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商城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杂文 >> 正文
泰伯之让是礼让还是谦让
作者:吴先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31         ★★★★★

      近年来社会上及族人在研究吴氏文化时,都十分关切泰伯三让这一至德精神,并对三让作出“礼让”或“谦让”的不同判断。

     对任何事物见仁见智都是一种常态。但到底是“仁”还是“智”?追求真切仍然是为学者的重要目标。

 

     持“礼让”者认为:礼,在古代不仅指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礼节、仪式,更是指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制度、秩序、道德规范。 礼让是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为大家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而实施的、实实在在的品德行为。也就是说,礼让是遵循礼仪、社会崇尚的道德规范的原则下而谦让不争。

       

      持“谦让”者认为: 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就是今天的法,那是一个礼治的时代。 

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和1981年商务印书馆(北京)《新华词典》均未将“礼让”列入词条。   我们常听的礼让是交通部门的“礼让三先”。

        

     由上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礼”是法度的意思;而今天的“礼” 是礼貌、礼节、礼仪的意思。昨天之礼与今日之礼时隔三千余年,不单其意义流变,更是大相径庭。

 

      综合上述双方观点阐述如下:

      一、大家已清楚:春秋战国时期是礼治时代,“礼”就是法规,犹如今天的法律。

      二、已知“礼”是法的代名词,那么“礼让”犹“法让”,这样的事能成立吗?

      三、故然历史上没有“礼让”这回事,所以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和1981年商务印书馆(北                     京)《新华词典》均未将“礼让”列入词条。

      四、多数持“礼让”观者都说:“ 礼让是遵循礼仪、社会崇尚的道德规范的原则下而谦让不争。”

          那么,由此可知:其最终的着陆点依然是“ 谦让不争”。

      五、归结而言之:谦让既是泰伯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是族人今天非常重要的精神资源!

      六、从现在开始大家就践行谦让不争吧!

          让泰伯的谦让品格在三千余万族人中世代相传!不亦乐乎!    

 

                                     撰稿人:赣州市 吴先辉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吴先辉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