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艺术的对抗,战斗双方都把最好的东西藏好,双方的“秘密武器”,“最终兵器”谁也不知道。
正所谓:不到关键时刻绝不出手。只要一出手,就要给对方心里和身体构成巨大伤害,甚至扭转战局。
在康熙征调东北“八旗”和蒙古“铁骑”助阵时,吴三桂也没闲着,他花重金征调苗,壮等少数民族参战。
少数民族大都不习文化,好勇斗狠,战斗力十分强悍。吴三桂没少吃他们的苦头,所以对他们印象非常深刻。这支部队在历史上还有名字,叫“猓猓军。”
云南之地山区众多,所以人们大多步行,一般人家很少有马。即使是吴三桂这样富可敌国的大军阀,也只能靠捣腾茶叶来换马,所以猓猓军对清朝的骑兵构不成威胁。可偏偏少数民族有一种特产,一直连老虎也不敢惹的动物——大象。
大象,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召唤兽”,身高体壮,皮躁肉厚。一般的火枪弓箭根本不能伤他分毫,再加上象牙和大鼻子,战斗力真不是一般的强。
吴三桂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楞从云南长途跋涉了四,五十只这种庞然大物,组成了一只象军。其中一部分象军准备调入江西战场,就寄存在夏国相这里。夏国相本来很心烦,还得给这些家伙好吃好喝,现在好了,终于用上了。
夏国相把十几只象排成一排,驱使他们向前冲击,迎面撞上清军的骑兵。象兵打骑兵,那就是巨人单挑小孩,姚明整死梅西,吓也能吓死你。清军没想到敌人会有这种庞然大物,全军立刻后退,即将溃败。
岳乐临危不乱,只是对手下说:“咱们带的东西呢,现在拿出来。”
正当高高兴兴的驱赶着大象,准备捡便宜的吴军前进的时候,他们听见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好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巨大的冲击卷上了天,有幸从上面目睹到了发生的一切。
清军居然有炮,还是很多炮。
在夏国相的记忆中,大炮都应该是巨大无比,极难运输。根据这几天的交战,清军为了速胜,派来的部队大多数是骑兵,并没有发现运输大炮的部队,这些炮是哪来的?
一片混乱的夏国相冷静后,他发现清军用的是mini小炮,这么小的东西攻击还这么狠。
时代在进步,这些炮正是出自南怀仁之手。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只要一匹马就可以运走。这次攻击萍乡,岳乐就带上了这些宝贝。
由于炮弹有限,准备在攻城时使用,战局形势万变,面对气势汹汹的象群,现在不用,更待何时。
在大炮的威慑下,象群被吓得不轻,纷纷掉头就跑,冲散了后边捡便宜的吴军。清军在象群的掩护下,一举攻到萍乡城下。
夏国相真是能打,在本方军队极其混乱的情况下,愣是抵挡住了清军的进攻,叫岳乐无功而返,让已经攻到城下的岳乐异常郁闷。
都攻到了城门底下,还是被生生的打了回来,岳乐的郁闷可以理解。
郁闷的岳乐当天晚上得到了一个消息,一个让他更郁闷的消息。
吴三桂的援军已经出发,领军的是“第一猛将”马宝。
马宝应该早动身了,3天前吴三桂就命他增援。可是马宝闹情绪,想用就用,想丢就丢,爷也是有尊严的,奉命而不动,在吴三桂的百般哄骗下,这才动身。
战况危急,岳乐下令,全军准备火把,马上夜间攻城,这是一个相当明智的决定。叛军援军择日就到,又是猛将领军,要是与城内叛军里应外合,战局将无法收拾。
这场大战,双方都杀红了眼,从晚上打到天亮,从天亮打到中午,从中午又打到晚上,整整打了24个小时。战斗的地点从城外打到城内,从城内打到大街,从大街打到普通民居,遍及了城内每一个角落,连公共厕所里都有战斗。
最后清军在大炮的掩护下,仗着人多,终于占领了萍乡城。夏国相率军突围,在马宝的接应下,退回长沙。清军获得了这场旷日持久战的最终胜利。
这场胜利意义重大,自吴三桂造反以来,清军第一次收复吴三桂占领的失地,吴三桂军不败的神话被终结。
岳乐虽然取得了胜利,他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自己的八旗部队被打光,汉人部队也损失惨重,只能原地休整,等待支援。
-----------------
康熙十六年(1678年)三月,已经坐镇一年衡州的吴三桂相当郁闷,他已经满头白发,脸上多了无数条皱纹。现在的他身心疲惫,日夜的操劳,已经耗尽了这个垂暮老人的所有心力。
对于吴三桂而言,现在的全国战局,自己已经完全被包围。
西面战场:图海率领大军击败王屏藩,攻下战略要地汉中,前锋部队赵良栋部已经剑指成都;
东面战场:广西由于孙延龄,马雄已死,群龙无首。尚之信,傅弘烈等人趁机强攻,广西重镇接连失守;
正面战场:清军数百艘战舰包围岳州,数万大军包围长沙,这两个战略要地岌岌可危;
三路大军已经成合围之势,吴三桂只有招架之功,再无还手之力。
回想当年,振臂一挥,3年之内,清朝11省沦陷,自己何等风光。可现在呢,不到两年时间,清军收复江西,浙江,甘肃,陕西,福建,广东6省。折腾了好几年,自己始终没有收获,还真让那只该死的乌龟预测对了,难道我最终的归宿就是滚回云南。
吴三桂终于知道了,造反真不是人干的活。虽然自己还有中国5个省,但论人力资源,物质储备,远远比不上占据全国的康熙。
战争是花钱的游戏,谁更有钱,谁就可能获得胜利。现在双方呈僵持阶段,只要康熙自己不出错,自己就算挖干云南所有的山,在资源上也敌不过康熙。
而且这个夷狄小儿还真厉害,这个未经世事的小皇帝已经完全走出了失败的阴影,他的部队也已经从最初的混乱进入到了状态,且越打越狠,完全打出了清初八旗的凶悍。反观自己的部队,士气在不断的减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背叛,逃亡,投降,这个世界上,我还能相信谁?
吴三桂崩溃了,战争如果再这样下去,只要康熙不死。总有一天,他的士兵会越来越少,自己会被几个无名的小卒抓住邀功,然后耻辱的活着或耻辱的死去。
就是指着康熙突然死了也没用,早在康熙十四年(1676年)六月,康熙借皇后去世一周年之际,果断册立皇后遗孤,一岁半的胤礽为皇太子。此举为了表明自己必胜的决心,已经不可能再有裂土谈判的机会。
失败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根本看不见任何希望。
朱棣造反还有姚广孝出谋划策,偷袭徐州,而我现在,什么方法都没有。难道我就这么颓废下去,眼睁睁的看着我的部队士气低落,任由清军随意宰割。
这不是办法,一定有什么方法能够扭转局势,一定有……
苦思冥想数天后,吴三桂大吼一声:“我要称帝,我要当皇帝,最终黄袍加身,也不枉在世一生。”
想了数天,就想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吴三桂以为这样做可以鼓舞士气,又可安抚军民之心,可现在已经山穷水尽,还有什么意义,只能叫后代耻笑而已。
听到吴三桂称帝的决定,他的部下全都附和,无一反对?
其实他们心里全清楚,古往今来,但凡称帝者,都拥有大片领土和强悍军队。咱们刚造反时,这两样咱都有,您不称帝;现在这两样咱都没了,您要称帝;这不是“耍”吗?
反正局势已经这样了,您想耍,我们就陪您玩,能成为一个王朝的开国功臣,也不枉此生。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又上演了一幕喜剧,为了筹备登基仪式所用的道具,大家仗也不打了,全都当起了施工队。
没有祭天的天坛,现修;没有登基的宫殿,现造;没有宫殿所用的黄瓦,拿黄油漆现刷;没有各种官服,现找裁缝赶制,再没有找戏园子要。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吴三桂的部队仗打的不咋样,这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时间紧任务急,居然全部完工,没有耽误吴三桂干正事。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吴三桂在衡州正式登基,改年号为昭武,定国号为周,改衡州为定天府,昭告天下。
光自己升官不行,大家都有份。吴三桂册封自己彪悍老婆张氏为后,吴世藩为皇太孙。各位将领全部册封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大家全都升官发财。
同喜同喜,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这么大喜的事,自己的邻居一点也不表示。吴三桂很生气,趁着称帝这个热气,吴三桂下令全军进攻,找康熙要份子钱。
吴三桂命令广西的吴世综出兵广东,已经反正的祖泽清立刻造反,配合吴世综进攻。
清军压根就没设防,也没想到已经反正的祖泽清还敢再造反,被打了一记闷棍,全军退回广东,刚刚收复的地方又丢了。
吴世综凭借的是偷袭,不足畏惧。对于清朝来说,正面战场即将来一个可怕的人。
事隔3年,吴三桂重新启用马宝,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他,命他收复失地,拿下永兴。
-----------------------
吴三桂死后,为防止军心涣散,防备不测事情的发生。吴氏家族封锁了所有的消息,召回在外的所有将领,所有人马通通撤回衡州,商量下一步行动。
大家一直推举军威最高的吴国贵为首领,先代理所有军务,派胡国柱回云南,迎吴世藩来衡州奔丧,顺便登基即位。
胡国柱到了云南后,准备护送吴世藩去衡州,不料发生了意外。留守云南的郭壮图极力反对,说什么云南才是根本,不能轻易出国门,不管胡国柱如何劝说,就是不叫吴世藩去。
胡国柱气疯了,你这是弃湖南,放弃天下,准备在云南偏安一偶,当个小小的夜郎王国,这是片面的思想,这是不可能的。
郭壮图一点不听,胡国柱在云南无兵无权,又不能面见吴世藩,急得在外面直转圈,最后只能痛哭流涕的离开。
实际上郭壮图也是私心大大的,他有一个女儿嫁个了吴世藩。吴三桂一死,吴世藩肯定当皇帝,必然得立皇后。能和自己女儿竞争的只有身在前线的卫朴之女,所以绝对不能叫吴世藩去前线,如果把他控制在云南,自己的女儿就能当皇后,自己就能当国丈,从此大权独揽,如果凭借地形优势,死守险隘,拖上几年逼康熙谈判,自己在云南就能当个土皇帝,挺好。
利欲熏心,目光短浅的卑鄙小人,难怪吴三桂生前没有重用他,我仿佛已经看见了吴氏家族悲惨的未来。
胡国柱在云南的这段时间,吴国贵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以后的军事方针。吴国贵首先发言:“望各位物畏难,勿惜生,勿进死,勿退生,拼死决战。”
他认为,现在局势已经相当被动,我们应该丢弃云南。兵分两路,一路孤注一掷拿下荆州,攻击河南,直捣京师;另一路顺河南下,攻击武昌,拿下繁华的江南水乡。
对于这种不要命的做法,诸将都持谨慎态度。沉默了一会后,马宝发言,他认为,现在已经失去了过江的时机,如今的荆州固若金汤,很难攻下来,就算攻下来,以疲弱之师去敌江北数万大军,结果不得而知。
马宝的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最后大家都不愿冒险,一致否决了这项提议。
当然也不排除大家有私心,诸将所有的家产,家属都在云南,放弃云南,意味着放弃所有的一切,他们的个人利益将受到巨大损失。如果他们有这种觉悟,当年就同意撤藩了,还造反干什么。
拼死决战的事最后不了了之。
如果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吴国贵的战略并非完全冒险。
清军为了南下,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力量,黄河以北已经呈真空状态,北方已经无兵可调。康熙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征调了辽东的盛京兵,蒙古各部落的骑兵,甚至还征调了黑龙江的宁古塔兵。
现在北方的重要城镇,基本就只剩一个壳。里面的驻军也就看个城门,维持地方治安。抓个小偷强盗没问题,应付战事,根本别想。
当时的吴军,如果全部聚集起来,有整整10万之众,以雷霆之势攻长江一点,未必攻不下来。如果攻破长江,必能趁虚而入,占领中原。清军就得疲于奔命,必将全线回收,届时王屏藩出四川,郑经攻沿海,天下又将大乱。
可以看出,吴国贵还是一个很有眼光,有胆有识的狠角色,可惜这个提案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就被轻易否决了。
否决了以后,诸将也没有提出更好的方案,最后决定,保留现有的革命成果,等待天下有变,再做打算。
天下当然会有变,你们自己放弃了救赎的机会,只能等待各自悲惨的结局。
康熙已经磨拳擦掌,挥舞着磨好的屠刀,准备一举灭掉吴氏一族。
清军收复岳州,湖南重回大清怀抱
吴三桂是八月死的,一直到十月才发丧,吴三桂的遗体先秘密运到常德,再由贵州运到云南,秘密安葬。
吴世藩为了巩固军心,最后还是离开云南,但他也没有去衡州,而是在贵阳登基即位。定年号“洪化”,尊祖父为“太祖高皇帝”,尊父亲为“孝恭皇帝”,大小官吏皆有赏赐。
经过一番明争暗斗,郭壮图的女儿当了皇后,郭壮图自己也当了国丈,吴世藩不过十三四岁,凡是都要取决于他的岳父。郭壮图从此他大权在握。为了排除异己,不惜假传圣旨,制造内讧。
吴三桂死后的权利交接,算是彻底失控,吴氏集团从此出现了内忧,可外患也没有解决。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正面战场再起波澜!
知道吴三桂死了,康熙异常遗憾,虽然不能亲手诛灭此贼,但你的后代,我还是要灭的。
康熙下令,全军攻击岳州,长沙,就算用牙咬,你们也要把这两个地方咬下来。
为了确保最终胜利,康熙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1:同时包围这两个地方,不许他们之间进行增援。
2:调集数百艘战船,重用绿旗兵和汉八旗,组建强大的水军,改变以前水战不利的局面。
3:攻陷岳州唯一的地面运粮通道,我倒要看看,吴军是不是钢铁战士。
4:再有临阵畏敌者,徘徊不前者,不管官职大小,一律斩杀不议。
看见皇帝动了杀气,诸将立刻士气高涨,全军投入正面战场,长江沿岸烽烟再现。
吴军方面,为了巩固现有的劳动果实,镇守长沙的是吴军的“第一猛将”马宝。马宝的防守坚不可摧,清军吃尽了苦头,损失惨痛。
眼看就要无功而返,岳州方面却传来捷报,清军顺利收复岳州?!
镇守岳州的是猛将吴应麟,从造反之初康熙十三年(1674)年就镇守这里,也算是老熟人了。
他的防守没有问题,岳州之所以被攻陷,完全是因为断粮;之所以断粮,一方面是康熙断了粮道,更多的方面是他自己折腾的结果。
吴三桂攻下岳州后,曾经囤积了3年的粮饷,下令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许妄动。随着战争的延续,双方都将注意力投到了东西两大战场,长江战场相对比较平静,一平静,就出事了。
由于战争吃紧,各种物资奇缺,就给了商人牟取暴利的机会,战争一松弛下来,各种商人就往返于长江两岸,岳州又是长江不可逾越的地方,所有的商人都在这里聚集。
船支一从岳州经过,吴应麟就发现了发财的机会,他在这里设关抽税,中饱私囊,到最后嫌抽税挣的少,就自己做起了买卖。
当时荆州缺米,毕竟运输成本太大,从湖南购买比较方便;湖南缺少食盐,毕竟是国家垄断,从荆州购买比较便宜。
双方都需要对方的东西,经过中间商人不断的游说,最后打仗的双方做上了买卖,双方协商“三钱之米换一两五钱食盐。”
1两就是10钱,3钱可以换15钱的东西,5倍的暴力呀,吴应麟两眼直冒金光,这个贪婪的纨绔子,把吴三桂的嘱托忘得一干二净,开始清仓倒换,把仓库里的米全部换成了食盐。
康熙来攻自己,他相信自己的防守实力,一点也不害怕;清军出现了水军,控制了制海权,他也不害怕;清军断了他的粮道,他彻底慌了。
现在的仓库,一点粮食也没有,就剩下一堆盐,除了能用来腌咸菜,一点用也没有。为了不使自己饿死,吴应麟只能放弃岳州,率众突围,逃回长沙。
长沙的马宝这个气呀,看着落魄的吴应麟,连抽他的心情都没有。岳州丢失,清军不日就会全军南下,水陆并进攻击长沙,我根本守不住,兄弟你还是跟我一起跑吧。
就在马宝撤军的时候,康熙下令发动总攻击,清军势如破竹,一举攻下长沙。
清军以长沙为基点,开始扫射湖南全境,所到之处,吴军全线溃败,新的都城衡州也不要了,好不容易修的宫殿也叫清军拆了。
吴国贵,马宝等人一直退到“滇黔门户”的沅州,马宝在这里收编逃兵,准备死守,企图阻止清军进入云贵。
别看马宝现在比较落魄,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军畏惧马宝的战斗力,没敢乘胜追击,只能原地集结部队,准备以优势兵力发动攻击。
清军兵力刚集结好,马宝就撤兵了,准确的说是逃跑了。不逃也不行呀,由于从湖南战场溃败的太快,军需物资全留在了湖南,自己手里无粮无饷。没有钱就没有人肯卖命,再加上军心涣散,人心动摇,每天晚上都有逃跑的士兵。
马宝是猛将,但不是超人,所谓“万夫莫敌”也就是说说,为了自己不变成光杆司令,马宝只能逃向贵州。
撤兵途中,吴军再次受到重创,他们的“代理领导”吴国贵不幸中炮身亡,吴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如丧家之犬,一泻千里,落荒而逃的返回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