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弔宗忠简公长歌
吴立梅 点校
呜呼哀哉元帅公,百世一人不易逢。
堂堂天下想风采,心如铁石气如虹。
正色立朝不顾死,半生长在谪籍中。
真金百炼愈不变,流水万折归必东。
落落奇才世莫识,欲知劲草须疾风。
维时中原丁祸乱,边尘涨天天蒙蒙。
众人畏缩公独奋,毅然来建中兴功。
雄图一定百废举,独见南阳起卧龙。
呜呼哀哉元帅公,翩然遗世何匆匆。
无乃上天亦乏材,故促我公还帝宫。
还帝宫,应有用。何忍坐视四海穷?
呜呼四海正困穷,兴仆植僵赖有公。
公昔居东都,天下日望公登庸。
公今既云亡,天下不知何时康。
正如济巨川,中济失舟航。
当今士夫岂无人,请问谁有公业器?谁如公忠良?
公虽不为相,德望蔽要荒。
公虽非世将,威棱詟豺狼。
伟哉奇节冠今古,我试一一聊铺张。
靖康明年秋,北敌正披猖。
庙堂惊失色,悉睹赤白囊。
公首慨然乞奉使,欲以口伐定扰攘。
朝廷是时未知公,公之素志不获偿。
忧国耿耿思自效,再得守土河之旁。
命下得磁州,翼日径束装。
下车未三日,敌骑已及疆。
敌人闻公亟退舍,匹马不敢临城隍。
顷之将兵数十万,康邸赖公王业昌。
及公领留守,北顾宽吾皇。
恩威两得所,春雨分秋霜。
余刃曾不劳,微弱成安强。
奸雄尽胆落,谁敢乱纪纲?
呜呼哀哉公死矣,民今安有粟得尝。
虇杨乘我虚,近复陷洛阳。
洛阳去东都,雉堞遥相望。
不闻敢侵犯,岂是军无粮?
只畏我公霹雳手,气慑不复思南翔。
呜呼哀哉公已矣,秋高马肥谁与防?
天子久东狩,去冬幸维扬。
都人恋心主,谓言何相忘。
朝夕望回辇,断肠还断肠。
公独以死请,百请意愈刚。
呜呼哀哉公死矣,万乘何时归大梁?
咄咄食肉人,尚踵蔡与王。
奸谀蔽人主,痡毒流万邦。
人怨天且怒,意气犹洋洋。
所冀我公当轴日,尽使此曹膏剑铓。
呜呼哀哉公死矣,始知国疾在膏肓。
我公我公经济才,设施曾未究所长。
但留英声与茂实,永与日月争辉光。
此死于公亦何恨,顾我但为天地伤。
我闻天下哭公者,哀痛何啻父母丧。
父母生我而已矣,安能保我身无殃。
都人此时失所依,波迸东下纷苍黄。
我公我公不及见,秋风在处生悲凉。
百身倘可赎,我愿先以微躯当。
灵丹如可活,我愿万金求其方。
旁皇竟无起公计,安得长喙号穹苍?
呜呼哀哉元帅公,太平时节君不容。
及至乱离君始用,民之无禄天不从。
呜呼哀哉元帅公,古来有生皆有终。
维公存亡系休戚,千年万日长怨恫。
嗟我草莱一贱士,念此抑郁气拂胸。
衔哀忍涕何有极,愿以此诗铭鼎钟。
——(《南岑吴氏宗谱》卷37)
【注】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仙居田市吴桥村人,东阳南岑吴氏始祖。绍兴二年进士,因与秦桧不合被贬。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励精图治,建议高宗亲征,驻跸建康,“以系中原之望”。绍兴末年,权户部侍郎、知婺州。隆兴元年,知绍兴府,充两浙东路安抚使。乾道元年,任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十二月,复为吏部侍郎。终为权臣所忌,出知太平州。淳熙元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告老还乡,修小西湖于后里吴,终日从事著述。卒年八十,赠少师,谥“康肃”。朱熹为其作神道碑文。著有表奏五卷,诗文三十卷,今存《湖山集》十卷,收入《四库全书》。
宗泽(1060~1128),字汝霖,浙江义乌人,宋朝著名将领。元祐六年进士。宋高宗时任东京留守兼知开封府,重用岳飞北伐。多次请高宗迁回开封未果,最后因不能击败金兵而忧愤成疾,建炎二年七月初病逝,临终前大呼“过河!过河!过河!”无一句提及家事。由子宗颖和岳飞扶柩至镇江,与夫人陈氏合葬于京观山麓,墓碑刻有:“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追赠观文殿大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朱熹《宋始祖开国公光禄大夫少师谥康肃吴公神道碑铭》载:“建炎初,宗泽留守东都,天下倚以为重。一日士女倾都南下,皆行哭失声,言:‘宗公死矣。’(吴芾)公时未仕,客临安,闻之鸣咽流涕,终日不寐,为诗哭之,语甚悲壮。即日传播邮亭传舍,处处题写,读者为之感泣。” (录自《南岑吴氏宗谱·卷34墓铭》)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此诗“其诗才甚富,往往澜翻泉涌,出奇无穷。……如《挽元帅宗泽》诸篇,尤排 奡纵横,自成一格。据集中自述,芾生甲申岁,当崇宁三年。建炎初尚未及三十,而笔力已挺健如此。”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58·集部11》)
△《湖山集》·十卷(永乐大典本)
宋吴芾撰。芾字明可,自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人。绍兴二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历知数郡。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事迹具《宋史》本传。芾为秘书正字时,以不附秦桧劾罢。后金师临江,芾建言有进无退,请高宗驻跸建康,以系中原之望。其领郡亦多惠政。盖非徒以文艺擅长者。然其诗才甚富,往往澜翻泉涌,出奇无穷。虽间或失之流易,要异乎粗率颓唐。如《輓元帅宗泽》诸篇,尤排 奡纵横,自成一格。据集中自述,芾生甲申岁,当崇宁三年。建炎初尚未及三十,而笔力已挺健如此。其后退闲者十有馀年,年几八十,乃渐趋平淡。和陶诸诗,当作於其时,亦殊见闲適清旷之致。集中有《寄朱元晦》一诗曰:“夫子於此道, 妙处固已臻。尚欲传后学,使闻所不闻。顾我景慕久,愿见亦良勤。”是其末年 亦颇欲附讬於讲学。然其诗吐属高雅,究非有韵语录之比也。周必大集有芾《湖山集序》,称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而《宋史·艺文志》则称《湖山集》四十三卷,又别集一卷、《和陶诗》三卷、附录三卷、《当涂小集》八卷。本传又称表奏五卷、诗文三十卷。所载卷目,殊牴牾不合。原本亡佚,无从核定。今据《永乐大典》散见各韵者,采辑编订,釐为十卷。以《和陶诗》并入,而仍取必大原序冠之。史称芾为文豪健俊整,是其杂著亦必可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五十八 集部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