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人物 >> 正文
金杞人物春秋——吴芝圃
作者:杞人杞事    文章来源:杞人杞事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7-31           ★★★

金杞人物春秋——吴芝圃

吴芝圃年鉴

  (1906年至1967年)

      1906年——1917年

      1906年3月16日(农历),出生于河南省杞县赵村。原名吴殿祥,字芝圃,后来废名存字。12岁以前在家随父亲吴钦堂读书,学了《四书》、《诗经》和《鉴略要注》等。喜读《三国演义》。

      1918年

      考取杞县高等小学。

      1919年

      就读于杞县胡雍甫老师的私塾。学习《五经》、《纲鉴》和《古文词类篡》等。锐意学古文笔法,喜读“三苏”的文章。

      1920年——1921年

      考取杞县县立甲种农校,课后仍到私塾里读书。在校期间,曾写六篇文章(名为“六辩录”),提倡破除迷信。开始阅读《新青年》杂志和“五四”时期出版的著作。

      1922年

      在同班同学张海峰的影响下,开始阅读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参加由张海峰倡议成立的“读书会”和“风俗改良会”,目的是反对封建社会的旧礼教,提倡新思想。

      与安明结婚。

      1923年

      春季,转到孟墅垣先生的私塾读书,同时在甲种农校学习。

      夏季,由杞县甲种农校毕业。为了报考北平大学,入北京励群学院补习英文、数学等课。在此期间,接受了更多新思想,京都的革命形势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他以深刻的影响。曾给在南通医科学校上学的一位同乡写信,表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因家中供不起学费,读一学期后返乡。

      1924年

      入开封培文学校补习英文。在此期间,学习了《第三国际决议案及宣言》等马列著作,尤其阅读了《向导》、《中国青年》等杂志,进一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暑假考入开封河南省立第二中学高中部,和同学刘少文、韩绍棠等成立“社会科学研究会”。研究当时仅见的《共产党宣言》、《第三国际宣言》、《列宁传》、《价值、价格及利润》等中译本。并主编出版了《我们的通信》和《现实生活》两个不定期的石印刊物,从事革命宣传活动。

     1925年

      春,以吴殿祥的名义写文章《我们风俗改良运动所得到的教训》,刊登在《中国青年》1925年第74期。

      3月底,在开封市共青团委员会所在地——开封南关国民军二军学生队营部,由马沛毅、彭振刚同志介绍,与刘少文等一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夏,参与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改名为“河南青年社”。

      秋,由党组织委派回杞县参加农民运动,筹备组织农民协会。从此,结束了学生生活。

      冬,由杞县又派回开封,在王若飞、肖楚女等的指导下,和韩源波等人将河南青年社、青年学社、青年救国团合并,成立了河南青年社,并出版刊物《河南青年》。

      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926年

      2月,受党组织派遣,到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6期)学习。在学习期间,毛泽东、周恩来、肖楚女、恽代英、瞿秋白和李立三等同志都曾讲课或作报告。毕业前到海陆丰参加当地农民代表大会,参观学习澎湃同志领导的农民运动。学习约半年结束。

      秋,从广州回到开封,由党组织分配回杞县,参加县(地)委,任民运部长。冬,任县(地)委书记。组织领导本地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

      1927年

      春,到武汉参加党中央召开的河南武装农民代表会议,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关于湖南农民运动的报告。会议号召组织农民自卫军,积极举行暴动。会后返杞县,召开杞县、睢县、通许、陈留、太康等县的农民代表会议,宣布建立豫东农民自卫军,任豫东农民自卫军主任、党代表。

      5月23日(农历4月23日),根据党的指示,与萧人鹄、韩达生等一起,在杞县何寨村,宣布举行农民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有杞县、睢县、通许、陈留等县的农民武装一万多人。

      5月24日晨,率领农民军攻克杞县县城,吴芝圃任杞县革命政权的第一任县长。其他各县农民军迅速攻占睢县、通许、陈留等县城。起义获胜的喜讯,风闻千里,声震华北。由于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和当时的河南省委执行了错误路线,起义失败。在党内受停止党籍的错误处分,被迫离开杞县。

      8月,河南省委负责同志张景曾召见谈话,恢复党籍,被派回杞县工作。拟在杞县傅集再次组织武装暴动,因形式不利,未能实施。

       妻子安明病逝。

       1928年

       春,被反动当局悬赏通缉和缺席审判,判处无期徒刑。离开杞县,从此开始了10年之久的秘密工作。

      夏,在永城窦楼小学任教。秋后,韩达生同志到永城,将党的关系正式转去。在永城用的名字是杨邃之。

      1929年

       到开封,任市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当时开封市委书记是马尚德(杨靖宇)。

       在市委领导下,组织营救狱中同志二百多人,兼管当地工人运动。

      秋。患伤寒病,回家隐蔽养病。与宋传芬结婚。

      1930年

      春,经省委同意,到考城县,任县第一高小校长,党内任县委书记。

      12月底,为保护被捕的教师,在考城被捕,押往开封蒋介石的行营。当时用假名吴绍轼,未暴露身份,经铺保被释放。从被捕到释放共25天。在押期间,杜《胡子衡斋》一部。出狱后不到两天,为在开封的杞县反动分子知晓和侦缉,迅即离开开封,到南京投奔李映藻。

      1931年

      流亡在南京和镇江约一年,依靠同学接济和以假名写小品文挣稿费维持生活。夏秋,在镇江焦山寺庙租房闭门读书,读了两卷英文本《资本论》和列宁著《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中译本,河上肇著《新经济大纲》。研究清代章实斋的著作,写了一本介绍章实斋历史哲学的小册子。此期间未能找到上级组织。

      1932年

      春,到偃师县立中学教书,化名吴邃之。介绍共产党员韩达生、朱少白到该校任教,建立偃师县工委,任书记。并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社会主义联盟”、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员。

      1933年

      暑假,与韩达生一起去上海找上级党组织,半年未果。在此期间,在日本归国留学生办的学校学习,读政治经济学等著作,学习日文。在上海与韩达生住亭子间,自己烧饭,典当衣物,生活窘迫。

      1934年

      春,应内黄县楚旺中学校长周祖训聘请,到该校任国文和历史教员,化名吴邃之。在师生中组织“旭日读书会”,创办《新生周刊》等。

      9月,根据中共豫北特委指示,与内黄组织接上关系,在楚旺中学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发展学生党员,通过楚旺民众教育馆办夜校,发展农民党员。

      1935年

      受反动当局缉捕,四处流亡。先后到开封、泰安、北平、汲县等地。其中在汲县豫北中学,化名吴念庵,任国文与历史教员,不久即引起当局注意。迅即离开,此后第2天,警察既往原住所去搜捕。到偃师后,仍用吴邃之的名字,重返偃师中学教书,与张海峰。习东光等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在许多小学和农村建立了党组织。

      秋,经党组织批准,到洛阳中学任教。化名吴纯甫。

      冬,在周筱沛校长支持下,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支援“12.9”运动的“12.20”洛阳学生示威游行,亲自撰写了《告全国同胞书》,在游行中散发。

      1936年

      春,在洛阳中学任初三语文教员。

      秋,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刘子久到洛阳作恢复河南党组织的工作,与之接头,将其掌握的地下党关系告知刘子久。从此和上级党取得联系,再未中断。先后成立洛阳中党支部和豫西工委,任书记。


      1937年

      春,经北方局批准,由刘子久、吴芝圃、沈东平三人组成河南省工作委员会。

      秋,任河南省委委员和豫西特委书记。党的活动范围由学校扩展到社会各界,由洛阳、偃师扩展到伊川、洛宁等豫西各地。在洛中期间,发展了大批党员,为党培养了约300名干部。创立《战旗》旬刊,作为豫西特委的机关刊物。

      1938年

      4月,调任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长,从洛阳到开封。

      5月,由省委派到豫东,任豫东特委书记,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结束了10年之久的秘密工作。

      6月10日,“睢杞抗日游击大队”在杞县大郑庄成立,全队200多人。

      6月中旬,指挥睢杞大队在杞县花胡寨首战日军,击退日军抢粮队伍。

      6月25日至27日,率睢杞大队攻打睢县顽据点长岗,取得大胜。抗日武装迅速扩大。

      7月初,在杞县傅集伊东花园召开睢、杞、太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负责人会议,决定成立“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任司令员。支队下辖三个大队,1800余人。

      10月11日,率“豫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与彭雪枫、张震率领的“游击支队”和萧望东率领的“游击支队先遣大队”在西华社岗会师。经党中央批准,10月12日合编成立“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副司令员、党政军委员会委员。

      1939年

      2月上旬,奉命率部队380多人返师睢、杞、太地区,执行“扩军、筹款、接干部”三大任务。期间,在荆岗、大朱庄、伊店、长岗等地,与伪顽作战,接连获胜。3月下旬,与日军血战瓦岗,胜利突围。3月末返回永城书案店。筹款1万多元,部队由回师时的380人扩大至千人。

      2月上旬,根据刘少奇指示,建立豫皖苏省委,任副书记。

      8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撤销豫皖苏省委,建立豫皖苏边区党委,任区党委书记和行政公署主任。

       8月16日,在《拂晓报》发表文章《睢、杞、太健儿的新认识》。

       9月3日,参加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为主席团成员。

      10月5日,为纪念《拂晓报》一周年,在其上发表文章《一支铁军》。在《拂晓报》特刊上发表《打开胜利之门的钥匙》一文。

      11月,在豫皖苏边区各界人士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边区政权最高领导机关——边区联防委员会主任。

      11月,成立豫皖苏边区参议会,任参议长。

      1940年

      1月30日,根据新四军军部命令,与彭雪枫联名发布,自1940年2月1日杞,游击支队正式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六支队”,共17800人。

      3月18日,经党中央批准,在六支队原随营学校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校长彭雪枫,副校长吴芝圃。

       5月7日,作《关于整党建党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报告,刊载于豫皖苏区党委机关报《党的工作》创刊号(1940年7月7日)。

       5月26日,豫皖苏边宪政促进会在新兴集举行成立大会,作宪政报告。

       12月12日,受命深入叛军团部,正确果断地处理了“耿、吴、刘叛变事件”。

      12月底,豫皖苏边区党委在涡阳县召开干部会,作《关于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及《处理耿、吴、刘叛变经过》的报告。

      1941年

      夏初,随新四军四师奉命转移到淮北苏皖边区。

      6月18日,代理新四军四师政治部主任。

      8月23日,任党政军委员会委员。

      8月26日,成立中共淮北苏皖边区委员会,任委员。

      1942年

      1月20日,与邓子恢、刘子久代表四师和淮北区党委参加华中局扩大会议,历时45天。

      4月5日,为庆祝《拂晓报》出版300期,发表《祝愿于今后的拂晓报》。

      7月,任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在干部会上作《共产党的享受观》的报告。

      1943年

      6月16日,在边区党政军干部大会上作《关于反对不良倾向铲除个人主义》的报告,作为整风文件印发边区党、政、军各单位。

      1944年

      8月15日,奉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指示,与彭雪枫、张震率部队西进,收复豫皖苏边区。

      9月11日,彭雪枫师长在战斗中牺牲,以极其悲痛心情与张震联名急电党中央,华中局,报告彭雪枫师长牺牲情况。并代表四师西进部队,表示誓歼顽敌,完成雪枫遗愿。

      11月22日,任淮北津浦路西地委书记,该地区下辖8个县,人口200余万。

      1945年

      2月26日,华中局作出《对吴芝圃同志有关党籍问题的决议》,决定取消1927年河南省委对他停止党籍的处分,其党龄从1925年转党时算起,对失却组织关系的时间仍算作党龄。

      3月20日,在路西群众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总结西进以来半年的工作。

      10月11日,华中局决定,淮北路西地委改为华中局第8分局,吴芝圃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务。

       10月25日,华中分局成立,任华中分局委员。

      1946年

      春,调任华中分局宣传部长。

      9月,从华中分局到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领受任务。经中央批准,以水东分局和华中8分局合并为基础,成立豫皖苏军区,豫皖苏边区党委,任命吴芝圃为边区党委书记、军区政委、行政委员会主任。张国华为军区司令员。

      12月14日,在河南省睢县平岗镇正式宣布豫皖苏区党委和豫皖苏军区成立,下辖3个地委、专属、军分区。在成立大会上,作了五个月来战争总结和目前战局与任务的报告。

      1947年

      2月至6月,与张国华等同志一起领导了豫皖苏地区的反“围剿”斗争,打垮了十倍于我之敌,歼敌1.5万人,解放县城18座。

      10月8日,陈(毅)粟(裕)野战军司令部抵达豫皖苏边区鹿邑县境。陈毅、粟裕在吴台庙的大顾寨,听取了吴芝圃、张国华的汇报,指示豫皖苏边区要再扩大3个分区。

      10月12日,在柘城安平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豫皖苏边区扩展问题。

      在贯彻中央土改工作指示中,鉴于豫皖苏地区的特殊情况,对土改的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提出不同意见。在区党委未能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发电请示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对新区土改的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1948年

      3月,豫皖苏区党委根据中央指示,要求纠正土改中“左”的影响。

      3月8日,与民运部长刘瑞龙,就土改问题给郑华写信。

      4月,豫皖苏解放区已发展到8个地委、专署、军分区。面积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千万。

      5月16日,在豫皖苏边区财经、建军会议上作总结报告。

      5月18日,在豫皖苏边区财经、建军会议上作关于工作方法的报告。

      5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豫皖苏分区,以宋任穷、吴芝圃任正副书记,豫皖苏军区升格为二级军区,粟裕、张国华任正副司令员,宋任穷、吴芝圃任正副政委。

      1948年11月至1962年4月:在河南省工作时期。

      1948年11月初,中共开封特别市委、市政府、警备司令部相继成立,吴芝圃任市委书记兼市长,警备司令部政委。

      1949年3月3日,当选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副主席。

      1949年5月10日至1962年4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

      1949年5月30日,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

      1949年12月2日,由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任命为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0年1月9日,在河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致开幕词。

      1950年6月,兼任黄河防汛总指挥长。

      1950年5月至1950年10月,兼任河南大学校长。

      1950年10月至1952年11月,任河南省委副书记

      1950年10月27日,由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任命为治淮委员会副主任。

      1951年9月,率团访问豫东革命老区。

      1952年11月至1962年4月,任河南省委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

      五十年代初期,被诊断患有糖尿病。

      1954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9月,出席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当选大会主席团成员。

      1955年6月9日,在中共河南省第八次代表会议上致闭幕词。

      1956年7月19日,在中共河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

      1956年9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59年1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4月,出席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当选大会主席团成员。

      1958年至1960年,在贯彻“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方针政策和中央的有关指与工作部署中,曾发生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等严重错误。

      1960年1月1日,由周恩来总理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军区政治委员。

      1960年1月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

      1960年1月,在《中国青年》杂志发表文章《树雄心立大志座椅个毛泽东时代的好青年》。

      1960年4月,代表中共中央参加芬兰共产党第12次代表大会,返国途中经过苏联,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参观。

      1960年至1962年,对于在1958年至1960年期间,在贯彻中央有关“大跃进”等方针,指示和工作部署中所犯的错误,多次到河南群众中和向党中央、毛主席进行检查,主动承担责任,认真吸取教训。并采取有力措施,纠正错误,挽回损失。

      1962年4月,调离河南省。

      1962年5月至1967年10月: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工作时期。

      1962年5月,到广州,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当年,考察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广西百色、柳州等地区。

      1963年7、8月,中南局在郑州开会期间,豫东地区发生特大水灾。给陶铸同志写信,要求到灾区慰问、救灾。经同意,率团到商丘、永城等灾区,进行慰问、救灾。之后,因劳累过度和受感染,患黄疸型肝炎,在广州住院治疗。

      1964年春,组织中南局处以下干部到肇庆办理论学习班,讲授马列原著和毛选四卷。根据中央要求,为中南局干部拟定了学习28部马列著作的计划。

      1964年10月至1965年春,在广西僮族自治区兴安县花源公社,参加“四清”。

      期间,根据在农村进行的调查研究,结合在河南工作中的错误,再次向党中央、毛主席写检查。

      1965年夏,主持中南五省区革命现代戏剧会演。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任中南局文化革命小组组长。

      1967年2月,被造反派从广州强行押回河南省,行至信阳,周恩来总理得知后,指示武汉军区进行保护并送回广州,隐名住进广州解放军177医院。

      1967年10月,因受“四人帮”一伙残酷迫害,病情恶化。周恩来总理派两名专家进行医治,未能转危为安。于1967年10月19日在广州逝世,时年61岁。

【附记】

      1967年10月,周恩来总理得知吴芝圃逝世的消息,流下来眼泪,并作出指示:

      开追悼会

      按中央委员待遇

      要见报

      照顾好家属

      由于“四人帮”一伙的干扰,未能贯彻执行。

      1978年11月27日,根据中央决定,吴芝圃同志的骨灰由广州用专机运北京。在广州革命公墓,举行了送行仪式,广东省负责同志焦林义、李坚真等参加。专机到达北京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步新,老干部局局长郑伯克和生前好友等到机场迎接。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正一室。
      197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为吴芝圃等八位同志举行平反昭雪追悼会,邓小平同志主持大会,韦国清同志致追悼辞。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中央军委等中央领导机关送了花圈,党政军负责同志,生前好友和首都群众1200多人参加了大会。

 

文章录入:吴平河    责任编辑:吴平河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