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吴氏联谊会专稿:建瓯文化底蕴很深,对亲属称谓很有讲究,背称、面称多有不同,口头、书面也有所区别,甚至人死之后称谓也有变化。解放前,称谓多用方言;解放后,有的称谓转成方言和普通话混用,称谓习惯也有一些变化。建瓯吴氏融入当地已久,随着历史的变迁及与其他族群的通婚,对亲属称谓也发生了变化。
(一)直系亲属
父,书面称“父亲”,背称、面称“大”,当今多称“爸爸”;有些迷信的人,认为父子命中相克,则改称“哥哥”、“姐丈”、“姑爷”等。父亲死后,哭诉叫“我大”。
母,书面称“母亲”,背称“奶”,面称“依呀”, 当今多改称“妈妈”。有迷信的人,认为母子命中相克,则改叫“姐姐”、“姑姑”等。母亲死后,哭诉叫“我奶”。
儿子,背称“囝”(方言读gun),现戏称“丈母囝”;女儿,“阿娘囝”,面称都直呼其名。父、母死后,子女自称“孝男”、“孝女”。
“祖父”是书面称呼,背称“公公”,面称“爹爹”,文革后用普通话叫“爷爷”。
“祖母”是书面称呼,背称、面称叫“嫲诶”,现用普通话叫“奶奶”。
“曾祖父”是书面称呼,背称、面称都叫“太公”;对其妻书面称“曾祖母”,背称、面称都叫“太婆”。
对孙儿(女)、曾孙儿(女),背称孙仔(阿娘孙)、息仔(阿娘息),面称直呼其名。
夫妻背称“叟(方言读sei)翁”,“叟嫲”, 夫对妻戏称“叟货”;妻对夫也有称“叟仔”、“叟的”;外人称“两叟嫲”。目前都互叫其名。
(二)旁系亲属
“兄”是书面称呼,背称“哥仔”,面称“哥哥;对兄妻背称“嫂仔”、面称“嫂嫂”。“弟”是书面称呼,背称“弟仔”,面称直呼其名;对弟妻背称“弟新妇”、“婶仔”,面称直呼其名。客气些的则随弟的排行称“二婶”、“三婶”等。
姐背称“姐仔”,面称“姐姐”,对其夫称“姐丈”;妹背称“妹仔”,面称直呼其名,对其夫背称“妹婿”,面称直呼其名。
父亲有兄弟的,兄叫 “伯伯”,弟叫“叔叔”,最大称大“伯伯”,最小称小“伯仔”,弟也亦然。还有兄弟的,按大小以二、三…类推称之。父之兄妻,书面称“伯母”,背称、面称都叫“伯奶”。父之弟妻,书面称“叔母”,背称、面称都叫“婶婶”。
对夫之兄、弟旧时随儿辈称呼,如今多随丈夫称呼。
父之姐妹书面称“姑母”,背称、面称都叫“姑姑”;或随排行称“大姑”、“二姑”等。对姑母之夫称姑丈。
已出嫁的女儿对兄弟之子(女)背称“后头孙”(后头阿娘孙),面称都直呼其名。
对夫之姐妹旧时随儿辈称呼,如今随丈夫称呼,背称“姑嫲仔”。
祖父之兄称“伯公”,对其妻称“伯婆”。
祖父之弟称“叔公”,对其妻称“婶嫲”。
祖父之姐妹称“姑嫲婆”,对其夫呼“姑丈翁”。
妯娌背称“两叔伯母”,面称直呼其名,或随其排行称“伯奶”“婶婶”。如今多随丈夫称呼,侄儿、背称“孙仔”,对其妻背称“孙新妇”,面称都直呼直名。
(三)姻亲
两亲翁书面互称“姻兄”,背称“两亲家”,面称互呼“亲家”,对其妻互呼“亲母”。
岳父背称“丈人”,面称旧时随子女称呼,现在跟妻子称呼。岳母背称“丈母”,面称旧时随子女称呼,现在跟妻子称呼。
女婿背称“郎”,面称直呼其名。
外甥孙(女),背称“外甥仔”(外甥女),面称直呼其名。
对丈夫的父亲背称“公公”面称旧时随儿辈称呼,现在跟丈夫称呼。
对丈夫的母亲背称“嫲嫲”,面称旧时随儿辈称呼,现在跟丈夫称呼。
“外祖父”是书面称呼,旧时用方言叫“贾翁”如今多用普通话叫“外公”。
“外祖母”是书面称呼,旧时用方言叫“贾嫲”、“ 嫲嫲“,如今多用普通话叫“外婆”。
妻兄弟,书面称“内兄”、“内弟”,背称“叟嫲舅”,面称旧时随儿辈称“舅舅”,现在随妻子称呼。
妻姐妹,背称“姨嫲仔”,面称旧时随儿辈叫“嫲仔”,或据其排行称“大姨嫲”、“二姨嫲”等,现在随妻子称呼。对其夫背称“姨丈”,面称跟妻子称呼。
连襟背称“两姨丈”,互称“姨丈”或随妻子称呼。
婿舅背称“两郎舅”,面称旧时随儿辈称呼,如今随妻称呼。
母之姐、妹书面称“姨母”,口头称“姨嫲”或“嫲仔”,对其夫称“姨丈”。
祖母之姐、妹称“姨嫲婆”,对其夫称“姨丈翁”
母之兄弟背称“母舅”,面称“舅舅”,对其妻称“妗奶”。
祖母之兄弟通称“舅翁”,对其妻称“妗婆”。
妻兄弟之子(女),书面称“内侄(女)”,背称“后头孙”(后头阿娘孙),面称直呼其名。
兄弟姐妹的子女之间,与上辈两男有关的,称“叔伯兄弟(姐妹)”,与上辈男女有关的,称“姑表兄弟(姐妹)”,与上辈两女有关的称“姨表兄弟(姐妹)”;彼此称呼与同胞兄弟姐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