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人物 >> 正文
同安有个“吴提督府” 皇帝赐匾,丞相赠联,“以和为贵”美名扬“有廉声”的好官
作者:同安圈    文章来源:厦门广播电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5-10           ★★★

同安有个“吴提督府” 皇帝赐匾,丞相赠联,

以和为贵”美名扬“有廉声”的好官


      吴必达(1705-?),字通卿,号碧涯,同安在坊里溪边人(今同安区大同街道溪边街)。雍正7年(1729年)吴必达中武举,次年再中武进士,为清朝武官,乾隆二十五年入京觐见,赏戴孔雀翎。此后在军中行走,由广东而浙江,再浙江而广东,步步提擢。乾隆28年(1763年)升任广东提督,继而调任福建水师提督。1764-1769年兼管澎台水陆官兵,是台湾清治时期地区最高军事首长。他因罪从福建水师提督降任,后又被革职调往云南。嘉庆版《同安县志》评曰:“居官三十余年,革除陋规,整饬营伍,所至有廉声,军民悦服。”
      这位清正廉洁又和善的好官,为国家做了不少贡献。尤其是在任广东提督时,对南海防务极为重视,曾命水师巡防东沙、西沙、南沙渚群岛并纪录岛礁水道,为我国维护西沙群岛主权留下宝贵资料。20世纪70年代,中央军委特地派人前来同安考察“提督衙”,并向吴氏后人征集相关资料。吴必达晚年解甲归田,在同安留下不少事迹。
礼让邻里的两则故事
      很早的时候,同安南门外的岳口潭仔尾村居住的大多是叶姓人家,当地称为“潭仔叶”,“潭仔叶”因人多势大,常常欺负与之不和的紧邻溪边村吴氏,溪边村民斗不过只得忍气吞声。清朝乾隆年间,溪边村的吴必达做上了大官,吴姓村民们兴高采烈,认为是向“潭仔叶”报仇的时候了。趁一次吴必达回乡祭祖之机,村民们就去请求他出口恶气。没想到吴必达不肯,村民便用言语激他也怕“潭仔叶”,吴说:“不是我怕他们,咱村与‘潭仔叶’可谓世代冤家,常年打来打去伤的伤、死的死,谁也讨不了便宜”。村民们不解地说“咱也不是想占便宜,但不能老受欺负,趁提督现在有权有势不讨个公道,要等到啥时候”。吴提督劝乡亲们说:“有千年‘潭仔叶’,无百年吴提督,今天就算我们出了这口气,哪天我失势或死了,‘潭仔叶’又来报仇,怎么办?冤冤相报何时能了?”在他的坚持下溪边村没有发难“潭仔叶”。“潭仔叶”的“老大”知道后深受感动,立即带领各“房头”代表到溪边村向吴提督赔不是,吴提督则以礼相待,自此两村和好。
身居高位的吴必达处处与人为善,他在修房子时,原本已有设计图纸,并开始施工,叶姓邻居找他商量,希望巷子能留宽些,最好可以让轿子转弯,方便出入。吴必达一口答应,真的把右侧护厝缩小让出巷宽,宽到轿子也能横着走的程度,导致护厝右侧比左侧窄了几米。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民居十分讲究左右对称,为了邻居一个近乎苛刻的说情,吴必达不惜代价予以满足。
      这两件事情传开后,吴必达礼让乡里的美德令人敬佩不已。“有千年‘潭仔叶’,无百年吴提督”这句话,也成了处理邻里关系的俗语典范,历经三百年岁月犹在耳边。如今吴必达故乡的同安祥平派出所,以传承弘扬吴必达美德为主线,创意设置了“必达警民联调室”,用“有千年‘潭仔叶’,无百年吴提督”的通情达理内涵,劝导纠纷双方尽弃前嫌,和睦相处。2017年1月,同安第一座环形天桥建成投用,并援引吴提督典故命名为“必达天桥”,使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相得益彰,让世人效仿宽容礼让的楷模。


▲吴必达故居已被列为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

善作诗文 书法亦不寻常
      吴必达武进士出生,一代将才,文章书法亦不寻常。他文武双全,志书称其“善作诗,有雅歌投壶之风”,著有《水师要略》《碧崖诗草》传世。故居附近有座“碧溪殿”,殿中释、儒、道三教诸神合祀,主祀保生大帝和张府王爷(张巡),是厦门地区保存较好、规模较大及三教兼容、多神合祀的寺庙之一。据说他小时候就在殿后的私塾念书,现在殿里还悬挂着他题的“碧水钟灵”和“惠我无疆”等匾额。而“碧水钟灵”匾额能留存到今天也不容易,“文革”中匾额被摘下放在墙角,碧溪殿改成豆腐厂后差点被烧掉,后来被同安大面厂拉去放在仓库里,几年前碧溪殿重新修建时再从大面厂拉回挂起。在殿中还有一副他题写的木刻楹联,因联中有“虎奋”“龙骧”颂语,故“碧溪殿”亦称“龙虎宫”,为厦门市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和同安区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皇帝御赐其母寿匾
      吴必达故居原由四落大厝和三落护厝组成建筑群,占地面积428平方米,共有28个房间。大门两侧贴有葫芦形的砖雕图案(窗前刻),体现乾隆年间的装饰风格。现存四落大厝建筑保存基本完好,除房屋的规模还算不小外,里面的装饰还比不上一般的大户人家。故居里没有雕梁画栋,显得十分平常与简陋。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吴必达再次进京,随待乾隆皇帝祭拜雍正陵墓。当时吴必达母亲正值91大寿,乾隆皇帝御赐寿匾,亲书“萱寿延祺”4个大字。寿匾为楠木所制,上款为“乾隆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下款为“赐福建水师提督吴必达之母九十一寿匾”。寿匾宽2.3米,高0.66米。
      这块匾额现在仍完好保留,原悬挂在吴必达故居大堂,几年前因悬挂寿匾的铁丝线断裂而跌落下来,砸坏了下面的一辆三轮车,所幸寿匾无损。原寿匾旁边还有一副乾隆时当朝丞相蔡新题赠的木刻寿联,可惜已在“文革”中被毁。

“吕厝王爷怕吴提督”
      关于吴必达,同安民间还有个“吕厝王爷怕吴提督”的故事。据说吴必达小的时候,有一次和伙伴们在溪沙滩玩耍游戏,正好溪边民众往吕厝迎回吕厝王爷,要孩童们避让,吴必达被激怒了,就对伙伴说:“别看它这样神气,看我筑城把它围住!”说着他就拣起石头瓦砾,在沙滩上堆了一个小方城。原本只是为了玩耍解气,没想到正如俗话所说:“死王怕活王”,吕厝王爷真的被围困了。乡里的老人们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很害怕,就去劝吴必达将石头小城拆掉,他大声说:“拆就拆,今后不准再来溪边街吵吵闹闹了。”从此吕厝王爷真的再也不敢来溪边了。这样的传说是否真实有待考证,但吴必达的气度可见一斑。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不妨去吴提督府游览一番。
▲位于同安环城西路与凤岗路、凤岭路交叉路口的“必达天桥”

来源:厦门广播电视报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章录入:吴平河    责任编辑:吴平河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