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论文 >> 正文
历史血脉(续)
作者:OK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6           ★★★★

历史血脉(续)

 

以上东周列国的争战吉凶,各位还可以深入详细研究。

   

可见了三皇五帝所派之相,要的是承宗流源才吉祥。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夫差也是在上天(或者说是祖宗)的安排下,完成一项历史任务。

   

夫差的作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或催化了舜的后裔(田齐)走上历史舞台,从而使周王室报答了给了周族祖宗第一桶金的“舜”----舜封了后稷一块地,并给了后稷一个名。

   

而且夫差的作为,直接或间接导致或催化了晋的分裂,但毕竟姜太公女儿邑姜的后裔还在(也就是韩国),同时也让周王室的另一后裔(魏)走上历史舞台(在此处,做为回报,魏国也让吴再次走上舞台-----魏国给吴起一个美丽的平台,成为吴起发迹与发威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晋的分裂,使周穆王车手的另一后裔(嬴赵)走上了历史舞台,这也许也是周室列祖的安排,因为日后的秦赵相战,大大减轻了羸秦对姬姓国家的压力。比如嬴秦坑杀赢赵四十万人----长平之战,这一仗,不仅导致秦将白起(也就是春秋霸王秦穆公的重臣百里溪的后裔)自杀,还导致了秦统一中国之后的国祚短促。这件事,为尧的后裔(刘氏汉朝)走上舞台也有益处。在后世,成吉思汗在幼年杀死自己的兄弟,也是导致元朝国祚短促的原因,这个道理是相同的。

   

对于是周室列祖来说,晋的裂成三家,可谓一举三得。

   

如果夫差的作为是 吴国国 君的必然结局的话,那么,也许吴国公子季札悟到这一点,从而一心让位,不当吴王,不接这个棒子,而把这个上天规定的动作送还给吴国王室的长房嫡系(夫差)来完成。

   

而吴的亡国,吴国地域经过越国的手转给楚国,楚国项羽(项籍)在会稽(也就是现在的苏州,曾经的吴都,不是绍兴)举兵反秦(在陈胜<舜的后裔>吴广<周室长子后裔>的引发下的秦楚相战---芈姓与羸姓之间的战争),之后楚王项羽坑杀秦兵二十万,这样的后果,一是回报了秦坑杀赵兵四十万的仇(这两件坑杀事件,相隔只有几十年,赵氏的仇,项羽给报了),二是导致项羽的楚国国祚短促,同样是造成了尧的后裔(刘氏)顺利上台,这样,帝喾的计划就圆满了-----帝喾的三个儿子(挚、后稷、尧)的后裔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三个巨大的王朝(商、周、汉)----这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其间,禹王的后裔(姒越), 文王 老师的后裔(芈楚),穆王车夫的后裔(赢秦),不断地冲击着这个过程,如何破解秦楚越三族(也就是嬴芈姒三姓)的带来的难题,帝喾应该是动了脑筋巧布局,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不愧列为三皇五帝之一。

   

汉以后的三国五胡直到隋唐,是个怎样的因由,各位可以发表看法。

   

本人这里只谈的是,有人认为三国五胡之后的本土人所建立的巨大王朝---唐宋明,都有西方或北方民族血缘(尤其是开 国的 君主,甚至包括隋,都是这样。也就是杨坚、李渊、赵匡胤、朱元璋,这四人有土耳其血缘或穆斯林血缘),更不用说元和清是来自北方的民族。也就是说,从三国之后的晋国司马氏之后,在中原历史舞台上的主流,全是北方民族血统的人在主导---五胡、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除了以上的共同点,还有个共同点,隋与宋,其开 国 君主都脱胎于“周”(杨坚是周国宇文氏的臣,赵匡胤是周国柴氏的臣子),或者脱胎于“吴”(朱元璋起地吴地、自封为吴王,清朝得益于吴三桂,吴三桂还曾建立了周国,这个周国被清所灭,如同杨坚和赵匡胤起事之初是灭了周国)。唐朝的真正建立者李世民曾是秦王(其实是来自周国故地---陕西南部)。

   

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这几个王朝的开 国 君主的接班人,都不是长子。杨广是杨坚次子,李世民是李渊次子,赵匡胤的接班人是他的弟弟(等到赵匡胤的直系后裔赵构接班时,宋朝己退缩成南宋),朱元璋实际接班人是第四子朱棣(而且朱棣似乎有北方民族---朝鲜的血缘)。

   

从以上看,汉以后的历史安排,包括着三皇五帝的何种意图,需要考查,或是己超出三皇五帝的意图之外了,三皇五帝的中阴身己投胎或升天,再也无暇顾及对中国历史舞台的导演了。也许,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某个角度来(比如血缘、血统、姓氏、字号<国家的、政权的、君主的、君主小名、君主出生地、君主发迹地等等字号>)看中国历史,还可以看出,仍然是由三皇五帝在指导着中国历史舞台。这个研究工作应该有人继续下去。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