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隔和平均代隔
吴中文
“代隔”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名词,指两代人之间,比如父亲和儿子之间的生年间隔。如果父亲生于1980年,儿子生于2007年,我们会说他们父子之间的代隔是27年,也就是说他们相差27岁。另一种是作量词用,比如说爷爷和本人,一般我们说是三代人,爷爷和父亲之间一个代隔,父亲和本人之间也是一个代隔,即三代人两个代隔。同理,四代人是三个代隔,五代人是四个代隔等等。
所谓平均代隔,则是指一个家族内若干代人之间生年间隔的平均值。即平常所说的“这个家族多少年繁衍一代”。平均代隔在研究谱牒时被广泛运用。
平均代隔受人类繁衍客观规律限制。主观因素和一定范围的环境因素对其有影响,但这些影响都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人对平均代隔认识不够,将其和“男人多少岁能生儿子”混淆了。所以,问他们“100年能繁衍几代?”。他们会在4代到5代犹豫,如果回答4代,他们觉得25年一代是到顶了,若告诉他们这个平均数是30年,他们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可以用几个历史上知名的家族来举例。
先说个武将,岳飞。大家都知道岳飞,稍微知道一点清朝历史的人也会知道岳飞的21世孙岳钟琪,岳钟琪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在西北打过仗,立下赫赫战功。岳飞生于1103年,岳钟琪生于1686年,第1世和21世之间有20个代隔,可以算出这个家族的平均代隔为:(1686-1103)÷20=29.15年。
再说个文宣王,孔子。从孔子第9代孙孔鲋被汉高祖刘邦封为“奉祀君”起,历朝历代都对其后裔进行册封,名号不一,有褒成侯、崇圣侯、文宣公等等。直至宋仁宗在至和二年封孔子46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以后,名号不再变更,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
孔姓家族因受到历代政权的优待,相比其他姓氏要幸运得多,甚至比许多皇族还要安定,皇族在改朝换代时都要经受磨难,而孔家却由于特殊原因屹立不动。那么孔姓的繁衍规律如何呢?孔姓行第较严格,其后裔大多依行第起名,因而在媒体上看到孔姓名人,一般能知道他是孔子第几世孙。【71昭72宪73庆74繁75祥76令77德78维】
比如孔庆东(1964)是73世,孔繁森(1944)是74世,孔祥熙(1880)是75世,孔令辉(1975)是76世。孔德成(1920)是77世。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公式:(后裔生年+551)÷(世次-1)=平均代隔。(因为是公元前,所以要加551)
可以分别算出:孔子到孔庆东34.93。孔子到孔繁森34.17。孔子到孔祥熙32.85。孔子到孔令辉33.68。孔子到孔德成32.51。总之,都在32年以上。
还可以做这样的实验,一个家族的男性成员,在刚刚有生育能力时,就给他准备好女人,而且还不止一个女人,使之第一时间获得生育机会,并且十几代的延续下去,看看繁衍规律到底如何?有做这个实验的机会吗?有,而且记录齐全。哪里?皇宫。
以宋朝为例,共18帝,见下表:
皇帝
|
关系
|
生年
|
皇帝
|
关系
|
生年
|
皇帝
|
关系
|
生年
|
1太祖匡胤
|
1
|
927
|
7哲宗赵煦
|
6子
|
1076
|
13宁宗赵扩
|
10子
|
1162
|
2太宗光义
|
1弟
|
939
|
8徽宗赵佶
|
6弟
|
1082
|
14理宗赵昀
|
11侄
|
1205
|
3真宗赵恒
|
2子
|
968
|
9钦宗赵桓
|
7子
|
1100
|
15度宗赵祺
|
12侄
|
1240
|
4仁宗赵祯
|
3子
|
1010
|
10高宗赵构
|
7弟
|
1107
|
16恭帝赵显
|
13子
|
1271
|
5英宗赵曙
|
4侄
|
1032
|
11孝宗伯宗
|
8侄
|
1127
|
17端宗赵昰
|
13弟
|
1269
|
6神宗赵顼
|
5子
|
1048
|
12光宗赵敦
|
9子
|
1147
|
18卫王赵昺
|
13弟
|
1272
|
除去最后两位。从宋太祖到宋恭帝,可以算出是恭帝是太祖13世孙,之间有12个代隔。(1271-927)÷12=28.67年。
顺便提一句,在一本宋代人写的《朝野杂记》中,其中一节“三祖下宗室数”,统计了太祖、太宗、魏王赵廷美兄弟三人的后裔数字。从第2代开始人数逐步扩大,到第8代达到峰值,5900人。第9 代开始缩小,这不是真正缩小,而是有些未出生,到11代时缩小到153人。12代未出生。这样的统计结果,后裔共达到:“以淳熙八年计之,三祖下合二万一千六百六十有六人”,真正的高产家族。
【西汉刘邦到平帝10世247年,27.44年。东汉光武帝到汉献帝7世187年,26.71年。唐高祖到哀帝14世336年,25.84年,明洪武到崇祯12世282年,25.63年】
对照此统计数字,那些“我的家族生旺,繁衍快,所以22岁一代”,或“我们家族有早婚传统,所以23岁一代”等等议论,是不是可以打个问号?
对于人类繁衍客观规律是“趋向于30年”的结论,很多人持怀疑态度,本人开始也将信将疑。于是用“笨办法”进行验证。
所谓“笨办法”,就是把经过手头的家谱,从最新出生的成员算起,一代一代向上进行统计,每一代的生年都记录下来再换算成公元年份,直到没有生卒记录为止。如果中间一二代没有生年,也没有关系,可以取平均数,如果五六代没有生年,则以上不统计。本人有机会查阅过数十种家谱,统计结果是:“趋向于30年”。请看下表:
表一:某家族 内纪最大輩份
|
表二:与表一同一家族 内纪最小輩份
|
|
代
|
谱名
|
干支生年
|
公元
|
代隔
|
|
代
|
谱名
|
干支生年
|
公元
|
代隔
|
|
1
|
道训
|
嘉靖丙午
|
1546
|
|
|
1
|
道训
|
嘉靖丙午
|
1546
|
|
|
2
|
赐疆
|
隆庆庚午
|
1570
|
24
|
|
2
|
赐疆
|
隆庆庚午
|
1570
|
24
|
|
3
|
振倫
|
万历壬辰
|
1592
|
22
|
|
3
|
振倫
|
万历壬辰
|
1592
|
22
|
|
4
|
文岳
|
天启丙寅
|
1626
|
34
|
|
4
|
文岳
|
天启丙寅
|
1626
|
34
|
|
5
|
元章
|
62/2
|
失考
|
31
|
|
5
|
元臣
|
92/3
|
失考
|
30
|
|
6
|
国栋
|
康熙戊辰
|
1688
|
31
|
|
6
|
国亮
|
92/3
|
失考
|
31
|
|
7
|
兆信
|
69/2
|
失考
|
35
|
|
7
|
兆凤
|
康熙戊戌
|
1718
|
31
|
|
8
|
希倫
|
乾隆丁丑
|
1757
|
34
|
|
8
|
希宙
|
99/4
|
失考
|
24
|
|
9
|
若法
|
嘉庆己巳
|
1809
|
52
|
|
9
|
若靖
|
99/4
|
失考
|
25
|
|
10
|
成雪
|
咸丰壬子
|
1852
|
43
|
|
10
|
日芳
|
99/4
|
失考
|
25
|
|
11
|
乃华
|
光绪辛丑
|
1901
|
49
|
|
11
|
邦崧
|
嘉庆丁丑
|
1817
|
25
|
|
12
|
有则
|
民国甲戌
|
1934
|
33
|
|
12
|
有柳
|
道光癸卯
|
1843
|
26
|
|
13
|
银浇
|
共和丙申
|
1956
|
22
|
|
13
|
银坤
|
光绪戊寅
|
1878
|
35
|
|
14
|
佳枢
|
共和壬戌
|
1982
|
26
|
|
14
|
佳乾
|
光绪丙午
|
1906
|
28
|
|
15
|
培雷
|
共和辛卯
|
2011
|
29
|
|
15
|
倍生
|
民国丙寅
|
1926
|
20
|
同龄人培雷与永楦差三輩,叫太公
|
|
16
|
福澄
|
共和乙未
|
1955
|
29
|
表一平均代隔(2011—1546)÷14=33.2
|
|
17
|
德瑞
|
共和辛酉
|
1981
|
26
|
表二平均代隔(2010—1546)÷17=27.2
|
|
18
|
永楦
|
共和庚寅
|
2010
|
29
|
表三:某家族光绪谱
|
表四:某家族民国乙丑谱
|
|
代
|
谱名
|
干支生年
|
公元
|
代隔
|
|
代
|
谱名
|
干支生年
|
公元
|
代隔
|
|
1
|
华
|
天禧丁巳
|
1017
|
|
|
1
|
晓
|
成化乙巳
|
1485
|
|
|
2
|
彥
|
皇祐己丑
|
1049
|
32
|
|
2
|
讳
|
嘉靖己丑
|
1529
|
34
|
|
3
|
瑶
|
元丰戊午
|
1078
|
29
|
|
3
|
悌
|
隆庆丁卯
|
1567
|
38
|
|
4
|
森
|
大观庚寅
|
1110
|
22
|
|
4
|
良珪
|
万历癸卯
|
1603
|
36
|
|
5
|
靖
|
绍兴丙辰
|
1136
|
26
|
|
5
|
承周
|
崇祯丁丑
|
1637
|
34
|
|
6
|
崑
|
乾道庚寅
|
1170
|
24
|
|
6
|
履玉
|
康熙己酉
|
1669
|
32
|
|
7
|
克成
|
庆元庚申
|
1200
|
30
|
|
7
|
建祺
|
康熙己卯
|
1699
|
30
|
|
8
|
明达
|
宝庆丙戌
|
1226
|
26
|
|
8
|
鸣震
|
雍正丁未
|
1727
|
28
|
|
9
|
彝
|
宝祐癸丑
|
1253
|
27
|
|
9
|
作譔
|
乾隆戊寅
|
1758
|
31
|
|
10
|
埏
|
至元甲申
|
1284
|
31
|
|
10
|
大庭
|
乾隆壬子
|
1792
|
34
|
|
11
|
钦
|
皇庆壬子
|
1312
|
28
|
|
11
|
振煜
|
道光丙申
|
1836
|
44
|
|
12
|
璟
|
至元丙子
|
1336
|
24
|
|
12
|
家判
|
同治癸亥
|
1863
|
27
|
|
13
|
荃
|
至正丁酉
|
1357
|
21
|
|
13
|
声稠
|
光绪戊戌
|
1898
|
35
|
|
14
|
治
|
洪武甲子
|
1384
|
27
|
|
14
|
顺足
|
民国甲子
|
1924
|
26
|
|
15
|
昌
|
永乐戊戌
|
1418
|
34
|
表四:平均代隔(1924—1485)÷13=33.7
|
|
16
|
文正
|
景泰己巳
|
1449
|
31
|
表三:平均代隔(1449—1017)÷16=28.8
|
表一表二是同一家族。两个同齡孩子相差3代,“跑得快”的比“跑得慢”的小三辈,按传统称呼是叫“太公”。经计算,“跑得快”的平均代隔是27.2年。“跑得慢”的平均代隔是33.2年。“跑得快”的平均代隔可称为“短代隔”,“跑得慢”的平均代隔可称“长代隔”,家族的平均代隔应该是它们的平均值(33.2+27.2)÷2=30.2 。
这个家族从祖源地迁来时,中间有两百多年内祖先名讳缺失。中间补上多少代才能和祖源地合上行第,意见不能统一。开始直接取头尾两位生年进行计算,有些宗亲还是对计算结果怀疑,后来一代一代地展示开来校对,才相信计算结果。
表三和表四提供了不同朝代的生育繁衍规律,其结果也是“趋向于30岁”。从以上几个例子看,不论是帝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不论繁衍快慢,其生育繁衍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的。其规律就是“27到33之间占95%,25到27之间占4%,25年以内不到1%”。本人拿来计算的家谱还达不到100种以上,所以没有见过平均代隔小于25岁的。
参加会议的各位都有接触家谱的机会。与其在代隔问题上猜测,不如用这个“笨办法”去验证一下。如发现有10代以上平均代隔小于25岁的,请务必告诉本人一声。
最近有宗亲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列举了夫差到吴芮的传承,有五代说,七代说,八代说,十一代说。他的本意是想证明十一代说更合理。但他先是犯了个疏忽性错误。原文中先展示十一代传承世序是:夫差——友——弥庸——句余——子山——涉(蹶由)——彰——穆——平——申——芮。接着推导出夫差生年为公元前528年,夫差的卒年史书上为公元前473年。吴芮的推导生年为公元前245年。接下来他把夫差的卒年当成生年,得出夫差和吴芮的生年相差473-245=228年,这是疏忽性错误。接着他又把228除以11,得出平均代隔为21年(20.727)。紧接着他用周代礼制规定“男子二十冠而列丈夫,女子十五及笄”,韩非子中“男子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越王勾践宣布“女子十七不嫁,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等等理由证明平均代隔21岁更具有合理性。这是第一个疏忽性错误引发的第二个常识性错误,把“男人几岁能生儿子”和人类繁衍客观规律混淆了。
如果生年卒年没弄错,则528-245=283年。如果知道11世只有10个代隔,则很容易得出平均代隔28.3年。非常符合人类繁衍规律了,也就避免了下面的常识性错误。
这位宗亲写这篇文章花了不少精力,光参考文献就有35份,却因疏忽使文章的份量打了折扣,非常可惜。
这是我对代隔的初步研究心得,欢迎各位宗亲提出不同意见,共同搞好谱牒研究的基础知识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