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內称呼之吾见 |
|
作者:吴先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6-26 荐 ★★★★★ |
|
|
厦门吴文化讲座之十三——吴先辉
氏族內称呼之吾见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交通与通讯日见发达。由此而来,宗亲间的交流已成多方位、多层次态势。
见面(网上)打招呼为交往之必然。通常使用赞美型称呼较多,朴实型称呼偏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为使氏族内称呼达到准确、亲切、理性、文明之目的,谈谈余之拙见。
当今,在自己的一祠之内或毗邻区域,因辈分清楚,多按辈分相称,如伯祖、叔祖、哥、弟、姐、妹、侄子、侄孙,……上下辈类推。这是从文字称呼上讲。平常口头上称呼,通行是对哥(兄)以上者,加上上辈的辈分(上一辈还是二辈、三辈)的称谓而呼之。如:吴必胜,辈分小与年龄小于他的称其:胜伯公、胜叔公、胜伯、胜叔、胜哥。辈分高或同辈年龄大于他的则称其名即可。远方族人不知辈分的称宗亲,口头语称本家、老华、梓叔、(四川称家门)。现在文字上(网上)称在宗亲会担任职务的多以其所任职务相称。(对一贯很熟悉的仍保持原称谓,称起职务来反显得别扭与生疏;然而在不同的场合,出于适应该场合的需要,又另当别论。)对未任职的宗亲则称宗贤、宗彦、宗长、宗亲。此乃当下的基本态势。
职务(会长、秘书长等)无需解释,但宗贤、宗彦、宗长、宗亲则各具不同的含义。“宗”即氏族之宗(下不赘述)。宗贤:贤者,是道德之谓,指有德有才者。与其相关联的大体有:贤达,指行为正派,有声望的人。贤明,指有才德、明事理者。贤惠,指女人有德行,善处人处事,聪明。此外,世俗习惯对行辈较低的或小于自己的也冠于“贤”字,如:贤弟、贤侄。但“贤”通常是指德才兼备者而言,如社会贤达、氏族贤达、乡镇贤达(往昔称乡绅)。宗彦:彦者,是指族中有才学者而言。宗长:长者,年龄大、辈分高或同辈中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领导人(首长、部长、省长……)。宗亲,就是一宗之人,其不亲乎,此属血缘情感之谓。相互在文字上(网上)互称宗亲,会顿觉毫无距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感。本人认为,在宗亲族事中必须屏弃官僚习俗,方得融融宗情。由此而更具凝聚力。
对人,我们都持尊重的态度。由此而来,在称呼上就极易拔高。拔高是出于尊重,但缺乏准确性。也有受之者喜欢别人拔高称己,此属无自知之明者,亦在少数,而多数人是认为准确、理性为好。拔高就如帽子过大、鞋子过长,非己所宜。而准确、理性的称谓让人觉得舒坦。本人认为:如年龄相仿(上下在一两岁区间),又非常熟悉,深有了解,平常互称其名,非但可行,而越见亲切,这是一种不事雕饰的诚恳与坦荡之情境。正是居于此而让人有不设防之感。缘此,相互间的亲切之情不言而致。相互间生疏会有心理距离,称呼与交流都显得谨小慎微,这也合乎常理。知心就没有距离。古言:“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知己这种境界不是很好吗。(此景特殊地方不一样,曾听一位福建莆田姓胡的讲,他们家乡父子间亦互相称名字。凡此均无普遍意义,乃是个别地区的特殊文化习俗。)
还有一种情况:同一小宗支,甲的年龄比乙的大十多岁,但甲的辈分低,出于尊老的情怀乙按自己的儿辈、孙辈乃直至与甲的辈分相同辈,去称甲为兄(哥)亦为常态,而不至于对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以上的宗亲称名道字。
这里再说一例:吴伯雄不仅是吴氏的德才佼佼者,就是在全球视野中也可谓世界级贤达、精英,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故此,在氏族活动中不乏称其为“伯公”者。在此,有必要先搞清楚“公”的含义。公者,一是公众,与“私”相对;二是公正;三是公事;四是公之于众的公布;五是指雄性的,如老公、公鸡,……;六是指祖辈,如公公、祖公、外公;七、爵位:公侯伯子男;……。弄清楚了这些,我们再来解读“伯公”之谓。就世俗之“伯公”而言,是指祖辈而比自己的祖父年长者;或社会异姓比自己的祖父年长者,出于尊敬视为同族而称呼之,亦无不可。而称吴伯雄为“伯公”,我觉得多数是出于其德高望重,是世界级贤达与精英,再者这里的“伯”也只是其名字的代表,而不含是自己祖辈之意。而“公”,亦含祖辈之意,或许是“公侯伯子男”之“公”。如吴氏族人皆称其“伯公”,不但在吴氏族内不可行,更重要的是让世人笑话,其症结在于有欠准确、有违理性。又比方:我称吴伯雄为“伯公”(据多处资料记载吴伯雄是宣公第29世,我乃宣公28世)。对此,我作何解释呢?只能说:“伯”是代表伯雄,“公”是谓其公正、公道、雄性。这般解释能让社会上普遍认可吗?显然不能。这不过是偏颇之说,牵强附会而已。再说,如无锡的伟勋、寿锜两老更不可称吴伯雄为“伯公”(勋老今95岁,锜老92岁)。那么整个吴氏应如何称吴伯雄方为准确呢?本人认为可称:一、国民党荣誉主席,二、前国民党主席,三、先生(老师之意)(例如:蒋经国在台湾民众亦称其:“蒋总统经国先生”)。这几个称呼定位准确,是长幼皆宜,老少皆宜之称呼。吴伯雄的人生是光辉灿烂的人生,可谓氏族之荣、民族之光。由于吴伯雄在吴氏中地位独特,称宗贤、宗彦,显然不能表达吴伯雄的道德才华之境界,这同样是不符合准确的原则。
以上所言,只是自己将近年来所见所闻之感而陈述于此,供宗亲们参考。 由于本人思想理论水平有限,不全面、 欠准确、失妥当之处,敬候宗亲和社会俊彦雅正!
(本文撰于2014年10月10日)
|
|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
我要投稿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