星斗,满足古徽州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

  胡氏宗祠后厅是放置祖宗牌位的地方,龛座上陈放着列祖列宗有名望的牌位。龙川胡姓有1600多年的历史,传到当今“锦”字辈,计列48世。

  “文革”期间,聪明的龙川人用许多大红纸写上领袖语录,贴在胡氏宗祠大厅的木雕上,因覆盖得当,使部分木雕“躲”过那场劫难。

  屹立千年话沧桑

  徽州牌坊,被誉为徽派建筑“古建三绝”之一。这种凝固了理学精神的象征物,曾目睹过徽州多少人世苍凉,演绎过多少人间悲喜。一座座牌坊就是一个个可叹可泣的故事。

  记者来到位于歙县棠樾牌坊群,远远望去,棠樾牌坊群“忠、孝、节、义”7座牌坊依次排列,在秋日的夕阳中,让人感觉异常沉重。据介绍,樾村明清时外出行商的人颇多,有的成为世袭的官商门第。他们出巨资,在棠樾故里,修造了一系列以巩固宗法制度为目的的建筑物,牌坊群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第6座是鲍逢昌孝子坊,为旌表孝子鲍逢昌而建。据记载,逢昌的父亲外出多年,杳无音信。清顺治三年,才14岁的逢昌便沿路乞讨,千里寻父,终于在甘肃的雁门古寺找到了生病的父亲。他为父亲的背疽吮脓疗疮,并扶父亲回到家中。但母亲又病了,他立刻千里迢迢奔赴桐庐,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绝壁采集草药,并割股为药引,终于治好了母亲的病。孝子的孝行至今让人动容。

  第5座“节劲三冬”的“节”字是错位的,引人深思。原来,鲍文渊继妻吴氏29岁时丈夫去世,她立节守志,对前室孤子视如亲生,尽心抚养,直至其成家立业。为表彰吴氏,朝廷打破了继妻不准立坊的常规,破例为她建造了牌坊。尽管如此,在牌坊额上的“节”字上,还是留下了伏笔——把节字的草头与下面的“卩”错位雕刻其上,以示继室与原配在地位上永远不能平等。这种沉痛的荣誉让人的心情如牌坊一样沉重。

  徽州大地上,数百座贞节牌坊,是妇女奴役政策的实证。

  徽州牌坊是石雕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石坊的制作,源自民间的普通工匠。穿过岁月风尘,徽州牌坊,向世人展示了无尽的的艺术魅力。徽州石坊雕刻,其细部手法颇具时代和地方特征,堪称一绝。在牌坊斗拱、柱坊、屋顶等部位,多用浮雕、透雕、立体雕等手法。

  徽派建筑是一幅形象生动的古徽州社会生态图,徽派建筑如一股联结徽文化的绳索,把过去、今天、明天连在一起。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