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凌云本名元清,壮族人,出生于广西新宁州渠卢村,在陇罗(今扶绥县东罗圩)酿酒为业,为人豪爽,也是一位秀才,同时秘密联络天地会以及各路反清志士,锄强扶弱,劫富济贫。因身高腰长,人称“长腰四”,由于当地乡绅告发,新宁知州庆祺借机敲诈不遂,便以吴凌云串通歹徒,图谋不轨为名,将其逮捕下狱。 1852年夏,客家人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全体北上之后,壮族人吴凌云越狱逃脱,潜回渠卢,凭借家乡“四山环列”、“林木丛密”的有利地形,与弟吴元高、吴元禄“竖旗聚众,号曰全胜堂”,公开反抗清朝地方官吏。6月,庆祺调集兵勇合围渠卢村。10月,破寨而入。吴元高与部众百余人战死,吴凌云与吴元禄率众突围后,转与雷四大、傅大等义军联合,以陇罗村为根据地。不久,会党四起,有大胜堂、得胜堂、友胜堂、广胜堂、义勇堂、广义堂、忠义堂、联义堂等名号,与吴凌云相呼应,声势大振。 随着形势的发展,各地天地会义军纷纷与吴凌云部会合,迁隆州(今属上思)壮族郑三和汉族刘永福部,江州壮族卢裕伦、杨全堤和汉族邓佩锦部,养利州(今属大新)壮族赵华丹部等,各数百人,先后来到陇罗,公推吴凌云为首领。吴凌云“筑土城,署伪官”,初步分工任事,有什长、百长、千长、先锋、大将等名称。义军发布告示,揭露清朝的残暴统治和地方官吏贪酷腐败,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吴凌云以陇罗为中心,“遣诸头目分据各乡,纵横数百里”。 1854年6月10日,东莞天地会首领何六等率众在东莞石龙镇起义,17日占领县城,7月5日,佛山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石湾附近的大雾冈发动起义,随即占领南海县属的佛山镇(今佛山市)。武装起义的烽火迅速燃遍广东全省,1855年5月下旬,陈开、李文茂、梁培友、区润、梁昌等率战船千余艘,溯西江扬帆直上,在德庆冲破张敬修部水师的堵扼,越过封川,进入广西,占领浔州城,陈开等宣布建立“大成国”,改元“洪德”,改浔州城为“秀京”,并蓄发易服,颁发制度,分官设守,开炉铸钱(称“洪德通宝”),开始进行政权建设。 1861年2月,吴凌云在太平府正式建立延陵国,自称延陵王,以示自己是延陵后裔,继承延陵将军吴三桂的遗志,举兵反清。铸印文曰“延陵玉玺”,颁布诏令,封官设职,修建宫室,蓄发变服。以梁国桢为军师,罗品光为元帅,黄万年为辟疆侯,梁谦之以下数十人亦拜官封爵。吴凌云以长子吴亚忠守太平,次子吴朱元守养利;以梁国桢、董万年等数十人分守要隘。延陵国迎来全盛时期。 延陵国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在政治上,摧毁清朝地方机构,“文武官衙概为毁尽”,并打击豪强土霸,稽查奸宄,镇压敌人的一切破坏活动。在经济上,鼓励、认可农民夺取逃亡地主的土地和荒地,奖励耕作,暂定以纳月规代替纳粮。 相传延陵国还一度实行新税,按一村大小、田地好坏和人口多少分摊税额,再由每村分派到户。义军内部则同食同穿,有无相济。这些措施提高了农民群众参军参战的积极性,有力地配合了各地的反清斗争。 1861年8月因陈开兵败被俘而覆灭。10月,回师广西西部的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离开广西。于是,清军得以集中力量,加紧对进攻延陵国。吴凌云虽以太平府为中心,命梁国桢、梁谦之等数十人分兵驻守各要隘,但并不能制止清军的大举进犯,养利州、左州、太平土州、宁明州先后陷落。清军乘机大举向太平府进逼。 第二年3月,清军攻陷太平府城,军师梁国桢战死,元帅罗品光负伤,吴凌云与子亚忠率师退守陇罗。12月,清军筑长围(环绕一城一地的较长工事,用于围攻或防守)数百圈围攻陇罗,并于外围安设大炮,“昼夜环攻”。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吴凌云率众誓死抵抗。1863年2月,义军弹尽援绝,吴凌云率众突围,“中途遇伏,炮轰伤重”身亡。 吴凌云战死之后,其子吴亚忠承继父志,坚持进行反清武装斗争。吴亚忠率领余众突出重围,向桂西北转移。他转战于归顺州城西北,屯扎于三台山。灵山农民军小张三前来会合。众推吴亚忠为首,小张三为副,继续坚持反清斗争。三台山在归顺州西面六十里,四面环山,山高路险,山间有可耕种的田地。吴亚忠以三台山为根据地,一边生产,一边守御,并伺机分兵出击,占领州城四周的村圩,不断扩大地盘、兵源和粮饷。清政府在镇压了各地义军反抗后,调集大军围攻吴亚忠义军。在归顺数十里范围,步步为营,包围义军,断绝义军外援。 客家人刘永福是在活不下去情况下于1857年在迁隆(今上思县在妙镇)加入郑三当旗头的农民军的。当1866年刘永福率队与吴亚忠在安德城会合时,他手下不仅有20多位铁杆兄弟充当主力,而且还吸引了一二百位农民军战士。刘永福的前来,为吴亚忠增添了生力军,更坚定了他的反清斗志。吴亚忠破格起用刘永福为全军先锋,并把胞妹嫁给他。刘永福也没有辜负吴的信任和依赖,在与地主团练或清军收降的农民叛军等战斗中,总是率领黑旗军充当先锋,冲锋陷阵,屡建奇功,并开创了归顺根据地。 1867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清朝政府开始全面清剿各地反叛武装。清政府从江南调拔了大量清军联合展开对广西境内各地农民武装的残酷镇压。同时,法国军队占领越南的南半部,并向越南北部进攻。 吴亚忠、黄崇英、刘永福"是延陵国"的三首领。1868年3月清军夺取天保田峒、陇峒,进攻郎家圩。小张三退守归顺,被清军包围,相持一个多月。5月,清军攻破归顺州,小张三战败牺牲。于是清军大兵压境,于6月攻破三台山,吴亚忠突围而出。7月,德安圩也被清军攻破,吴亚忠率部退入越南境内。吴亚忠曾率军反攻太平、龙州等地,失利后仍退回越南。 1869年5月,冯子材率清军与越南官军联合夹击吴亚忠义军。吴亚忠在那宥等地筑垒坚守。10月,清军攻破营垒,吴亚忠中炮身死,部将谢八、彭元隆、邝二、黄建新、黄标等英勇战死。至此,吴亚忠领导义军奋战七、八年之后,也宣告失败了。 吴亚忠义军失败后,其余众后来归附刘永福,刘永福憎恨黄崇英和法国人勾结,刘永福也想通过冯子材寻找一条回国升迁之路,所以他答应了冯子材的要求,派黑旗军800人由船头出征,助冯攻黄,破敌凯旋,越南因此将刘永福从七品千户升为保胜防御吏。 刘永福先后三次出关围缫农民军在越南的根据地,此后越南的农民军基本上被肃清,刘永福也首次获得清政府四品顶戴的奖赏。可以说刘冯联手围剿农民军是维护清、越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保卫清越王朝的江山,在其中担任的是农民军的“叛徒”封建王朝“犬鹰”的角色。在中法战争中刘冯联手抗法,把两人的关系提升到了战友的关系,升到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中越两国安全的境界,从而使刘永福和冯子材荣登中华民族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的佳座。后来刘永福驻军广州,并且聘黄飞鸿为技击总教习,甲午战争后,刘永福率黑旗军(包括黄飞鸿)驻守台湾,抵抗接管台湾的日本军,失败后乘英国商船回到大陆,转而支持客家人孙中山的革命,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还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当皇帝的斗争。
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