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之形成与发展 |
|
作者:吴雷 文章来源:小茶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9-17 荐 ★★★★★ |
|
|
厦门泰伯论坛系列报道之五
传承吴文化的优秀价值
——浅谈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之形成与发展
吴 雷
三千多年前,泰伯三让天下,避“奔荆蛮”,“文身断发”,入乡随俗,把中原农耕文化融入荆蛮土著文化,推动了吴越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开辟了万古江南文明,孕育出灿烂的吴文化,其文化的融合思想,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笔者从三个方面对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作简单探析。
一、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之形成
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之形成,是随着周人部落的迁徏,环境的变化,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与迁徙地文化的接触、对撞调整、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刘时期的文化融合
夏朝时期,泰伯的先祖不窋,由于夏后氏政事衰败,废除农师,不去管理农事,不窋失了官职(后稷的名号),逃奔到戎狄地区(不窋的先祖周后稷,名弃,最初的封地在邰地,今陕西武功县)。戎狄是先秦时期华夏部落对中国北方、西北等地部落的统称。早期的戎狄部落其生活方式表现为以游牧狩猎为主,居无定所,用兽皮做成衣服,很少食用粮食。不窋死后到了他孙子公刘时期,当上了周人部落首领,他虽然生活在戎狄地区,却带领周人重新干起了后稷的事业,耕种土地,种起了适宜土质的庄稼。他还带领族人从漆水和沮水处渡过渭水,到南山采伐木材运回豳地(现在的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在开挖窑洞居住的同时,还搭建简易房舍,制作简单的生产工具。由于引入了农耕技术,戎狄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当时人们出门有了旅资,居住在家的人也有了积蓄。公刘时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融合。民众由原来的以游牧狩猎生活方式为主,逐步改变为定居农耕、游牧狩猎兼顾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的融合,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因此吸引了很多百姓迁来归附周部落。公刘是最早将农耕技术运用到中国大西北(古代戎狄地区)第一人。是他开创了古代的农耕文明。《史记·周本纪》“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於豳。”
第二阶段,古公亶父时期的文化融合
从公刘到古公亶父,历经(公刘一庆节一皇僕一差弗一毁榆一公非—辟方一高圉—侯牟一亚圉—云都—太公—组绀—诸盩一公叔祖类一古公亶父)十五世,到了古公亶父时期,周部落受到薰育(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居地在西北,西起汧陇,东至山西太行山一带)中戎狄族的进攻,要抢夺周族的财物。继后戎狄族又来进攻,要抢夺周族的土地和人民。为了避免杀戮,保存周人实力,古公亶父带领族人举国扶老携弱,由豳地来到了岐下周原(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县、扶风县和眉县的一部分)这个地方。《诗经·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意思是: 古公亶父,早晨赶着他的马,顺着西水岸,来到歧山下。和他的姜氏夫人,来找地方重安家。周原土地真肥美,堇菜苦菜都像糖。大伙儿有了商量,神的主张刻在龟板上,说的是:“停下”“立刻”,就在这儿盖起房。
周原属于渭河平原上游,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是一块风水宝地。古公亶父在此处造田营舍、修建城郭、宫殿、宗庙,成为周人的早期都邑,并和周边部落建立姻亲关系,实力得到迅速发展。周人以周原为核心,不断向四周扩展壮大,最终占据了整片肥沃的关中之地。
古公亶父来到了周原,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如《史记·周本纪》所述: “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他要实现周人的一个战略构想。《诗经·鲁颂·閟宫》: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周部落要想缩小与商王朝的文化差异,就必须废除戎狄之俗,融入到殷商文化中去。因为,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从安阳的考古发现得知,殷商时期,有完善的文字系统—甲骨文,祭祀文化浓厚,体现了神本位思想。有历法以便于耕作;在天文学领域,当时的人记录了很多日食月食。现在用计算机模拟天体模型,都非常吻合;青铜器制作也非常优良,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
作为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古公亶父,深知要使周人强大,就必须与商建立起紧密联系。为了保障族人的安全,急需做的就是暂时向中原共主——商王朝臣服,接受商朝的文化和礼仪、制度,还让三子季历与商王贵胄联姻,娶了挚国国君任侯的二女儿太妊作儿媳妇。并学习借鉴商人的君权体制,在周原设立了相应的国家机构体系。由于文化的融合和顺附,古公亶父得到了商王朝的信任,在商人的支持下,周人逐渐征服了周边的戎狄,成为西方的最大诸侯国。
在周原,古公亶父脱掉戎狄外衣,废除戎狄习俗,回归华夏文明,成功地实现了与殷商文明的融合,为“实始剪商”大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泰伯时代的文化融合
《诗经·皇矣》:“帝作邦作对,自大(泰)伯王季。”意思是: 上帝为周兴邦开疆,泰伯王季始将功建。在周原,作为周部落核心成员的泰伯、仲雍、季历三兄弟直接参与了父亲的兴周灭商战略目标的制定,并共同为实施这一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泰伯和仲雍知道了父亲为了“剪商”大计,要让他们的弟弟季历继承王位,从而实现周人战略梦想的时候,便遵从父愿,以采药的名义先去了吴山(宝鸡西北部),尔后奔荆蛮。《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 ……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泰)伯。
“荆蛮”,是先秦时期中原华夏族对长江流域以南的吴、越地区的歧视性称谓。《礼记·王制》: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皮,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论衡·书虚篇》:“禹时,吴为裸国,断发文身。”意思是: 禹的时代,吴是个不穿衣服的国家,人们剪短头发,身刺花纹。《左传·哀公·哀公七年》:“仲雍在吴,断发文身,赢以为饰。”意思是: 仲雍在吴,把头发剪断,身上刺上花纹,作为裸体的装饰。我们可以看出,泰伯与仲雍带领族人,来到“荆蛮”后,他们面对的是吴越地区的文化习俗与殷商文明的差异问题。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中原文化与吴地文化的对撞。在这种对撞过程中,他们结合当地实际,继承发展了周人传统文化的融合思想,顺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自然法则,为防止蛮人排斥,首先从形式上“断发文身”(断发文身是吴越文化鲜明的标志形式),融入吴地文化。在得到当地民众认同的情况下,“自号句(勾)吴”,再将先进的中原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并相互交织、互相碰撞、形成新的地域文化特征——勾吴文化。从而促进了吴地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在吴地的成功实践,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泰伯时代,为泰伯后时代吴国的发展、强大,积累了成功经验。
二、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之发展
勾吴国的建立,开创了泰伯时代。在这个时期,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在吴地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思想与实践得到了完美地结合、良好地践行。
在政治方面,以吴地梅里为轴心,建立都城,抵御外侵,成为吴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舆地记》:“泰伯当殷之末,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城郭三十余里,在吴西北隅,曰故吴墟”。《吴越春秋》记述勾吴建立后: “数年之间,民人殷富。遭殷之末,世衰,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
在惠民方面,开凿了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港。
《寰宇记》:“泰伯开渎,以备旱涝,百姓利之。”泰伯定居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伯渎河,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全长43公里,是无锡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无锡清名桥一段俗称“伯渎港”。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代受益。
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以农耕为本,渔牧同步,积极传播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枝术,并结合当地实际。在粮食种植上,改变单一的稻作种植,实行稻麦轮作,改一年一季,为一年两季。还植桑养蚕,大力发展家庭养殖业,科学圈养鸡、鸭、猪、羊、鹿等。
在生活习俗方面,教化乡民从“半生为食”改吃熟食,增强了人们的体质。改“搭棚为窝”为建村立巷。泰伯时代的“荆村”、“蛮巷(万巷)”历经三千多年的古村名,至今仍在沿用。
在文化传承方面,泰伯还把周族的诗歌和当地原有的蛮歌、土谣结合起来,“以歌为教”,后人称之“吴歌”。
在文化融合方面,把中原文化融入吴越土著文化,通过相互渗透、多元交融,又相互转化、变换、释放各自的文化能量,初步形成具有水乡特色、兼蓄并容、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独放异彩的“句吴文化”。
泰伯时代,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得到了绽放和升华。吴地人民在泰伯的带领下,崇文尚武,重视礼乐,开拓进取,和谐发展,形成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东汉吴郡太守糜豹题《泰伯墓碑记》赞曰:“数年之间,人民殷富,教化大治,东南礼乐实始基焉”。
三、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之现实意义
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就是融合多元文化,实现平等共存。海纳百川、不择细流;山积万物、不弃尘粒;包容平和、经世致用;审时度势、厚积薄发;兼容并蓄、和谐共生;谦逊礼让、开拓进取。凡此皆是泰伯文化中融合思想的基本内涵。《尚书·虞夏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意思是: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天下众民也相递变化友好和睦起来。从泰伯奔吴,“自号句(勾)吴”,历四世“周章封国”,到十八世寿梦中原朝见周天子“寿梦始大”,再到十九世“季札观乐”和吴王阖闾王朝的辉煌,足以说明,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文化融合,实行多元并存,兼容并蓄,和平发展,民族才会团结,社会才会进步,经济才会繁荣,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反之,如果有悖于这种思想,实行霸权主义,靠战争、掠夺、专横跋扈、穷兵黩武、血腥杀戮,否定乃至破坏文化融合,必将失去民心,也必然造成国家灭亡,人民流离失所。
《 诗经·大雅·抑》有言:“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礼记·曲礼上》说:“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与邻为善,礼尚往来,和谐发展,才能国泰民安。反之,若以邻为壑,破坏合作,将一事无成。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去弘扬、去践行。海内外吴氏族人,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正确运用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文化自信,在文化融合中求发展,积极投身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同志指出: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搭建泰伯文化论坛平台,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探讨研究泰伯文化的融合思想,是新时期传承泰伯精神,弘扬吴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吴 雷 南阳吴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