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一生只称赞两个人为至德,一是周文王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事于殷,一是吴泰伯三以让天下民无得而称。所以说,周文王后裔与吴泰伯后裔可以称为至德宗亲。
周文王的后裔当然包括周氏(虽然据说周氏是周朝最后一位天子的后裔),也包括周文王的后裔文天祥的文氏,以及周武王的后裔武则天的武氏。而且周氏文氏武氏是周文王的血脉后裔,所以他们可以称得上是根红苗正的至德宗亲。所以周氏文氏武氏,可以自豪地声称自己是至德宗亲,是至德文王的血脉宗亲。而且是至德有道。孔夫子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意思是有张有弛,有紧张有放松,是文王与武王的治国做人之道。
如同周文王的后裔可以称为至德宗亲,吴泰伯的后裔也可以称为至德宗亲。但是历史记载吴泰伯没有子裔,所以,似乎天底下只有周氏文氏武氏可以称为至德宗亲。但是实际上,把“至德”与“至德宗亲”叫得最响的,是吴氏宗亲。因为吴姓之吴字取自于吴泰伯所创立的国家---春秋吴国,而且司马迁的《史记》上有记载是泰伯世家第一,虽然吴氏宗亲不是吴泰伯的血脉后裔。
关于世家第一,司马迁的《史记》有本纪十二,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列传首篇(《史记》的第六十一卷)是伯夷,伯夷也是一位避让王位的人,列传末篇是司马迁自己。世家首篇(《史记》的第三十一卷)是吴泰伯,泰伯是一位避让王位的人,世家末篇是汉武帝的三个儿子(其中这三个儿子中的最后的一位是广陵王刘胥,其墓在扬州,因为妄想用诅咒之巫术夺取皇位,事发后自杀身亡)。孔子被列为世家之第十七(《史记》的第四十七卷)。有趣的是,三十世家之中,有三位是陈氏(诸侯国陈国的首封者妫满,以及陈胜、陈平)。而本纪的首篇(《史记》的第一卷)是黄帝,本纪的末篇是孝武皇帝(汉武帝刘彻),本纪十二篇实际上写了十六个人,因为本纪第一篇写了黄帝以及颛顼、帝喾、帝尧、虞舜这五个人。所以,吴泰伯世家虽然位列《史记》第三十一篇,但是除去《史记》中的本纪之后的表与书,吴泰伯是《史记》所记载的人事中位列第十七。所以,可以说,泰伯是世家第一,史记十七。
实际上,以泰伯所立之国号为姓氏的吴氏宗亲,虽然不是泰伯血脉后裔,但是比周文王的血脉后裔周氏宗亲更适合称颂至德。因为至德之质,在于谦和,如果至德血脉后裔周氏高唱至德,则有不谦之嫌,如此高唱自己的血脉先祖,自然有自豪与高傲的嫌疑,以不谦之态高扬谦和之事,自然不是十分和谐与适合。而吴氏宗亲是泰伯之二弟仲雍的血脉后裔,仲雍虽然与泰伯有让国同心,但孔子只赞泰伯而未赞仲雍,这不奇怪,一是仲雍本来就不是王位继承人,二是仲雍在泰伯之后也接下了持国之重担。仲雍随泰伯东南而下,仲雍后裔传泰伯所创之国而能世代居于王位,这表明仲雍后裔吴氏宗亲是承泰伯之恩而可以享受福德,
所以,吴氏宗亲高唱至德,是以谦虚之心来颂扬谦和之至德,这是一件最合适的事情,是谦中谦,谦之谦,所谓的谦谦之行,是谦谦君子之行为,是谦语谦寻(日本有动画片千语千寻,此处套用此片的片名)。吴氏宗亲高唱至德,才是大谦世界(套用大千世界这一惯用词),吴氏宗亲大赞至德世家第一,则毫无自豪与傲慢之情,只有谦逊承恩感恩之意。
可见,天底下,最适合赞颂至德的一类人,就是吴氏宗亲,没有比吴氏宗亲更合适赞颂至德的了,既使是周氏文氏武氏宗亲也不十分适合于此任。吴氏宗亲颂扬至德 ----是以谦之态 赞谦之德。以感恩之心,颂至德之谦。从形式到内容,从心态到内容,都纯然谦和感恩,世界上没有比这样的事更美好和谐的了。
仲雍血脉后裔吴氏宗亲,在谦和感恩赞颂至德这一方面,有这样的一种优势。以至德谦和之心态颂扬至德谦和之精神,这也许是仲雍后裔吴氏宗亲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