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古有皇有帝,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即称皇又称帝的是中国西北方的秦国的秦始皇帝。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称大皇帝的,是中国东南方的吴国的孙权(孙仲谋),孙权去世后,谥号为大皇帝(注:始皇帝是秦王赢政自称的)。
公元220年,被民间认为是韩信转世的曹操,他的儿子曹丕,在被民间认为是刘邦转世的汉献帝三次要求禅让皇位之后,在汉献帝第四次要求禅让皇位之时,曹丕接受了皇位,并举行盛大的受禅大典,封坛祭拜天地,从此,魏朝或称魏国建立了。而汉献帝可称为三让王(三次要求禅让王位),而曹丕也可以称为三让王(三次推让王位)。曹丕之后,接连出现了一连串的禅让:魏禅晋、晋禅宋、宋禅齐、齐禅梁、梁禅陈。如此连续的六次在软暴力下的和平禅让之后,到了陈朝(或称陈国),不再禅让,陈国被暴力战争推翻,隋朝建立了。
其实,曹丕称帝六年之后就死去了,而汉献帝退位后倒是活了十四年。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刘备也称帝,延续汉朝的国号,所以刘备可以称为汉昭烈皇帝。此时刘备的皇后是官级五品的讨逆将军吴懿的妹妹吴皇后(后被封为穆皇后)。刘备称帝之时,吴懿被封为关中都督。然而刘备称帝两年后就去世了,刘禅即承汉国皇位,在刘禅担任皇帝六年后,占据长江中下游地盘的同样曾经官级五品的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也称皇帝(注:孙权之父孙坚号称破虏将军,孙权之兄孙策号称讨逆将军,孙权号称讨虏将军,均为汉朝官位,官阶五品)。这时,据秦始皇称帝己有四百四十九年。这样,在公元208年一战而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战结束二十一年之后,变为天下三国。此时,位于长江上游的汉国(后世称之为蜀汉)与位于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吴国,中国南方的这两个国家的皇帝的母亲都是吴氏宗亲。(两位都是后母,只是孙权的亲生母亲也是吴氏宗亲)
孙权称帝五年之后,所谓的三让王----“汉献帝”去世。而孙权称帝二十三年后,也就是秦王赢政自称秦始皇帝之后四百七十二年,孙权去世,从而,吴大皇帝这一称号出现(是谥号,是被称为吴大皇帝,而不是自称)。
另外,本人以前在网上历史论坛中提出过这样一个看法:三国时期的东吴,有春秋吴国之号,有春秋越国之心,有战国楚国之地。国号为吴,心志如越,疆域赛楚。孙权吴国是中国南方原有的三大强国----吴楚越的合体。
至此,言归正传。
就在秦始皇帝之后的这位吴大皇帝孙权治下的吴国,有一位掌管建立邦国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掌管宗庙祭祀之事)的三品官员太常卿徐整(字文操,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第一次记录下了一个名字---盘古。
据传,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补天造人,于是三皇五帝纷纷依次而出。有巢氏之后、依次出现的三皇是: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画出八卦)、神农氏(亲尝百草)。《史记》的说法是汉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太昊,太昊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
据传,少典娶吴妪(也称附宝)而生黄帝,黄帝获得姬姓,同时少典还有一个儿子是炎帝,炎帝获得姜姓,炎帝还有一个名字是神农,炎帝神农是不是吴枢所生,历史上没有记录与传说。
据说,黄帝之子是青阳少昊(也叫玄嚣),玄嚣的孙媳妇(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之帝后 或称皇后)姜嫄有一次在现今的河南洛阳偃师(古代史称西亳 帝喾的都城),一说是在山西稷山地带(偃师与稷山相距四百里)的郊外行走之时,看见一个巨人的脚印,姜嫄踩上脚印之时,就怀孕了。美丽的少妇皇后姜嫄野外受孕之后,生下了一个小孩,姜嫄把婴孩抛弃了之后,发现无论是飞禽还是走兽都护爱这个婴儿,于是姜嫄将婴儿抱回精心抚养,并给他起个名字叫“弃”,也就是后稷。
据说,帝喾有五位夫人,分别是姜嫄、简狄、庆都、常仪、还一位没有留下名字。自姜嫄踏上巨人的足迹而生下小孩(后稷)之后,简狄是吞了飞鸟的蛋而生下了小孩(契),然后以正规方式生下一个女儿建疵,庆都是遇到赤龙之后生下了小孩(尧),常仪是以正规方式生下了小孩(挚),那位没有留下名字的夫人生下了台玺。帝喾的一位部下叫盘瓠,在战胜了外族犬戎的一位吴将军,并砍下吴将军的人头之后,帝喾将公主建疵许配给了这位部下,二人结为夫妻后,成为中国南蛮和东夷的祖先。
后稷长大之后,从事农耕种植业,成为农官,被封在他母亲姜嫄的故地“有邰”(今天的陕西咸阳武功县,此处距山西稷山六百里,距河南偃师八百里),后稷去世时,把农官的官位交给了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台玺,台玺去世后,将农官的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叔均,这个时候,天下己经越过了尧舜时代,人类己经经过了大洪水(犹太人的《圣经-旧约》中记载的大洪水中的诺亚方舟,几年前据称是在土耳其阿勒山的冰川中被发现,遗迹是4800年前的,位置是在海拨4000米高度。注:陕西西安的平均海拨约1000米),进入到禹所建立的夏朝,而叔均去世时,夏朝王族己不重视农耕,叔均把官位交给了后稷的后裔不窋,不窋接过农官的位子后不久就丢官失业了。
于是不窋率领族人从有邰向西北方向,沿着后来的丝稠之路的路线,迁徙到三百多里之外的蛮族戎狄活动的区域(这个地方史称北豳,现今的甘肃庆阳的庆城县,三百多里的距离,在古代步行约需要六到七天的时间)。后来,不窋的孙子公刘在继位后,可能出于庆阳地方并不适宜农耕种植,或者可能是戎狄部族发展壮大更快,或者可能是因为禹的儿子建立的夏朝被后稷的弟弟“契”的后裔“商汤”打败而亡国的原因,公刘将族人从北豳还是沿着后来的丝稠之路的路线,向东南方向回迁约一百五十里(步行约三天的时间),到达“豳”(现在的陕西咸阳彬县,“彬”与“豳”发音相同),继续从事农耕种植事业。
到商朝后期,公刘族人在“豳”从事农耕几百年之后,后稷的十二世孙古公亶父继位,此时,可能是戎狄部族发展壮大更快,不断深入“豳”地侵扰,也可能是古公亶父看到商朝己初具败象,可以向商朝更靠近一些,这样,一方面,农耕条件更好一些,另一方面,可以对商朝的联系与察知更紧密些,而且更有利于和文明较为发达的商朝做更密切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古公亶父知道他们是帝喾的后裔,他们的祖上生活的地方是黄河中游,那里是他们心目中流着奶和蜜的地方,比豳地更好,他们心中的志向是找机会返回故土,因而,古公亶父率领族人开始迁徙。这时后稷的族人己发展到几万人,古公亶父与几万个族人沿着后来的丝稠之路,从豳向东南方向行走约一百六十多里(步行约三天的行程),到达渭水之畔的渭河平原,又向西北方向移动约一百五十里(约三天的路程),到达歧山脚下的周原,这里与古公亶父的十二世先祖后稷的封地近在咫尺(约八十里,一天多的路程),并自号为周(古代周字的写法是上田下口,后来演化成现在的“周”字)。
古公亶父带领族人沿丝稠之路回迁并沿着渭水溯江而上之时,犹太人的祖先摩西也带领着犹太人走出埃及。按常理可知,古公亶父继承部族首领位置的时候,年龄一定不小了,这时,他的子女应该出生并且成人了。所以,古公亶父做为首领而决定回迁之时,他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等都己成年,很可能古公亶父的第三子季历的长子姬昌也刚刚出生(也就是说,泰伯仲雍季历姬昌的出生地,是在后来的古丝稠之路上的豳地---现在的彬县,而非歧山)。
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知道,古公亶父的这次迁徙,从本质上说,是一次战略进军,迁徙的理由和动机,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把其中最好的一种拿出来宣传与动员。最好的宣传语是避战,是和平,是逃亡,甚至可以为这种宣传而故意设计在与戎狄的对抗中打一次败仗,而古公亶父心中深藏着的理由,也许是进军,是在等待时机,为一次大决战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是要回到祖先帝喾甚至是黄帝所生活的那一片肥美的土地上去。
古公亶父通过观察商朝的政局与现状,估计这个目标,很可能在一百年之内会实现,做为一个优秀的有远见的政治家,一百年内的事情,百年大计,绝对是他所考虑与布署的范围,而做为部族首领,一百年内的族人的前途,也是必须担当的。这个意图与雄心壮志,也许只有身为古公亶父长子的泰伯心中明白,心中有着默契。
任何一种最深层次的密谋,其出发点与目的都很简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第一保存自己,第二消灭敌人,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消灭敌人。古公亶父也深知以后在与商朝的较量与博弈中,部族的安全与延续是放在第一位的,否则,他的这次大迁徙,是把部族引入虎狼之口,而成为部族历史的罪人。因为戎狄再强大,也不会比商朝势力更强大,古公亶父看准的是,商朝正在走下坡路,是到了接近商朝、挺进中原的时候了。
所以,古公亶父从豳地向东南方向用三天的时间行进到渭水之畔后,又向西移动约三天的路程,以与商朝的势力保持一定距离,之后计划,用一百年的时间,试图慢慢地接近商朝势力,接触商朝势力,如同寓言故事中的黔之虎对待黔之驴那样,先是小心试探,等待时机。因为,如果不这么做,不做这样的努力与调整,他们永远只能在豳地无所作为,无法回到先祖的故土上去。
因此,无论是从部族安全上考虑,还是从战略上考虑,都必须要一个特殊的部署,那就是将部族分出支系。这种事,在世界上的一些民族史中常常见到。
当年,犹太人的先祖雅各,把犹太人分为十二个支派,四百年后,有十个分支消亡,不知所终,只有犹大(赞美之意)与便雅悯(意为上帝力量的见证)两个支派存留下来,成为现在的犹太人的先祖。
公元7世纪,保加利亚人部落被哈扎尔人击溃,部族面临灭亡,部落首领询问女巫关于部落的前途,女巫回答,将部族分为三支,有一支能够存活下来。部落首领听从了这个建议,最后,首领的第四个儿子率领一部分老百姓向多瑙河方向迁徙。渡过多瑙河,构筑城堡,并与当地的斯拉夫人结盟,抵达巴尔干山脉,建立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成为现在的保加利亚人的先祖。
可见,古公亶父在大战之前,为此也做了同样的安排,同时,古公亶父对当时中国的黄河两岸长江上下的地理与人文情况,应该有着基本的了解,从而,古公亶父决定派出他的部族中最成熟最能干的人,他的长子与次子(泰伯与仲雍),带着部分族人,向东南方向行进,迈向远方,越过长江,扎根下来,一方面保证安全,毕竟,那个时期,商朝势力想要越过长江消灭这支族人,还是很困难的。一方面,也为以后在周族战胜商朝之后,防止商朝战败,做战略性撤退,退到长江之畔,以图卷土重来。因为这时,有一支周族的力量,己经在此部署了一百年,己经与当地土著结为一体,足以制止可能的商朝势力卷土重来。否则,泰伯仲雍仅仅为了避让王位,为了想不与商朝开战,完全可以向西到青藏高原,向南到长江上游,向北到陕北高原,这些方向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养不活这少量的人口。而不必向东南到长江下游南岸。他们致力于到达鱼米之乡的江南,必定有着强烈的发展壮大的意图,他们是有备而来。
做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为了不惊动商朝势力,为了本部的安全与派出的支系的安全,为此最高国家机密与军事战略机密,古公亶父为此做足了舆论准备----包括姬昌出生之时的祥瑞,包括衡山采药,包括三让王位,包括支系人员越过长江纹身断发,等等,都是父子二人之间的面授机宜。做为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如果没有百年大计的胸怀,如果没有用心至深于此,是无法为创建八百年的周朝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样是,如果没有胸怀百年大计的远见,泰伯也不可能为六百年的吴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古公亶父如果不认为泰伯有百年大计之胸怀,如果不认为泰伯有建立巨大功业与巨大功德的情怀,如果不认为泰伯对部族前途有极强的责任心,那么,古公亶父也不会派遣泰伯担此重要任务。这个世界,一切在于人,人对了,一切都对了。亶父与泰伯,实为惺惺相惜,灵犀相通,这是最大的孝行与孝道的表现。
这一支族人按计划办妥之后,周族对商朝的策略就非常明显了,那就是极力靠近商朝,无论商朝王族的所作所为,是如何的傲慢无礼,是如何的伤天害理,周族都以和平的名义,忠诚的名义,紧跟商朝,为商朝打压一切反抗商朝的势力,比如秦国的先祖,因为出于正义而反抗商朝,而被周族打击,驱赶到周族所在地西部的吴山脚下(现今的陕西宝鸡凤翔县)。
十几年前,我去过陕西千阳(那个时候,这个地方的名称,写的是“汧阳”二字,汧与千发音相同),这里距离西镇吴山只有三四十里路。这个地方,漫山遍野绵绵不断的,都是黄土,都是黄色的土,有的地方是平整的黄土,有的地方是起伏的黄土高坡,看不到一点点草树,看不到一点点绿色(这可能与我去的时候是冬天有关),当时本人有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词---厚土,满满的全是土。这是在长江流域无法看到的景观。我不知道三千年前是不是这个样子,也许那个时候,这里也是绿树成荫的地方。当年泰伯仲雍,就在这里一让王位,这里距离周族聚居的周原约一百八十里,约步行三天的路程。
周族是一个有着迁徙习惯的部族,从不窋迁徙三百里,到公刘回迁一百五十里,再到古公亶父迁徙三百里(向东南走约一百五十里,再向西走约一百五十里),部族历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使迁徙成为这个部族内部口口相传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下,泰伯仲雍带着少量人口(这些人口也许是经过泰伯仲雍精心挑选的人口,如同《歌唱祖国》这首歌里所唱的那样----姑娘就象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挑选的就是这样的人口),做三千里的迁徙,就成为一种并非陌生的、并非不可思议的、并非是奇思异想与异想天开的举动。他们有着丰富的众人一起长途迁徙的文化与技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泰伯仲雍不认为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东南方向----奔吴,不是一件超能力的事情,不是一件非常不轻松的事情,所以,泰伯仲雍对此重任,充满信心,游刃有余。
也许,正因为泰伯仲雍的部族有着这样的历史,使得他们的后代在柏举之战中,长途行军,攻击千里之外的楚国都城,成为并非不可想象的事。而且在柏举之战中,吴国军队的三万人,也如同泰伯奔吴时挑选人口那样,精心从吴国百姓中挑选军士,然后再从中挑选五千人,做为精兵中的精兵,从而大获全胜。(一百年后的吴起,以同样的方法,建立起魏武卒,使魏国称强于诸侯几十年,直到孙膑庞涓斗智于马陵道,大量歼灭了魏武卒,魏国才终止了霸权)。也许吴国部族至少是王族当中,当时还有泰伯仲雍当年从楚国国都所在的地方(长江在三峡下游的不远之处)顺江而下到达吴地的记忆与故事。有着这样经历的先祖,其后裔的情怀与胆识,必定不同凡响。
同样的原因,在公元前473年,吴国亡国之后,吴国王室成员重新踏上迁徙的路途,在这些人的文化氛围中,迁徙并不陌生,从不窋到公刘到亶父到泰伯,迁徙是一种新的开始,以祖先的事迹可见,迁徙之后,等待的是新的辉煌。所以,他们的情怀,与一般的亡国之贵族完全不同。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吴国亡国之后约五十年,就古吴国的西北方的卫国,就出现了吴起这样的伟大人物,吴起去世之后一百五十多年,就在古吴国的西方(河南太康)与西南方向(江西鄱阳),分别出现了吴广与吴芮这样的伟大人物。二百年后,距离吴广故乡西南方向五百里的南阳,又出现了吴汉这样的伟大人物。之后再过约一百五十年,泰伯庙重新屹立在吴国土地上,祀奉泰伯庙的吴氏族人(吴如胜吴允承父子),重新生活在吴国土地上,为孙权吴国的建立,做好了前奏与序曲。
由此看来,什么是吴文化,什么是吴氏文化,从以上先祖(从不窋到吴汉到吴允承)的事迹之中,就可见一斑 ---- 以高度的责任心与孝顺心为基础的,高远之志,高远之见,高远之行,脚踏实地,静候时机,敢舍敢闯,推动历史的车轮-----孝傲闯当于人间,以孝顺,以傲骨,以敢闯,以担当的精神-----孝傲闯当为社稷(与此相比,笑傲江湖,笑傲闯荡于江湖,又能算什么呢,笑而不孝,荡而不担,与吴文化无关,不傲骨不敢闯,也与吴文化无关)。
至于之后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类人等,比如一生不得志的孔夫子,以及在皇宫中长大的某些皇帝,为了他们各自的目的与意图,拿着吴族先祖的事迹,各取所需而说事,而曲意施赞,对此,吴氏宗亲,可以不必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