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千岁和尚宝掌,在吴地南京(建邺)明心见性,在吴地常州(延陵)拜访道士。
湖北黄冈市黄梅县,古称义丰郡,在秦末汉初时期,曾为吴芮的衡山国的辖区,后来是中国副总理吴仪的出生地。在湖北黄冈市黄梅县苦竹乡的紫云山莲花峰,有一个村落,称为老祖寺村,是老祖寺的所在地,当地称之为北山老祖寺。
据传,老祖寺古名紫云山寺,是印度高僧宝掌和尚建于东晋太和年间,约公元370元,是中国的五胡十六国时期,此时,宝掌和尚来到中国,己经约有120年了。宝掌和尚刚到中国的时候,己经五百多岁,近六百岁了。宝掌和尚是在公元152年左右,在苏州泰伯庙建立起来的时期,到达中国的。
据传这事在五灯会元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二十四、佛祖统纪卷四十、大明一统志卷三十八里面有记载。约在公元前414年,释迦牟尼去世70多年之后,据传是那年七月七日午时,宝掌和尚出生于一个婆罗门贵族家庭,生下来时,左手紧握成拳总不展开,九岁时出家,在剃度落发时,左手展开,掌心有一颗珍珠。他把这颗掌中明珠呈献到释迦牟尼佛像前,剃度师父也就命名他法号宝掌。之后,他走遍了印度,参访圣贤,广受教益,但仍未明心见性。
之后,宝掌和尚通过现今的尼泊尔,经过西藏,进入云南,到达四川峨嵋,与普贤菩萨神交,后来住在成都大慈寺十余年。之后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处,在赤壁之战之前,沿江而下,到达湖北黄梅苦竹乡紫云山莲花峰,住了一百多年后,听闻陕西终南山有西域高僧佛图澄在说法,于是从黄梅起程到陕西拜会佛图澄。但仍未明心见性。不久宝掌和尚回到湖北黄梅,二三十年之后,宝掌和尚建起老祖寺,并在此住了约100年。
之后,宝掌和尚到湖南衡山祝融峰住了几十年,此时,公元520年,印度高僧达摩经海路到达广州,第二年,达摩北上建邺(今南京,古时亦称白下),会见梁武帝萧衍。宝掌和尚得闻此事,也去建邺,见到了佛教第二十八祖、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咨询决疑悟道的心要。达摩见了高声唤他一声:“老阇黎!”宝掌和尚顿然地应答一声。达摩大师哈哈大笑,宝掌和尚立即言下大悟,顿时觉得“九百多年来心中的疙瘩,竟然如坚冰一下子融化开了。”
就这样,宝掌和尚,在935岁时,终于明心见性。
宝掌和尚在回归的路上作偈说:“我在梁国的都城遇见了达摩导师,参究禅法,明心见性了。现在我要飘然行脚到浙东浙西,去看尽那里的好山好水。”
明心见性之后,宝掌和尚离开南京,后来,宝掌和尚寻访了智者大师,和智者大师一起到安徽宣城的宁国与泾县交接处的琴高山,在琴高山的琴溪赤鲤古潭,还留有唐代裴休手书的宝掌石。之后,宝掌和尚向西北行走四百里,到达延陵(今常州,古代吴祖季子所居之处),拜访紫髯道士,邀他东南而下600余里到浙江宁波天台山去。紫髯道士或许是西域人士,或许是吴大帝孙权转世,因为史载孙权是碧眼紫髯,这在浙江一带吴越之地,是很少见的现象。
之后,宝掌和尚又去南海,神交观音菩萨。再回到浙江宁波四明山,又入四川,拜谒立雪断臂求得佛法的禅宗二祖神光和尚(慧可大师<慧可大师的二祖寺在安徽安庆岳西县司空山),之后,回浙江,到雁荡山拜会陶弘景真人。之后,宝掌和尚来到安徽舒城(现为安徽安庆潜山县)三祖寺,拜会禅宗三祖僧璨,并邀僧璨大师游广东惠州博罗的罗浮山,神交葛洪真人。
十几年后,宝掌和尚回到湖北黄梅老祖寺,此时,宝掌和尚离开老祖寺己经有一百年了。在这里,宝掌和尚礼拜了禅宗四祖道信和尚(于湖北黄梅四祖寺)。
之后,宝掌和尚又起身到蒿山、幽州,真定(正定,赵云赵子龙的出生地)等地,拜会大师,然后又回到湖北黄梅老祖寺,并访问五祖弘忍大师于东禅寺(五祖寺,位于湖北黄梅县东山)。此时宝掌和尚己1030岁左右了。
见过五祖弘忍之后,宝掌和尚重返浙江,隐居于浙江金华与丽水缙云之间。后来,来到浙江绍兴(会稽)云门寺。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28岁(己登基皇位8年),武则天33岁,慧能大师19岁,宝掌和尚1072岁,宝掌和尚向如光、慧云二位徒弟说:“本来以为没有生和死,今天也要显示生死了,我得去安住于成佛之道心,来生我还要转世再来到这个世界。”说完就闭目入定。
七日之后,又苏醒过来,嘱咐徒众说“我灭度之后,你们就在这里修塔供养。日后,会有人来迎接我的遗骨回归中天竺。希望你们要切切注意,不要拒绝啊!”说罢就与世长辞。徒众们谨遵遗命,就在绍兴的若耶溪南岸建塔,掩葬千岁和尚的真身。
五年后,公元662年,五月初五日,一位印度僧人来到,环绕师塔顶礼,塔门自动打开,那位印度僧人祷礼完毕,提起千岁和尚头骨振动,那全身的骨架关节紧密有系,没有一块散落。印度僧人把骨架放入池中漂洗后,仔细藏入包裹,背负着向西而去,离开中国。洗骨池至今还在舍利塔的旁边。这一年,24岁的禅宗六祖慧能,来到了黄梅五祖寺,拜见弘忍法师,八个月后,慧能做出一个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得弘忍衣钵,并携弘忍衣钵,逃亡中国南方广东,混迹于猎户队伍之中到39岁,长达十五年的时间。之后在广州光孝寺以“仁者心动”为契机,开中国禅宗之风,并成为佛教第三十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