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3日,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战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华夏吴氏网推出特别专辑,辑录在抗战中英勇奋战的各位吴氏先辈们,并以此方式向这些老兵们致敬!勉励后人,勿忘父辈家国情怀。
邵建波到江西高安探望吴福龙后人,并带去德州特产扒鸡
江西抗战老兵后人及邵建波一行,在高奉战役纪念碑瞻仰烈士
□记者 汤锦瑶
他,为了反抗外来侵略者的侵袭,为了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日子,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于1938年毅然离家,投身于抗战事业。为报国恨,原本应该生活安逸的他,变身抗战青年,身居虎穴与敌人斗智斗勇。征战沙场,他最终在坚守山头时,为了掩护战友倒在血泊中。他用最后的力气告诉战友,替他去江西找父母,替他为不辞而别道歉。
然而,在英雄名录上却没有他的名字。如果不是他的战友——安徽91岁的老兵盛孝如锲而不舍地寻找,以及德州乾超兄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邵建波、南京奇致美容医院总经理金炜的热心相助,没有人知道他为国家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他叫吴福龙,江西省高安市人,1948年壮烈牺牲。
1 儿时梦想闯天下
1888年,吴烈珠(吴福龙的父亲)随家人从江西省高安市来到了500多里地外的繁华城市瓷都景德镇,在吊脚楼商业街上开了一家皮匠铺。因为拥有着吴家祖辈传下来的皮匠手艺,又制定了一套严厉的店规,不仅掌握精良的手艺,修鞋要价不太高,还乐善好施,颇得人缘,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日子也过得比较安逸。随着生意扩大,吴家人在莲花街买下一个小店铺,还在当地买了宅子。
1907年,吴烈珠在景德镇娶亲成家,随后的几年里,三个儿女吴继针、吴继红、吴继春(乳名春伢子,后改名吴福龙)相继出世。孩子们渐渐长大,因为吴继春聪明伶俐,又乖巧懂事,深受父母们喜爱。但是因为他小时候很调皮,由大他三岁的姐姐吴继红看管。1925年,景德镇吊角楼大街小巷掀起了读书学文化热潮,邻居们便合起来聘请了一位蔡老先生教这十几个孩子读书学文化,吴继红和吴继春姐弟就在这特殊学校读书学文化。由于当时学堂里有一位同学与吴继春同名同姓,蔡老先生便将吴继春改名为吴福龙。
吴福龙在私塾里学习很用功,但仍旧很调皮。而且,他玩耍的花样很多,时常跟随青年们去山上打猎,他从这种勇敢、冒险的游戏中找到了乐趣。1935年夏,吴福龙从高等小学堂毕业,至此他的少年时代结束了。他从来没有想过未来会怎样,只是内心一直有一种强烈的冲动——长大了一定要出去闯天下!
2 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赴战场
1937年8月15日14架日军飞机首次空袭南昌后,江西这片美丽的河山,从此遭受了长达8年的蹂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日军侵赣以来,大肆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给江西人民遗留下了世世代代不能忘记的耻辱、血泪和对侵略者的深仇大恨。
看到一群又一群的难民来到景德镇的莲花街,听到那些被日本人欺凌残害的受害者讲述惨绝人寰的兽行,吴烈珠带着儿女煮了一锅又一锅的粥,帮助那些逃难而来的男女老少渡过难关。
当年,17岁的吴福龙,这个充满热血的爱国青年再也按捺不住,向父母提出参军,将日本侵略者从中国赶出去。当时父母反对,吴福龙只好将入伍杀敌的念头藏在心里。
1938年2月10日,景德镇办事处通过陶业管理局的进步青年张三圭、严兴让等以庆祝国共合作的名义,组织了一次各界人士近百人的欢迎会。会上,陈毅作了《目前形势与团结抗日》的报告,并号召大家投身到实际的抗日斗争中去,到杀敌的战场上去。许多进步青年纷纷要求参加,吴福龙背着父母,加入了新四军第一支队驻景德镇办事处(后改称新四军驻景联络站)。
3 四代人苦寻77年未果
吴福龙入伍后,便再也没有与家人联络,父亲吴烈珠一直带着儿女四处寻找。
1939年年底至1942年7月,日军飞机先后对景德镇进行了16次21批轰炸,其中轰炸城区7次12批,轰炸乐平县城和鸣山煤矿5次,轰炸浮梁旧城和三龙圩4次。1939年农历十一月十六日,日军飞机2架首次轰炸景德镇城区,炸毁圆器坯坊一座。同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日军飞机9架将城区戴家上弄吉安会馆炸为废墟,炸死难民100多人,浚泗井、千佛楼等处亦被轰炸。吴烈珠不得不暂时放弃寻找儿子,带着一家老小回到高安老家。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的艰苦抗战已经取得了胜利,而寻亲的念头始终像块石头压在吴家人的心上。从1938年开始一直到2014年,吴家四代人进行了大海捞针式地找寻。从景德镇到高安,再到福建、台湾,从大哥吴继针,姐姐吴继红,到侄儿吴起龙,外甥罗裕祥,再到侄孙吴有藕、吴清平,侄孙媳张水怀、梁清秀,外甥孙女罗爱华……
上世纪80年代末,很多老兵从台湾回乡探亲,吴福龙的外甥罗裕祥当时还发出了三份报告,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只要是能够想到的办法,他们几乎都想过了,跑遍了所有可能有线索的地方。
4 安徽老兵帮吴家人解开心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寻找了77年后,2015年1月27日的《江南都市报》刊发的《为完成90岁抗战老兵心愿邵建波日行2150公里南昌寻人》一文,终于让吴福龙的后人找到了线索。
原来,在2015年1月1日,山东“旗帜哥”邵建波联合《德州晚报》一同推出了一档“寻找抗战老兵,向老兵致敬”系列报道,并且在德州市慈善总会建立了“德州旗帜抗战老兵关爱基金”,旨在帮助老兵们实现梦想。CCTV1《等着我》栏目看到这一报道后,立即联系了《德州晚报》记者和“旗帜哥”邵建波本人,希望能够帮助安徽抗战老兵盛孝如,寻找到老战友吴福龙的后人。
得到求助信息后的“旗帜哥”邵建波,立即派其所在德州市乾超兄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金炜先生,带领其慈善分队的队员到安徽芜湖看望了盛孝如。
1月5日,金炜等人来到了盛孝如老人家,听老人讲述了那段永生难忘的往事。
盛孝如说自己就有一个心愿——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找到老营长吴福龙的后人,并告诉他们,“吴营长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是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让我的战友获得重生。”盛孝如说,1948年冬,淮海战役刚刚打响,吴福龙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25军19师56团1营营长,“我们接到任务,就是要坚守一个山头,当时一架敌机投下炸弹,营长吴福龙为了掩护战友,自己倒在了血泊之中……”盛孝如说,吴福龙临终前把他叫到身边,嘱托要在战争结束后找到他江西的家人,告诉他们,自己当年离开家是为了保家卫国,让家人不要怪责。盛孝如含泪答应了吴福龙的嘱托。
听闻了老人的心愿后,“旗帜哥”邵建波就开始一路寻找。1月26日,在《德州晚报》记者的联系下,他找到《江南都市报》和《南昌晚报》的记者,并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罗爱华女士看到报道后,立即将报纸的消息念给病中的父亲,“当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听到这一消息时,他当时就落泪了。他不停地说,77年,4代人的心愿啊,终于可以给家里长辈一个交待了!”
5 后人希望给予烈士身份
在得到吴福龙的消息后,罗爱华便代表其家人向各媒体的记者联系,除了感谢《德州晚报》和《江南都市报》以及邵建波、金炜两位企业家的热心相助,还希望由当地部门追授吴福龙一个烈士身份。
“旗帜哥”邵建波知道英雄家人的想法后,便于3月3日动身,从德州赶往吴福龙老人的家乡高安,也希望能为此事尽一点力量。高安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梁剑锋告诉记者,自本报报道了吴福龙老兵的事迹后,当地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并于当日,在高安市人民武装部与荷岭镇当地武装部门、民政部门座谈,针对如何恢复吴福龙老人的身份,真正让老英雄“魂归故里”,展开了讨论。最终决定,由吴福龙老人的家人去采取盛孝如老人的录音作为证据。由于当年吴福龙老人是从景德镇出走,还需要去当地开一份居住证明。
“1月27日,我们找到了吴福龙的音讯,3个月来,我们一至在找有关部门想给爷爷落实一个烈士身份,给寻找吴福龙的几辈人一个交待。但因为时间过去太久,有的证据无从考证,以至于没有办法完成这一心愿。”吴福龙的侄孙吴有藕说,“战争年代的事情,我们后人真的无从找寻,只有靠盛孝如老人为证了。吴福龙为新中国成立也做出了贡献,五星红旗上也有他的鲜血。可是这个烈士身份却一直不能得到证实……”每每提到这个问题时,吴家的后人都眼含热泪,他们说,在高安,吴福龙是故乡的英雄,在后人眼里,吴福龙永远是他们家族的骄傲。
当得知吴福龙身份依然无法得到证实时,“旗帜哥”邵建波于5月6日再次赶往安徽省繁昌县盛孝如老人家,希望在老人那里得到更有价值的线索。“因为我的救命恩人是军人,我知道军人的付出从来没有要求过回报,吴福龙老人为新中国的成立流血牺牲,如果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英雄家人的心愿,我觉得这不仅仅是荣耀,也是责任。”邵建波说。
抗战英雄吴福龙的烈士身份能否得到证实?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