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论文 >> 正文
三省坡草苗族群吴氏和靖县锹里花苗族群存在历史渊源的几点依据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三苗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2           ★★★

三省坡草苗族群吴氏

和靖县锹里花苗族群存在历史渊源的几点依据


    1.从语言方面来看,草苗语含有部分北侗底层词汇,而靖县锹里一带与北侗区域接近,地域相近会导致语言互相渗透,这一点从现在有些草苗村寨说话夹有侗音的现象就可以看出来,语言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的。
    2.从服饰特征来看,靖县锹里花苗女装款式和草苗女装款式是一样的,都是右衽的,而不是融水苗族的中间对襟,靖县锹里一带苗族亦称为“花苗”,草苗的女性服装还留有靖县锹里花苗服装的痕迹,那就是草苗的绑腿,草苗女性上装基本为黑色,但是绑腿却不是黑色,却是花样色。
    3.从习俗文化来看,靖县锹里花苗在喝油茶 过四月八乌饭节 过杨梅节等方面与三省坡草苗完全一致。
    4.从歌来看,靖县锹里花苗有山歌、款歌、嫁歌、担水歌、茶歌、酒歌、饭歌等,靖县锹里花苗的这些歌和三省坡草苗的明歌有相似之处。
    5.靖县锹里花苗有立碑刻婚款,这一点三省坡草苗亦这样做,据新闻报道,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地笋村,一块立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的婚姻款规碑刻被发现。据有关专家初步鉴定,此碑刻婚姻款规比我国首部婚姻法早108年。
    6.从族谱来看,靖县三锹花苗吴氏和三省坡草苗吴氏都有江西太和迁出之说。
    三江草苗吴氏宗支薄载“:“昔我吴戌一支,始住江西泰和县鹅甲大坝发迹之源,自宋太祖平一海宇,我吴戌祖从楚南出贵州至潭亮二江及庄皇大段家焉,镇安数代,又遇变数不安,迁居五开五脑寨(今黎平县城关镇),昔贵州之地,及明朝朱太祖洪武二年诏告,即委派一抚官带领雄兵数万至五脑扎住,筑城立俯,号黎平俯,扰乱多端,我祖见事不谐,难受其苦,有之移居五开家焉,有之转下同古八竹坪家焉,今号地潭溪司也(潭溪在今黎平县境内)。及明末万历年间,我有二太祖公名叫悦楼,读楼,字讳央朝、央明,自慕苗村出身,祖公各务生涯,又移居黄白家焉(今三江通道各有一草苗村名叫黄柏),央明公至黄白屯移居黄白屯住焉,央朝公自黄白屯又移居高宇家焉。(高宇村在今三江县)。”   
    据史籍《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民族志》和部分族谱记载,今靖州的苗族吴氏都是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直接或经贵州等地转迁来的。如靖州三锹乡冈冲村苗族吴氏家族,是从江西太和县魏司巷,中经贵州天柱远口,再于明朝中叶迁入靖州的,至今已传三十一代,繁衍成六百余人的一个家族,大堡子乡同乐村苗族吴氏家族,明朝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4年)从贵州天柱县远口迁来,至今已传二十四代,发展至五百余人;藕团乡新寨村苗族吴氏家族,也来自远口,至今已传二十一代,发展至四百余人;新厂乡燕团村苗族吴氏,明朝自远口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一代,有五百余人;平茶乡地祥村苗族吴氏,清朝自贵州锦屏新化乡印寨再经江边迁来,至今已传十一代,发展至四百余人。     
    从延续代数来看,靖县三锹花苗吴氏有的已经有二三十代之久,而三省坡草苗最久也十六代这样,从代数来看可以判断先后,三省坡草苗在靖县三锹花苗之后。        
    7.通过吴楠等人的实地考证,大高坪吴氏先祖吴文宇系从靖州三锹乡万财、列帮迁到大高坪居住,据大高坪吴通亨口传,吴氏最早是从江苏到江西,在江西填湖南,湖南填四川的时候,我们吴姓祖先就来到靖县,开始住在靖县县城,江东半条街是我们吴家的,曾经出过一个县长,后来衰落下来才迁到贵州天柱远口一带,几代后又迁到靖州三锹的,我们大高坪吴姓祖先是从三锹万财、列帮迁来的,吴文宇太祖最初是住在龙寨塘多年,跟龙林汉族大户租田地耕种,才慢慢在大高坪住下来。   
    8.靖县锹里花苗和三省坡草苗现在两个族群在语言上已经无法相通,靖县锹里花苗说土酸话,而三省坡草苗说接近南侗语的草苗土语,从草苗迁移到三省坡居住已经有400年的时间,已经延续了16代人之久,其间受侗区文化之影响,从原来的花苗演变为现在的草苗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从草苗社会认同苗族的这一心理又可以证明草苗原先就是苗族。   
    9.学者观点  
苗族学者龙秀章认为草苗支系的苗族同胞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苗瑶语族被迫南退和侗台语族(百越民族)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他们在血缘和心理素质上也就就是说在本质上是苗族,但是在语言和文化习俗上却或多或少受到了附近侗族的影响了。
    石林教授认为在800余个词中草苗话和南侗相同为近百分之九十,和北侗相同的为百分之十。这是因现居住在三省坡的草苗大都于明末清初从靖州三秋(写为金秋是不对的,因侗语和草苗话都说为samp siul,即三秋之意)迁来的。和三秋接壤的贵州锦屏的秀洞、大同、乌坡,以及天柱三门塘一带能讲侗苗双语的人,现报侗族或苗族都有。由于到南侗地区已有四百年,草苗已学会了当地的侗语,但仍保留了一部分北侗话。语言相同并不意味着民族就相同,主要看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综上所述, 三省坡草苗族群吴氏和靖县锹里花苗存在历史渊源是完全有依据的。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