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在梅里定居下来,首先拜访了当地土人长老梅公公。当时江南一带地方,“地广人稀”,居民主要以鱼虾为食。农业很落后,“刀耕火种”,一年一收,人们常过着“半生为食”、“以棚为窝”的生活,经常有百姓饿死或受野兽攻击而死,文化更落后于中原地区,真是—片草味鴃舌的南蛮习俗。
周人以农业传世,公亶父在周塬崛起,也和发展农业分不开。泰伯决心把中原先进的劳动技术传授给当地的百姓,改善生活。
在劳动中,泰伯兄弟对土民们进行德教,为了改变贫瘠荒凉的土地,他们与土人共同筑堤堵水,翻土造田,在尊重土民习俗的基础上,把黄河流域带来的良种以及先进耕作技术,传授给土民们,又总结了当地经验,在生产上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种了水稻又种麦子,俗话说“稻为百谷之首,饭为百姓之命”,粮食产量大为增加,连年丰收,生活逐步有了好转。据传,泰伯教土人使用铜锅,改善了烧煮食物的条件。从此,改变了土人以往捕鱼、打猎、采集野生植物的生产方式。当地土人们在梅公公带领下,到荆村主动向泰伯提出与陕西荆民合作,从此总称“荆蛮”。
泰伯为了便于教育百姓,组织生产,他把分散的土著居民集中了起来。泰伯领导大家夯土为台,台上建起容纳近百人的房屋,里面有固定的炉灶乃至烟囱。很多好奇的小孩儿从房顶钻进烟囱,直至落到冒火的灶台,烧个半死,以至于泰伯被迫给烟囱顶上加了个盖子,以防小孩儿钻入。泰伯用“垒土造屋”的方法改变了土人往日“搭棚为窝”的居住方式,又帮他们建立了一个巷,取名叫“蛮巷”,位于荆村之西。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江南第一村——荆村和江南第一巷——蛮巷。直至今天,这两个村巷仍以“荆村”、“蛮巷”为名,流传至今。历经数千年风雨洗礼,如今已声名远扬。现在梅村镇镇南原有三个村都带“荆”字,即荆同村、荆协村、荆心村(解放初称荆福乡),在荆同村有一很大的自然村落叫万巷(蛮巷,梅村人将万读成蛮),大多数人都姓万。
农业的发展,对提高荆蛮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泰伯依照商朝的井田制,同种集体的公田,分耕四边的私田,相互扶助,自食其力,谁也不剥削谁。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生活有了改善,初步获得温饱,人们学习文化后,也渐渐懂得了礼貌。
吴地人迄今奉泰伯为“田神”,“种田老祖”。
(网站注:文中插图 略)
原载于
《古吴风云人物志》 香港文物出版社 2011/6
《回眸古吴》(下) 文汇出版社 2013/1
《回眸古吴》(修订本) 文汇出版社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