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文化的视角谈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2015年11月9日
福建省建瓯市吴氏联谊会 吴中天
(一)引子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以先进的思想指导社会实践的历史。吴文化以“泰伯精神”为主线,在泰伯精神的指导下,吴地由原来的荆蛮之地发展成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民风、文风优良的勾吴国。它不仅对吴地发辉巨大的作用,也促进了中华文化向前发展。当今社会,研究吴文化的“泰伯精神”必将对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具有现实意义。
(二)泰伯精神简析
1、泰伯精神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
历史上中华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主要有儒、道、释,即:(1)、儒家提倡的正气为主。儒家思想一直主张人以正气为主,它的核心是“仁”。(2)、道家提倡的清气为根。提倡人以清气为本。它的核心是“纯”(清)。(3)、释家提倡的和气为怀,提倡人与人之间以和气待人,其核心是“和为贵”。
泰伯精神实质上是把儒、道、释家融合在一起的高深学问。正因如此,构成了中华民族人文环境中之浩然大气。古代学者提倡“顺天时之常序,养浩然之至和”。也就是说,只有正气、清气、和气的融合贯通,才能应顺天时,养出浩然大气,而泰伯和仲雍他们做到了。正如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说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即昌,逆之即亡”,正是这个道理。
2、泰伯精神的内涵是宽容和谐的“谦让”精神。
孔子赞泰伯之盛德,曰:“泰伯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篇)。至德,即至德高风,无以复加之意,可见孔子对泰伯的评价是何等之高。泰伯何以“三让”天下?是无能吗?非也。是消极而为吗?亦非也。
历史上记载:古亶公有三子,长泰伯、次仲雍、少季历。季历生子昌(姬昌),有圣德。是时,商道日衰,古亶公曰:“兴王业者,其在昌乎!”欲立季历及昌。按当时传统,王位应传给长子,但古亶公不愿废长立幼,故左右为难,郁郁寡闷。泰伯仲雍兄弟,甚为孝道,深知父意,便以至衡山采药为名,离开王室,先在一个小村住了一段时间,再到西面的吴山隐居。
不久,古亶公因病去世,季历接位。古亶公临终前嘱咐季历,一旦泰伯回来,还要把王位让给泰伯。泰伯、仲雍得知父亲去世后,即返回皇宫奔丧。三弟季历要把王位让给泰伯,泰伯一再坚辞不受。这种让王位先后出现了三次,故后人尊称泰伯为“三让”王。
泰伯的让位,决非因为无能,更非消极而为。泰伯、仲雍为了让位,避开季历,带领少数族人奔赴南方“荆蛮之地”。
当时他既无多少人力、财力,更无呎尺之地,要在这里建都立国谈何容易?但泰伯通过以身作则,倡导以德教人,艰苦努力,战天斗地,受到了吴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成功地建立勾吴国。纵观泰伯的一生,可以断定,泰伯既是圣人,也是能人。同时,泰伯的“让王”,决非消极逃避,而是积极的举措。避免了统治者内部流血或不流血的权力纷争,促使周部落姬姓人行仁义之道,调节了社会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当时商纣无道,把人不当人,生产关系严重失调,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到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下令出师,遍告诸侯,殷有重罪,势如破竹,殷商军队倒戈反击,只一个多月便灭商纣而统一天下。历史证明,周朝开创八百余年的天下,与泰伯让贤是分不开的。
3、泰伯精神的外力表象就是不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
泰伯和仲雍等人南奔,不去占据热土熟地,不去名山大川,而是选择尚未开发的荆蛮之地,敢于涉足艰苦之地。明代名人高攀龙说:“至德之圣,让天下而逃,不至名山大川,不至于长山峻谷,而至于荆也;不至于三山五湖,不至于幽岸绝壑,而至于无锡之泱莽平墟,岂其无故耶?”体现了泰伯开拓精神。泰伯来到“荆蛮”的南方,首先立足在梅里(梅村、鸿山一带),先是入乡随俗,断发文身,一切习惯按当地的风土人情。他意识到,江南地处沼泽之地,如不加开发,便无以立足,更得不到庶民百姓的支持。于是,带领人们发展农业,开拓水利。周人本以农神后稷弃为始祖,所到之处就开垦土地,发展农业,为此,着手大力兴修水利。相传泰伯在勾吴(吴国)境内共挖了九泾一渎,这一渎,就是在我国三千多年前第一条人工运河一伯渎港,长78公里宽12丈。
在发展农业、水利业的同时,还教当地人民圈养野鸡、野鸭、野羊、野鹿等成为家禽、家畜。至今在梅村、鸿山一带还保留着鸭城、猪羊巷、糜城等地名。制陶工艺及青铜器铸造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青铜器,到春秋晚期,吴国铸造的青铜兵器极为精湛锋利,闻名天下。
泰伯在文化方面的开拓,尤为显著。他把先进的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并吸收越、楚、齐等文化,融合成有水乡特色的“吴地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泰伯带领人们积极开拓,治理有方,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数年之间,民人殷富”,并建立了“勾吴”国。据《吴越春秋》吴泰伯传云:“迨殷之末,世衰,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棘蛮,故泰伯起城,周三百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东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其中。”
(三)泰伯精神对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吴氏族人纪念泰伯,根本的问题是要学习泰伯精神,使两岸吴氏族人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谦让、开拓”。
1、吴文化的传承,是两岸吴氏族人凝聚力的根本
拉开历史长卷,中华民族经历了聚散分合、战和对峙,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发扬一脉相承,令人震撼。近观百年屈辱,列强蹂躏下的中国之所以岿然不倒,基于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所产生的凝聚力生生不息。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成就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为民族间同舟共济的精神纽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
因此,吴氏族人要把握吴文化主线——泰伯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争取吴氏族人的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凝聚吴氏族人的智慧和力量,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实现祖国的统一,寄希望于两岸人民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量,尤其是两岸的吴氏族人凝聚力量,而相同的文化正是民族凝聚力提升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应牢牢把握中华文化血脉,尽可能地施展吴文化的功效,促进两岸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两岸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统一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支柱。
2、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奠定和平发展的基础
实现祖国的统一,必须经历和平发展到和平统一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吴文化“桥梁”和“纽带”作用,才能团结和整合两岸及海外吴氏族人的反独促统的民族力量,提升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立、民族自强。
在充分尊重台湾吴氏族人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维护台湾吴氏族人切身利益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两岸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两岸吴氏族人的相互了解,以泰伯的宽容和谐的“谦让”精神,促进两岸吴氏族人谋和平、求安定、促发展的共识。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积累互信,化解两岸之间的误解与矛盾,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合力。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并实现共同繁荣与稳定,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时代特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在科学把握吴文化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找准扩大吴文化交流的最佳路径,让台湾吴氏族人充分认识两岸合则两利、通则双赢、分则两害,使“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更加深入人心。
3、繁荣吴文化,加快和平统一的进程
当前,复兴国学、振兴中华文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不属偶然,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内在的必然要求。国内掀起“吴文化热”,是民族自信的表现。国际上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是新形势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新的起点。当今世界,吴氏族人都在探讨吴文化中“泰伯的宽容和谐的“谦让”精神和不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等思想的时代价值。繁荣吴文化,这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泰伯的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无时不刻凝聚和鼓舞吴氏族人奋发进取,成为两岸吴氏族人为和平统一目标奋斗的不竭动力。
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包括吴氏族人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虽然在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还有一段曲折复杂的道路要走,但海峡两岸的吴氏族人同根同脉,同说中国话,同书仓颉字,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600万两岸吴氏族人构成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铸就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坚不可摧的基石。可以说,只要两岸吴文化这条线不断,只要两岸吴氏族人还记得起泰伯,台湾就不可能从中国分离出去。谦让、开拓!还有什么恩怨、功禄、得失不能让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还等什么?祖国和平统一,这是民族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两岸吴氏族人坚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之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