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商城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杂文 >> 正文
靖远县民间修谱之我见
作者:陈建平    文章来源:陈氏乐园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3-31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阜民丰,我县民间续修宗谱的活动已现端倪,这是目前新出现的一种好的文化现象,是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由于修谱都是民间自发组织进行,主持修编的人员缺乏专业学习和培训,修编的宗谱质量存在不少问题,给后人留下了谬误,也为地方史料的研究埋下了隐患。如何加强民间修谱管理与指导,我们成立了靖远县谱牒研究会,全身心为父老乡亲修谱提供一个规范的平台。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谱牒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从家谱发展的历史看,修谱起源与商周,发展于秦汉,极盛于魏晋、隋唐,转型于宋代,经过明代的完善,至清代、民国时期已成为一项全国普及的文化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更新,当代修谱提倡现代人的人伦思想,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这是对家谱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也将成为新时代谱牒的印记,留存于世,传承于后。

    靖远县家谱研究会自成立至今已经三十六天,我一直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修谱,应该走一条创新与发展的道路。要做到这一点,须要我们研究会人员多学习,勤钻研,吃透旧谱,规范新谱。

    新家谱应将男女平等精神贯穿修谱始终,女性同样享有排行入谱的权利。在入谱人员的范围上,新家谱在继承旧家谱精华的基础上,要有创新发展,提倡男女平等,须将独生女、养子、招婿等同男子入谱。

    新家谱在书写方式上要灵活多样。有传统风格的竖排版式采用繁体字书写。有现代风格的横排版式,采用简体字书写。也有的掺和繁体字、简体字书写的,旧谱部分用旧版式,新谱部分用新版式。

    新家谱章节体要占据一定的数量,体裁新颖,先分编或篇,再分章、节,或直接章、节划分。如有的家谱以题词、贺词、源流、家族文化、世系录、名人、祭祖文化、现代族人活动录、杂记、艺文篇、功德台等为章,章下再分节。

    新家谱内容要丰富,要新增一些类目。如族人的迁徙分布图、家族通讯录、村史、与地方和家族有关的论文、著作、书画、工艺等。

    新家谱还要利用先进的摄像与印刷技术,配以彩色的人物肖像、编修人员合影、村景村貌等,使得更加真实生动。还要制作成光盘,制作成电子版,这样便于携带与阅读。

    这些年,我县民间修谱的人家多了,但修谱懂行的人才却很稀缺。我在谱牒研究会,翻阅了几家正在修的家谱底稿,发现了一些问题。

    缺乏统一规范标准。有些户经济条件好,修谱捐赠款多,或有些有一定地位,在世系表中就出现增写内容的情况,行文欠规范;有些主编或编写人利用便利,把自己的事迹也一起编入世系表中,有的甚至写成传,自我歌功颂德;有些现任的村主要干部,利用职权关系,连篇累牍记载个人“善行”。更为普遍的穿插了大量的昭示个人和家庭的彩页,甚至是广告,商业味与功利性过重。

    内容欠客观、全面和真实。对各个时期的人事,评价不当,表述主观,偏离当代社会主题思想。荣誉、职务、职称、军衔等存在夸大与拔高,有的混淆不清,表述错乱。修谱时注重了对人口的调查编写,而对历史人文和民俗风情,以及传记等内容重视不够。有的没有核实当事人,核对原件,以讹传讹,违背事实,贸然入谱。

    内容存在缺漏。家族修谱经费一般按照人头分摊,为了筹措经费的需要,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村有不交经费不予入谱的做法,人为的造成人口的缺漏。由于计划生育等原因,极少数户瞒报了人口。也有一些封建观念没有转变,女性不能入谱,导致遗漏。由于修谱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村史村志等存在“断代”现象等。

    自古到今,修谱是一个地方一个族姓人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一个族姓人都可以从族谱中找到来龙去脉,可以知道本族的源流,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续谱以传统的宗谱为根据,通过收集、保管、利用本族旧宗谱,使传统民间典籍得到了保护传存,实乃是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善举,正如许多人所言“野史可以作为正史的补充’。通过修谱,使大家知道祖上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及各自的排行辈份,相互间的关系会更为融洽,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同时可以激励后人,更加奋发有为,以光宗耀祖,不负先人。

    新修宗谱,记录了最为直接客观的历史人文和民俗风情,可以作为方志史料的来源渠道。宗谱的“谱头”部分,即宗谱的序跋、人物传记、墓志铭、像赞、祭挽文、各类杂记等是珍贵的地方性文献资料。如今有些地方从家谱中挖掘文化底蕴,亦可带动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

    如何加强民间修谱的管理与指导,应该引起各方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保障民间修谱活动的健康进行。

    我们呼吁,官方要以积极支持的态度主动介入这一文化现象,促进我县民间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尽快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如修谱告知制度,或审批制度,修谱理事会管理制度等;业务上出台谱牒行文的规范,以利加强指导,成就一批经典之作。   

    我们呼吁,官方开展民间宗谱方面的调查研究,真正把这一善事做好。

    目前新成立的靖远县谱牒研究会在西北五省当属首列,我们研究会还呼吁,相关职能部门能协助承担一部分职能工作。我们研究会将有义务和责任,吸收挑选一些有文化,热衷此行的人,包括一些退休的老同志,经常性的组织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对民间已修谱和正在修谱的人员以交流会等形式,交流修谱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存在的问题,对正在修编家谱把好审稿关和校对关;也可以请知名专家以培训会的形式,提高编纂人员的素质,规范谱牒行文,力在促进修谱活动的开展。

    我们呼吁,官方对民间修谱应给予相应的财力支持,这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举措。

    从以上意义上说,修谱不仅是一项打造地方文化的精品工程,也是一项体现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