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吴会英才人物专访系列报道之二 吴松康
人物简介
吴松康宗长,广州增城仙村人,1958年出生。松康宗长在二次下深圳之前,曾担任公社生产劳动突击队员、再任生产队长,以及化肥厂工人,改革开放后从事农副产品的收购与加工,并开办了五个工厂,第二次到深圳之后,投身房地产建筑行业,目前拥有两栋楼房,共约七千平米,有四个孙子,一个孙女,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松康宗长热心于宗亲事业,主动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积极参加宗亲活动。热心于传播泰伯文化,成立了深圳市龙华区泰伯文化传播服务中心,积极为宗亲团体服务,为宗亲文化的交流合作做出卓越贡献。
----------------------------------------------
公元201年,东汉南海郡在原辖六县(番禺、博罗、龙川、四会、中宿<清远>、揭阳)的基础上,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新增之城,谓之“增城”,从此南海郡辖七县。公元216年,孙权吴国将交州改名广州,增城隶属广州。
公元1958年,广州增城仙村镇发生了两件事,一是仙村成立了人民公社,成为仙村公社,二是首届增城吴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首届深吴会常务副会长吴松康宗长出生。松康宗长出生于东江河畔的一个小村庄---仙村镇上基村,与住在山沟里的山区不同,不是开门见山,这是一个出门就要划船的地方。
一、首次下深圳之前
松康宗长是家中的长子,还有一个妹妹、五个弟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实行小学五年制,初中两年制,松康宗长读了七年书,1973年初中毕业之后,为分担父亲的压力,为弟妹读书学习创造条件,松康宗长就和父亲一起,跟着农田基本建设的专业队伍一起劳动,拿工分,补贴家用。松康宗长父亲严格的家教,使松康宗长养成了谦和品行,在劳动中,好学的松康,学到了不少劳动知识,由于劳动积极主动,又肯学习上进、几年后,松康宗长就成为了仙村公社的劳动突击队员,随着公社突击队被公社派到外面承揽劳动项目,主要是砂石土方作业,为公社多挣钱,为自己多挣工分。
松康宗长回忆到,随突击队到外面的劳动,最多一天可以拿到二十个工分。那个时候,如果在自己的村子里,在农忙时节,最好的男劳动力,每天只能挣12个工分,在上基村,水田较少,一个工分可以拿到三毛钱(当时如果在山区,农产品亩产量很低,一个工分只有7分钱8分钱左右)。当然,那个时候,白菜也就1分钱1斤。不过,那个时候,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的价格,是150元左右。
由于松康宗长有初中毕业的文化底子,不久之后,松康宗长就当上突击队的总务,分管财务。后来,松康宗长从突击队的总务升为上基村的生产队长,在松康担任队长的那几年,由于努力发展经济,上基村村民的一个工分的价钱,从三毛钱上升到了六毛六,受到村民的衷心拥戴。
松康宗长家里兄弟多,土地少,在1980年农村改革、分田到户之后,自己家种的粮食,勉强够一家人吃。松康宗长在生产队长的任上,工作成绩令人瞩目,自然受到上级的重视,之后,松康宗长幸运地与增城宁西公社书记的女儿吴羡霞组建了一个美满的小家庭。
那个年代,买米需要用粮票,即使人民币再多,没有粮票就买不着米,而国家不发给农民粮票,只向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发粮票。那个时候,如果在城里卖一根油条,也少不了粮票,如果农民需要粮票,就只能用自己种的大米来换粮票。松康宗长回忆到,那时人民公社的饭堂里有肠粉、米粉卖,但需要粮票才可以买,松康就拿了一袋子大米去换一些肠粉来吃。
虽然身为生产队长,但是毕竟还在是土里刨食。因为种地的收入太少,当时还是有机会当工人,于是松康宗长选择卸下生产队长的担子,到增城的一家氮肥厂当工人,成为国营企业的职工,铁饭碗。后来松康宗长感觉当工人的几十块月工资,还是没法摆脱贫困。于是就主动下海,和父亲出来,在增城搞建筑,承建各类住宅、厂房工程。
那个时期,放弃国营单位的铁饭碗,下海干事业,也是需要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也是吴氏先祖遗留在吴氏宗亲血脉中的精神品质。下海后的事业,相对自由,这也激发松康宗长的自由精神,开阔了松康宗长的视野。
1985年,27岁的松康宗长,在下海做了几年建筑,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之后,单身匹马来到了深圳,做水果、粮油、糖等副食品的批发生意,刚开始的时候,他满怀希望,准备扎根深圳,但是那个时期,深圳经济出现短暂的倒退,生意不太景气,又恰逢增城老家也出现了一线商机,于是,在1986年,松康宗长就从深圳回到增城,开办工厂,准备在家乡大施拳脚,大展鸿图。
二、二次下深圳之前
增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是著名的荔枝之乡,南方的水果丰富。开始的时候,松康宗长利用家乡土特产的优势,在增城宁西镇开发山头荒地,与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农场,种植水果,并且将水果种植园中出产的水果进行深加工,而且,松康示长还把增城一带的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大量收购,进行深加工,后来收购的范围扩大到增城周边地区和广西北流地区,为农民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帮助农民共同富裕。最后,松康宗长注册成立了增城市仙村新兴农副食品加工厂,主要是生产酱油、豆豉、荔枝干的加工制造。然后亲自跑市场,拿出去销售。由于货真价实,加上松康宗长诚信经营,产品畅销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福建那边的商人慕名而来,将荔枝干大批量运往福建销售,在那个时期,松康宗长做荔枝干生意的资金周转,就达到一千多万元,生意非常红火。
除了在副食品领域发展之外,松康宗长还跨行业发展,创办了高威力超浓缩牌洗衣粉厂,产品销售偏布全广州地区;创办牛仔服装厂,生产牛仔裤出口欧洲;创办碎石厂、红砖厂、水泥包装袋厂,当时把准了时代的脉搏,砖厂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鼎盛时期,砖厂在24小时之内,生产出24万块红砖,供应珠三角的各地建筑工地。
松康宗长回忆到,在那个年代,还有一桩趣事,政府对企业家的人身安全非常重视,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对于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家,每人配备一支手枪,五发子弹,由当地武装部发放武器弹药,并配给持枪证,用于企业家的自身防护。做为开办了好几家工厂的成功企业家,松康宗长自然也得到了一把手枪,但是风光了两个月之后,政策发生变化,手枪与子弹都缴回了武装部,但持枪证还留了下来,可以做为那个时代的纪念。
虽然松康宗长的手枪上缴了,但松康宗长手上还有一件东西在当时也很风光,那就是手机,当时称为大哥大,松康宗长成为广东第一批手持大哥大的人,可以拿着这件稀罕物件,招摇过市,吸引眼球。虽然那时的手机(大哥大)有一块砖头那么大,打电话也信号不好,电话费又贵,每月电话费还要交几千元,但是还有好多人想拥有这样的一块砖头。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在残酷的竞争之中,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松康宗长那几家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经营逐渐困难起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1996年,华南农业大学要在增城宁西镇征收土地,建立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松康宗长抓住这个转机,关闭工厂,出让土地,脱身于惨烈的竞争之中。不过在那个时候,征收土地的价格非常低廉,松康宗长的红砖厂土地被征收,赔偿才二十五万元,松康宗长的果场被征收,赔偿才十五万元。这些款项,在处理掉企业债务之后,所剩不多。
这时,年近四十的松康宗长,除了剩余的土地征收赔偿款,别无所有。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再想借钱发展,难上加难。松康宗长进入了事业蛰伏期,松康宗长只好在增城老家开了一家小小的祭祀拜神用品店,一面做起了纸元宝、冥币、香烛、烛台、锡箔、红碗等等小买卖,利润微薄,养家糊口,一面苦苦思索今后的出路。
三、在深圳
这个时期,随着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又加上香港回归,深圳的经济进入大发展的阶段。松康宗长看准时机,于1998年孤身一人,再次来到阔别十二年的深圳,重新操起建筑材料的贸易。那个时候,进出深圳,都还要边防证,手续比较繁琐。松康宗长在深圳,先是从事水泥贸易,松康宗长在家乡的水泥厂获得一些股份,然后将水泥销往深圳,由于松康宗长年轻时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的经历,这个生意,松康做得顺风顺水,生意渐渐扩大,有时候一天就将二百多吨水泥销往深圳。在资本渐渐雄厚之后,松康宗长开始涉足房地产,从事投资土地和房产交易,收获颇丰。
1999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松康宗长用八万块钱,在深圳龙华大浪买到了一块住宅地,当长,松康宗长夫妇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钱,再利用在建筑行业内的人脉关系,总共花费六十多万块钱,盖起了一栋六层高的住宅居民楼,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用于出租外来工居住。从此,松康宗长有了一项稳定而轻松的经济收入。
2004年,松康宗长在深圳龙华大浪又买了两块地皮,盖起一栋十三层的商住大楼,建筑面积五千多平米,除了少数几层用于出租之外,大部分均用于自家的事业发展和家人的居住。
松康宗长的幼子海庆从广州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后,为了充分发挥海庆的专业特长,2013年,松康宗长注册了深圳市功力综合拳馆(现改名深圳市龙华区泰伯文化传播服务中心),办起了武馆,传授散打、综合格斗、跆拳道、双节棍等武术。由于海庆的夫人张女士喜爱并擅长文艺,海庆又在民政局注册创办了龙华区大浪正道文体协会,专业培训少儿书画、舞蹈、小主持人,吸引了大批各年龄段的武术与书画爱好者前往学习。至今,这个培训机构发展得越来越好,馆内设施配备齐全,学习环境优雅,各项教学活动合乎国家规范,机构成为了深圳市龙华区跆拳道协会会员单位,而且还是深圳市跆拳道协会深圳市考级点,中国美术学院全国书画考级深圳市考级点。原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宗姐曾莅临培训中心,指导工作。
后来,公司业务又增设立了文艺演出和舞台搭建安装等文化传媒业务,为深圳的各社区的文化活动提供服务,包括燃气安全宣传、消防应急演练、禁毒宣传、防拐骗专题、环保宣传、文明养犬活动、以及亲子户外拓展、居民手工DIY、和文艺演出等等。
松康宗长行事稳重,松康宗嫂也勤俭持家,从不超前消费,他们一家有五台小车,没有一台是按揭购买的,都是一次性付清,全款购买。松康宗长消费理念是,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决不借钱消费。
四、在深吴会
虽然松康宗长夫妇在生活上很节俭,但是,自从2012年深吴会成立之后,松康宗长担任深吴会常务副会长,在宗亲活动中,松康宗长夫妇毫不吝啬。长期以来,松康宗长自掏腰包,积极参加深吴会的各项宗亲活动,走出去、请进来,足迹踏遍了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湖南、江西、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各地,也在家中接待了来自各地的宗亲们。松康宗长投身于宗亲事业中的举动,受到深吴宗亲们的一致好评。
松康宗长后建起来的那栋十三层商住大楼,还曾经成为深吴会的会所选用地之一。不仅如此,松康宗长还积极参加与组织在老家增城的宗亲活动,担任广州市增城区吴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动联络广州各地的宗亲和宗亲团体,包括东莞的吴年伯宗长、从化的吴木源宗长、吴伟权宗长、花都的吴志均宗长、吴文峰宗长等,并邀请他们参加深吴会的宗亲活动,让宗亲联谊的延伸越来越广泛,也让深吴会的活动多姿多彩。
为此,深圳市龙华区泰伯文化传播服务中心,积极为宗亲团体服务,值得称道的是,深圳龙华泰伯文化传播服务中心聘请专业人员,承接活动策划、室内和户外的舞台搭建、喷绘画面的背景搭建、以及LED屏的背景搭建、室内和户外的灯光音响效果配置等项目,还有流动LED屏舞台车租赁,并提供上门包餐(包括中餐、西餐、自助餐、大盆菜等)。为宗亲团体和各种社团活动以及社区活动,提供满意的专业服务。
尤其是 2019年2月14日在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长冲口村举办的粤中第三届宗亲联谊会,松康宗长的泰伯文化传播服务中心为这次盛会搭建了精美的舞台,提供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各地宗亲的好评如潮,参加盛会的原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宗姐也赞不绝口。
松康宗长在深圳,还参加了深圳市的增城商会,担任增城商会副会长,不断地通过社会团体,为社会做出贡献,
后记
经过多年的打拼,如今,松康宗长有四个孙子一个孙女,松康宗长的母亲和岳父岳母依然健在,一家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回忆过去,松康宗长感慨万分。他说,家和万事兴,孝为第一善,我父亲有六七个小孩,他哪里能有多少钱给我,但是,即使父母是用泥巴把你养大,他们也是要到外面去要找泥巴来给你,即使生活再艰苦,做为子女,也不能不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自己有钱之后,也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了这份对长辈的浓浓孝心,兄弟之间也自然就和睦起来。道理很简单,父母总是希望兄弟和睦,兄弟们都孝顺父母,自然会顺从父母的愿望,保持兄弟之间的和睦团结。松康宗长说,当初我是一个人在农村跑出来城镇做生意,生意稳步后把我的几个兄弟都带了出来一起做生意。现在几兄弟都清出于蓝,而胜于蓝,每个兄弟都比我有成就,我也以他们为自豪。
是的,出来打拼,虽然要靠坚韧精神才得以成功,但是,成功的要诀,更是无私的孝心与爱心,这是团结的基础,这是力量的来源,这也是吴氏先祖泰伯精神的所在。松康宗长的奋斗历程,实际上是在演绎与栓释着吴氏传统文化的伟大。
泰伯精神弘扬在身,吴氏文化传承在心,造福了松康宗长,将泰伯精神与吴氏文化弘扬推广,也将造福全人类。很显然,泰伯精神与吴氏文化的传承推广,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功在当代,德传万世。这是吴氏宗亲团体的使命,更是深吴会的使命。
松康宗长的正道艺术培训中心
原国务院副总理桂贤宗姐光临正道艺术培训中心指导工作
原国务院副总理桂贤宗姐在正道艺术培训中心
原国务院副总理桂贤宗姐莅临现场
深圳龙华泰伯文化传播服务中心
为粤中吴氏宗亲第三届春节联谊会
搭建舞台 并 提供文艺表演
深圳龙华泰伯文化传播服务中心
搭建的舞台
深圳龙华泰伯文化传播服务中心
为社区活动服务
编辑 吴风银
本期编辑(会内记者) 吴鸣镝
总编 吴长阳
主编 吴风银 吴裕增
责任编辑 吴风银
编辑(会内记者) 吴鸣镝
刊头题字 吴风银
海韵大厦 深吴会会所会址
深圳 龙华 民治街道 民治大道468号 1904室
----------------------------------------
主办单位 深吴会
执行单位 深吴会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