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论文 >> 正文
东吴大航海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19           

  

   

现在一说到东吴,大家就想到吴所拥有的长江水军,可是东吴其实还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其航路遍及于东海、黄海、渤海、南海之间,势力纵横于当时中国海岸线,也曾远涉重洋,但却少人留意。  

   

在东汉连我国隔壁的日本都早在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渡过大海来向汉王朝遣使奉献(1)。那么在近百年后的三国时期,我们堂堂中华大国要没这能耐岂不给隔壁东邻笑掉大牙。  

   

秦汉之际造船业之快速发展为三国时代的大型船只远航奠定了良好基础,从1955年在广州出土的东吴陶制船模,船模从船首到船尾有八个横梁,八根横梁说明有八副隔舱板,它们把船体分成九个严密的分舱(船舱)。这就是用横梁和隔舱板形成的分隔舱结构造船技术。船在航行时,即使有一两个船舱受到破坏进水了,水也不会流入其他船舱中,船也不会马上沉没。进水的船舱可以抓紧时间抽水、堵塞漏洞和进行其他修理,并不影响船的继续航行。   

   

东吴的海船最多达七帆,据康泰《吴时外国传》述,这种船自南海加那调州乘风航行至大秦只需一月(2),在多帆多桅船上,斜移的帆面各自迎风,后帆就不会挡住前帆的受风了。而据吴人万震(曾任丹阳太守)所著《南州异物志》记载,当时在南海航行的多帆海船上已经利用斜移帆面到合适角度,充分的利用风力“斜张相取风气,而无高危之虑,故行不避迅风激波,所以能疾”。(3)。这种方法在现代的木帆船上依旧使用,可见当时东吴在使用风帆航海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东吴所据之江东之吴越之地本就是历史上造船业发达的地方,至吴灭之日,光官方就拥有舟船五千馀艘。当时吴在建安郡今福州地设有典船校尉,掌管刑徒造船(4)。更在沿海永宁(今浙江温州市)、横阳(今浙江平阳县)、温麻(今福建连江县)等处设置“船屯”用以发展造船业。最有名的当属潘璋建立的温麻船屯(5)所造造的“温麻五合”海船,由于是并用五个大板做的,所以“五合”为名。这种海船材料考究,多用“豫章楠”之类上好硬木制成,极为坚固。嘉禾年间,吴遣使遣使者谢宏、中书陈恂拜句骊王宫为单于,其海船回程时载马八十匹犹称为“小船”。(6)据记载东吴造的战船,最大的上下五层,可载3000名士兵(7)。孙权乘坐的“飞云”、“盖海”等大船更是雄伟壮观(8)。在海上的普通大船也要长二十丈,高水平面二三丈,载六七百人,装万斛。(9  

   

既然拥有了如此规模的船只,当然要好好利用其在海面的优势。有史记载东吴在孙权时代就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海上远行:   

   

一、日本、台湾航线的开辟

   

自光武帝时代,日本和中国已经有了来往,其后两方数有船只往返,形成一条固定航线。当时从中国往日本的航线为:曹魏属青州(今山东)渡黄海——至曹魏属带方郡(今朝鲜开城附近)——至釜山——至对马岛——至壹岐岛——至九州福冈松浦。而其中带方郡等地为曹魏地盘,孙权要想通过是不可能的。然而当时有不少倭国人直接渡海到东吴的会稽通商,东吴也有人航海被大风吹至亶洲(吴国对倭国的称呼)的。(10)这就表明不必通过魏国的地盘也可以到达倭国。于是孙权决定组织一支舰队开辟前往倭国的航线。在古代夷洲(今台湾)和亶洲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仙人居住的地方,秦始汉武在听闻这两地后首先想到的是派遣人马去求那虚无飘渺的“不死药”,可孙权的脑袋却没往这处想,他首先想到的不是“长生不老”而是把两地的土人强制迁徙到东吴来增强国力。比起那两位可真够狠的!

   

吴黄龙年间,孙权决定派遣舰队前往夷洲和亶洲。结果遭到重臣陆逊和全综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猥亏江岸之兵,以冀万一之利”,(11)“万里袭取,风波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驱见众,经涉不毛,欲益更损,欲利反害”(12)。但被利益熏昏头脑的孙权并没有听进这忠言。

   

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孙权组建一支大规模舰队,委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带领甲士万人出海情去寻找夷洲和亶洲。舰队先南行至夷洲,掳掠夷州土人数千,其后东行亶洲,。但是不出陆逊全综所料,因为路途遥远,在航行中又因为水土不服加瘟疫 “士卒疫死者十亡八九”。舰队在海上颠簸了一年后还是没到达亶洲。最后于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二月,返回东吴,这次航海对孙权来说是“得不偿失”。孙权此时才想到陆逊、全综的上书,开始后悔了。但随后却把卫温和诸葛直这两个倒霉鬼来个“违诏无功,下狱诛杀”。

   

此次航海对东吴来说是一场噩梦,但经过该次航海,东吴人对夷洲情况有了更多更新的了解。吴丹阳太守沈莹在其撰写的《临海水土异物志》一书中记录了夷洲的风貌。其描述与今台湾省北部相似,书中所载夷洲土人的风俗习惯等也可从今台湾省高山族中找到,从而说明夷洲即台湾。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大陆到达台湾的首次记载。

   

东吴和日本的交往也并未因此而断绝,近代至1984年在日本先后发掘出370多枚吴地所产铜镜,证明两国间商业贸易的存在。(14)在日本古书《日本书记》和《古事记》中称呼后东晋南朝为“吴国”,称其人民为“吴人”,来自南朝的丝织品、服装、床具都被冠以“吴民”,由此可见东吴和日本在经济上的频繁来往,不然在日本古书上是不会出现这么多“吴”字的。

   

二、辽东之行

   

辽东虽然是魏国的势力范围,可由于路途遥远,实际是公孙一族在那儿当土皇帝,更有高句丽等异族在该地建国。孙权早在建安年间就派遣使者渡海去辽东勾结公孙康。结果使者脑袋被公孙康剁了,两家结仇。(15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公孙康之子公孙渊从当时其叔公孙恭处夺位,成为辽东的新统治者,他一边接受魏国的封爵,一边又主动派遣使者和孙权示好。(16)于是吴的舰队又出现在辽东和江南之间的海面上。

   

其后几年间孙权的海军从江浙远达辽东,“越渡大海,多持货物,诳诱边民,边民无知,与之交关,长吏以下,莫肯禁止”,东吴和当地居民土著大做生意。因为天高皇帝远的关系,曹魏对此鞭长莫及,而驻当地官吏也无可奈何,只能干瞪着眼。而那土皇帝公孙渊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不知道。(17

   

1,第一次辽东行

由于前几次小规模的辽东之行的成功,使得孙权胃口大开,于是是在吴嘉禾元年(公元232年)孙权准备组织大型舰队前去贸易,当时被贬到交州的虞翻听到这消息,认为“辽东绝远,听使来属,尚不足取,今去人财以求马,既非国利,又恐无获”,他想直接上书又不敢,于是将奏章给吕岱过目,可是吕岱不报。随后虞翻被冤家告发,再次被贬到苍梧郡猛陵县。(18

   

当年三月,孙权组建了规模“浮舟百艘”的舰队,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为统帅,前往辽东。消息很快被魏国知道,当时魏国汝南太守田豫正督青州诸军从海道讨伐公孙渊,魏明帝认为东吴海军人数众多,又在海上,害怕田豫碰上东吴的舰队被殴打,于是下令田豫罢兵。

   

但田豫认为吴军行将返归,而当时已已经是秋季,海上风急浪高,肯定会靠岸行驶,而在东面是没海岸的,只有西赴成山,成山又没有藏船之处,于是就派出部队占据有利地形把守成山。九月,周驾等从辽东返回航行至成山,果然遇到大风,东吴舰船不是触礁沉没,就是停靠海岸,无所遁形,田豫率军突然杀出,周贺被斩,将上岸士兵均被俘虏,船只“多所没失” ,裴潜幸免于难。(19

   

裴潜逃回东吴向孙权报告后,此刻孙权才想起虞翻的建议,于是下令召虞翻从交州返回。可惜虞翻已经去世,只将灵柩运回。(20

   

2,第二次辽东行

   

嘉禾元年的远航舰队虽然到达目的地,满载而归,最后却被田豫这一闷棍,打得孙权是血本无归。本来该对大航海偃旗息鼓了。可是!就在一个月后,是年十月,公孙渊又派遣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称籓于孙权,并献貂皮马匹等贡品。这下可把孙权给乐坏了,于是疮疤没好就忘了痛,先在第二年(嘉禾二年)正月下诏“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来个大赦天下,接着又张罗起来第二次辽东之行。(21   

   

吴嘉禾二年(公元233年)三月,孙权派遗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为使者,将军贺达、虞咨、中郎将万泰、校尉裴潜等人率领大军万人(《魏略》载公孙渊表说是七八千人)护送宿舒、孙综回辽东,同时携带金宝珍货,九锡齐备赏赐公孙渊,并封公孙渊为燕王。那知道自丞相顾雍以下的满朝大臣都投反对票,大伙说:“公孙渊那家伙怎么能随便相信,这样做,对他的待遇太高了,只要派遣吏兵数百护送宿舒、孙综就够了。”可是孙权根本听不进去。(21)张昭更是直接说明:“要是公孙渊又投向魏国,那么两位使节铁定完蛋,孙权你不让天下人取笑吗?”结果一顿大吵,孙权甚至拔刀恐吓,接着又是两个相对哭泣。但是最后还是没改变孙权的心意,舰队依旧按计划出发。张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於内以土封之”。(22

   

是年六月,东吴舰队顺利抵达辽东沓津(今旅顺口),张弥、许晏与万泰、裴潜将吏兵四百馀人,赍文书命服什物,来到襄平(今辽宁辽阳)。万泰、裴潜别外携带大量钱财货物,来购买战马。贺达、虞咨率领馀众在船所。那知出于吴国相距遥远难以成为靠山的考量,公孙渊的心已经转个大弯,再得知东吴舰队携带了大批用来贸易的钱财货物更是把公孙渊的贪心勾起。可怜张弥、许晏还蒙在鼓里,不知道大刀早悬在头上了!(23

   

张弥、许晏等到达襄平,公孙渊先分其人众,将其安置于辽东诸县及玄菟郡。(24)张弥等见公孙渊不接受孙权的封号才起了疑心,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辽东进兵围取,斩弥、晏、泰、潜等首级。剩下的吏从兵众,只有面缚乞降,都被公孙渊徙充边城。随后公孙渊派遣部将韩起等人率领三军,急行军赶至沓津。辽东长史柳远设宾主礼诱请贺达、虞咨,又驱群马货物,装出一副和东吴交市的样子,而辽东军潜伏一旁等着东吴人下船送死。

   

贺达、虞咨不知从何处看出形势不对,于是本人并不下船,只命令五六百人下船,去进行贸易。东吴军一到岸上,韩起等人就金鼓大震,锋矢乱发,毫无防备的东吴军全军覆灭,被斩首三百馀级,受伤落水的达到二百馀人,其余只得归降,剩下少数或散走山谷,或藏窜饥饿而死。经此一战,东吴到达辽东的士兵及带来的金银财宝被公孙渊全部吞并。公孙渊又将张弥、许晏等首级,传送洛阳,悉没其兵资珍宝。冬,十二月,魏国拜公孙渊大司马,封乐浪公。(25

   

当消息传到孙权耳中时,孙权才明白自己干了什么样的蠢事,“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不自载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怒火冲天的孙权要亲自率领舰队讨伐公孙渊。但在陆逊、薛综、陆瑁等人接连上疏劝说的情况,孙权才打消了远征辽东的念头。(26)并和张昭道歉,张昭怄气不出,经过烧门,恐吓等闹剧,君臣和解。(27

   

   

插曲——和高句丽的来往

   

当东吴使者到达襄平后,中使秦旦、张群、杜德、黄疆等及吏兵六十人,被安置在玄菟郡,形同囚犯,四人决定在八月十九日夜起事,结果被人告发失败,四人爬过城墙逃出。只得往东行走,经过六七百里的颠沛流离,秦旦、杜德到达高句丽(今朝鲜半岛北部)王宫,见到其王位宫,他们随机宣称吴王给高句丽王位宫及其主簿颁下诏书,谎称赏有赐品,都被辽东所劫掠。由于高句丽和辽东公孙本是世仇,战火不断,所以位宫等非常高兴,随即受诏,并下令使人跟随秦旦去接回留在路上的黄疆、张群,又派遣差役二十五人,护送秦旦等返回吴国,上表称臣,进贡貂皮千枚,鹖鸡皮十具。万里流离,四人终回故国,见到孙权,“悲喜不能自胜“,孙权也被他们感动,都提升为校尉。

   

失之东偶,收之桑榆,孙权虽然被公孙渊黑吃黑摆了一大道,可高句丽称臣进贡却是意外之喜。于是一年后,孙权派遣使者谢宏、中书陈恂前往高句丽拜位宫为单于。  

   

谢宏等到达安平口(今丹东鸭绿江口),由于上次的教训,先派校尉陈奉去见位宫。在路上陈奉得知位宫已经接到魏国幽州刺史的命令,叫他杀吴使以自效。陈奉连忙回船,位宫遣主簿笮咨、带固等出安平,与谢宏相见。谢宏马上抓住三十馀人作为人质,位宫于是谢罪,献上马匹数百。谢宏才放笮咨、带固拿着诏书赐物回去。  

   

由于此次船只不大,只带了八十匹马回去,不过能活着回到建业已经是运气了。

   

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孙权又派遣使者胡卫等渡海至高句丽,可这次胡卫没谢宏幸运了,位宫将他们全部杀害,送其首级至幽州。(29

   

4,第三次辽东行

   

   

吴赤乌元年(公元238年),辽东的公孙渊竟然派使者渡海前来再次“称臣于吴”,原来在那一年公孙渊彻底和魏国决裂,司马懿的大军已经向辽东进发了。公孙渊听到消息后只得厚着脸皮向吴国求救。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但仇恨之火并未因此而缓解,东吴打算剁了使者以报前仇。此刻将军羊衜却未被仇恨冲昏头脑,他进言:“不可,是肆匹夫之怒而捐霸王之计也。不如因而厚之,遣奇兵潜往以要其成。若魏伐渊不克,而我军远赴,是恩结遐夷,义盖万里,若兵连不解,首尾离隔,则我虏其傍郡,驱略而归,亦足以致天之罚,报雪曩事矣。”孙权一听有利可图,大叫:“好!”于是东吴一面大规模地集结部队,一面打发来使回去告诉公孙渊东吴和辽东一定“休戚与共”,而公孙渊也从孙权嘴里的“鼠子”一举跃为“兄弟”了

   

吴国集结部队的消息传到魏国,魏明帝曹睿询问蒋济孙权是否会救援辽东,蒋济认为孙权是“连子弟在危,犹将不动”的人,又怎么会救援先前羞辱过他的异域之人,不过是欺骗公孙渊罢了。蒋济一言就道破了孙权的用心,但他也指出,如果魏和辽东相持不下,那么孙权的临时决策或轻兵突袭他也难以预测。(31)但是随着战火的燃烧,魏军既没“伐渊不克“,也没“兵连不解”,司马懿从是年六月到达辽东,仅仅两月就斩公孙渊父子于梁水上(今辽宁太子河),在这段时间而孙权的舰队并未出现在沓渚(旅顺口)海平面上。

   

那知一到第二年(公元239年),司马懿的军队早已撤离辽东,一月,明帝去世,魏国权力更替,忙乱不堪。孙权看到时机正好,于三月派遣羊衜、郑胄为督军使者与将军孙怡等率领舰队前往辽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和第一大航海去夷州相同——“掳人”。(32

   

东吴舰队到达辽东,攻打旅顺口海防城堡牧羊城,与魏将守将张持、高虑等大战于辽东半岛南部。因为是突然袭击,魏国促不及防,被吴军掳走大批民众,孙权这回是捞个杯满钵满。可叹辽东半岛本来因汉末战乱而吸收大批避难人民而繁荣一时,但经过司马懿和孙权的两次光顾,不是死于战乱就是被掳掠,余者流离失所,纷纷渡海逃往山东,从此辽东一片荒凉,居民寥寥。(33

   

东吴三次辽东之行及和高句丽的来往都是出于孙权一意孤行的结果,可称是得不偿失,损失惨重,但确开辟了由东海至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航线,自秦汉以来未能形成的大东北与大东南的直达航路得以贯通。后世晋朝南渡,就是通过这条航线派遣王齐、徐孟一行渡海北上连接辽东慕容氏,而六朝时期亦是由此航路频繁与朝鲜半岛诸国贸易。因此孙权此举,“千秋功过,任人评说”,非我后人一言所尽。  

   

三,南海篇

   

1,征海南

   

珠崖、儋耳均在海南岛上,汉时为两郡共十六县,珠崖郡治在琼山县东谭都,儋耳郡治在儋县义伦。早在。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孙权就看上夷州及朱崖(海南),欲遣偏师取之。(34)但因为夷州、亶洲之行的得不补失,对朱崖之行也暂时搁置。其后东吴舰队一直往返于长江口和辽东之间。无暇南顾,事隔十二年,东吴海军终于有功夫向南海进发了,赤乌五年(公元242年)秋七月,孙权派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率兵三万自海上远征珠崖、儋耳,重将两地纳回大陆版图。(35)是年壬戌,孙权复置珠崖郡,领徐闻、朱卢、珠官三县,属交州。(36

   

2,与南海诸国的贸易  

   

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梁书,海南诸国传》)

   

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交阯太守士燮卒,其子士徽作乱,为吴广州刺史吕岱“督兵三千人晨夜浮海”而灭,从此交州之地彻底为吴所据。其后吕岱派遣从事前往南海诸国,宣扬吴国声威,促使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堂明(今泰国境内)诸王,各遣使奉贡(所谓“奉贡”,实即互市)。(37  

   

吴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十二月,扶南王范旃又遗使献乐人及方物。

   

范旃大将范寻为扶南王时,公元245251年间,孙权派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出使扶南和南海诸国。“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38)两人归国后,朱应撰《扶南异物志》,康泰撰《吴时外国传》。可惜二书均已遗佚,仅在《水经注》、《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文选注》等书中见到片断引文。

   

在吴韦昭的《吴鼓吹曲,章洪德》中对当时东吴和南海诸国的来往有如下描述:章洪德,迈威神。感殊风,怀远邻。平南裔,齐海滨。越裳贡,扶南臣。珍货充庭,所见日新。

   

东吴时代,南海诸国和东吴的海上贸易络络不绝,各国商船往返两地,可以说是东吴航海获利最大之处。

   

四,波斯、天竺、大秦

   

据万震《南州异物志》上记载,当时在南海上有波斯、天竺大海船远来贸易,而在吴“黄武五年[应为嘉禾三年至六年(公元234-237年)]39),有大秦(在东汉三国时期,“大秦”主要是指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亚历山大城, 或者说是以埃及亚历山大城为代表的罗马帝国东部地区)贾人(商人)秦论来到交趾

 

罗马人秦论是到达中国且留下姓名的第一位大秦商人。

 

吴黄武五年(226年),任交趾太守凡40年(公元187-226年)的苍梧人士燮因病去世,其子士徽自立为交趾太守,为此,吴派将军吕岱率兵讨伐士徽,事定之后以吴邈为太守。就在这时,大秦商人秦论来到了交趾。太守吴邈立即遣送秦论往武昌(此时吴国的国都在湖北鄂州---那时称为武昌)受到吴大帝孙权的礼遇。

 

孙权向秦论问大秦的"方土风俗",秦论"具以事对"。秦论对山越"黝歙短人"感到稀罕,孙权便派会嵇人刘咸送给他山越男女10人。差使会稽刘咸送秦论。刘咸在路上亡故,秦论乃径还本国”。关于罗马人秦论来华访问的情况,《三国志》没有记载。这一史实, 幸亏在《梁书》中保存了下来。

   

孙权既然能派遣使者送秦论回国,则表明东吴有能力到达大秦。另据康泰《吴时外国传》所记“从加那调州,乘大海船,张七帆,时风一月余,乃入秦,大秦国也。”惜《吴时外国传》全书已佚,此句仅见于《太平御览》注,前后不明。但此记录起航地点、船帆数目和航行时间(时间有鬼)俱全,亦不能忽视。

   

三国之世,吴的海军南至南海诸国、北达辽东朝鲜,这在当时世界大概也是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可惜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海军不感兴趣,致使现在没有完整资料传世!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