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论文 >> 正文
15代吴王500年的开拓 (跟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ddwu.net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2-20           ★★★


从扩张的角度来说,吴国的国都在开始的时期,有可能是在镇江一带。从镇江开始,向东南方向扩张,200多里,即到达无锡苏州一带,与越国对峙,向西南方向扩张200多里,即到达当涂芜湖一带,与楚国对峙,向西北方向扩张200多里,即可以与中原国家对峙。镇江是处于和越国、楚国、中原国家的边界等距离的中心位置。国家的扩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可能只向一个方向扩张,吴国从一个子爵国家扩张到后来的面积,不可能完全是开垦荒地而得来的,杀伐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泰伯奔荆,屈原的《天问》里提到“吴获迄古,南岳是止”,说明在屈原时代的传说中,泰伯所到的地方是南岳。现代的南岳,指湖南衡山,古代的南岳,指现在的安徽安庆天柱山。在古文字中,衡表示火,衡山表示的火之岳,也就是南岳。因为在五行学说中,南方属火。古代安徽天柱山被称为南岳。而安徽当涂的横山,不可能是南岳。但是,因为其名为横山,如果泰伯奔荆,到达的是这里的横山。而这个横山传说到屈原的耳朵里,屈原误以为横山是衡山,所以误以为泰伯是到达了南岳,于是在《天问》之中写下了“南岳是止”,他想表达的是“衡山是止”,而实际是“横山是止”,也就是说,泰伯奔荆,在当涂横山一带停下来定居。

这只是在屈原时代的传说。

实际上,泰伯之名,从周朝建立之初,就极负盛名。泰伯仲雍让王位奔荆蛮,首先是在周国名声大震,在商朝那边肯定也是声名显赫,即使到了商纣王时期,纣王也肯定知道这件事,而在周朝建立之后,周王室在祭祖之时,还有吴泰伯的牌位,所以,在周朝一开始,吴泰伯就是一个大名人。对于这样一大名人,其定居之处,周武王派人经过寻访之后,也一定知道得很清楚,而被周武王封为子爵的吴国国主周章,肯定知道他的曾祖父兄弟二人(泰伯仲雍)的定居之处。这个定居之处,寿楚甚至夫差这一代人,都是很清楚的。而在吴国亡国二百年后的屈原时代,仍然还流传着泰伯定居横山(衡山)的传闻,

中国的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分别位于周朝时期的齐国、楚国、秦国、晋国、郑国境内。齐楚秦晋,都是霸主之国,郑则是首霸之国。五大国占有五大名山,可谓得风水之先。

屈原时期,正是越国亡国的时代,屈原见证了越国的灭亡,这个时候,吴国的后代,在被越国压得抬不起头来有一百七十年左右的时间之后,终于可以稍稍抬头,按现代的社会规律来看,屈原时代一定有很多为吴国翻案的文章与传说,因为越国灭吴之后,也一定会对吴国尤其是吴国王室大加污蔑,而吴国的后人也只能忍受,不能辩驳。如同吴三桂在到了清朝灭亡之后,才会有人对其翻案。正是在这种舆论环境下,屈原赞扬了吴国的立国者吴泰伯与兴国者吴王阖闾。

实际上,在孔子时期,中原处于向戌弥兵时期,中原无战事,而吴国正是在勃兴阶段,在孔子成年到老年时期,吴国正是处于极盛状态的时期,欣欣向荣,即有阖闾夫差这样的强势之主,又有季札这样的贤德之士,还有专诸要离以及庆忌这样的义勇之人,这个时期,吴国光荣到了极点,而且没有衰败的迹象。如果那个时候有新闻联播的话,应该是天天都有吴国的新闻,如同现在的新闻联播里面天天都有美国的新闻。在这种情形下,孔子也不得不极力赞扬吴国的立国者吴泰伯,将吴泰伯与周王朝的奠基者周文王相提并论,同称为“至德”,以显示,有这样的祖宗之德,才有这样的伟大的周与伟大的吴,伟大的德行造就了伟大的子孙。孔子借此来推广他的尚“德”学说。当然,孔子没来得及看到吴国的灭亡,就去世了。甚至没有看到吴国在笠泽的大败,就去世了。孔子去世的那一年,正是笠泽之战而夫差大败的那一年,笠泽之战,吴国惨败,吴都被围,三年之后,吴国亡国。这一切,孔子生前都没看到。如果孔子看到了,不知道他会不会删改他自己的关于吴泰伯的言论。

而在这个时期,吴国的创始人吴泰伯显然也是一位各国都家喻户晓的人物,为人所津津乐道。吴泰伯奔荆之后的定居之处,肯定也是家喻户晓。而到了吴国极盛而亡国之后,各国自然也对吴国的过失大加评论,比如远在吴国八百公里之外的中山国,就记载了吴国的“大而耗,富而骄,众而嚣”,只是这样的评论,并不是记载在史书上,而是记载在新出土的中山国的青铜器上面。直到灭吴的越国灭亡之后,对吴国的赞誉才开始抬头,从而对吴泰伯奔荆之后定居之处,在民间与官方又有所记忆。这表现在屈原的《天问》之中。但是到了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的司马迁时期,这己经是过了有六到七代人,而且是经过了秦并六国的战争,秦始皇焚书的事件,楚汉战争,以及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中国大地,大江南北,人口锐减,书籍流失损毁极为严重,这个时期,人们对吴国与吴泰伯的记忆,又模糊起来了,以至于司马迁对吴泰伯的奔荆之后的定居之处,无法下笔,无从记录。从而吴泰伯的奔荆定居之处,成为一桩悬案。而到了司马迁的二百五十年之后,东汉吴如胜时期,十多代人过去了,人们对此更加无从知晓。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在吴国最后的都城(苏州)一带,建立宗庙和陵墓,以此做为祭祀场所。实际上,东周的春秋时期吴人墓葬与越人墓葬有着显著的不同,而西周时期与先周时期的周人贵族墓制,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吴泰伯的真实墓葬必定有周人与吴人的墓葬特点。现在的泰伯墓,是司马迁一千年之后的唐朝人指定的。

据称,西周与东周春秋时期的吴国墓葬是非常特别的土墩墓,墓葬中不向底下挖穴,而是将死者埋葬在地面上人工筑起的巨大土墩中。而越国的墓葬特点是石室土墩墓,墓葬也在地面之上,不向下挖墓穴,而且是在地面上砌有长条形石室。目前还没有看到关于无锡鸿山泰伯墓的墓制的描述与论述。关于阖闾墓,倒是有文章论述。(参见《吴王阖闾墓在剑池之下吗——苏州虎丘阖闾墓考》一文http://www.docin.com/p-1549029316.html

另 关于无锡,可以参考网文《吴越楚治锡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f3e160102e1yv.html  据称,杨卫泽当苏州市长时,曾提出过“三古(古城、古镇、古村)一湖”的概念,以推动苏州的旅游发展。但调任无锡后,他又力推“吴文化节”,把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的吴文化发源地从苏州手中“抢到”了无锡。据称,2006年的第一届吴文化节,是在2015年7月被双开的杨卫泽手上搞起来的。廉政瞭望记者曾参与过当时的开幕式,无锡邀请了全国政协一名副主席和吴伯雄等政要出席,杨卫泽亲口承认从经济产业竞争上考虑而邀请大批专家论证吴文化的发源地在无锡梅村。在不少无锡人心目中,该文化节的成功之处,是把在此前学术界很有争议的吴文化发源地从苏州手中“抢到”了无锡。(外人看来觉得很无聊,但当地人是很在意的。)

来自江苏省纪检系统的高层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2015年1月4日下午,杨卫泽正在主持南京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会中接到了来自省委一位领导的电话,通知杨去省委开会。“市里会议休会后,杨给几个应该一起去省里参会的人打了电话,在得到确定的消息后,杨卫泽在办公室抽了十五分钟的烟。在省委,杨发现中纪委的工作人员后,立刻做出向窗户跑欲跳楼的举动,不过被摁住了。”随后,杨卫泽的秘书张志炎,杨卫泽的妻子蔡声佩,杨卫泽的红颜知己、无锡新区宣传部长余敏燕,均被带走。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吴鸣镝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