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3日,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战7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华夏吴氏网推出特别专辑,辑录在抗战中英勇奋战的各位吴氏先辈们,并以此方式向这些老兵们致敬!勉励后人,勿忘父辈家国情怀。
记者 廖荣波 通讯员 黄伟强 罗肇灿 报道
每天早上,在云浮市区河滨东路,可以见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柱着黑黄相间的拐杖散步,行动缓慢而步法刚劲,颇有军人风采。他就是住在附近上尤村的退伍军人吴作稳。今年91岁高龄的吴老长期坚持散步锻炼身体。记者近日专程拜访了吴老,听他讲述当年从军的经历。
自愿当兵保家卫国
吴作稳是土生土长的云浮人,1923年11月出生于云城上尤村。
“大约是在1939年,日军飞机轰炸云城,死伤惨重。我当年才16岁,当日军飞机飞来时,我逃到附近山上的树丛、石缝中藏起来,直到傍晚才敢下山回家。”吴老说起当年日军的暴行,仍是刻骨铭心的痛恨。
吴作稳共有7个兄弟姐妹,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庭非常贫穷,缺衣少食。1943年的一天,当地政府征兵,亲人都说当兵虽然危险,但在部队有饭吃,叫他报名应征。他说,当时的思想十分单纯,一方面是希望当兵能够吃饱饭,另一方面是因为从小目睹日军飞机轰炸云城,对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决心保家卫国。于是,他自愿报名当兵。
转战两广湖南
回忆当初入伍的情景,吴老打开了话匣子。“我随100多名新兵从云浮走路经肇庆、四会、清远到粤北山区,加入国民革命军62军157师469团。军长叫黄涛,团长叫黄忠汉,至于什么营什么连已记不清了。”
吴老说:“入伍后,部队集中翁源县,训练了两个月。当时部队的条件十分艰苦,连胶鞋也没得穿,大多数人都是穿草鞋。营房也是大家上山砍伐松树亲手搭建的。”
训练结束后,吴作稳被分配到机枪班。他说,机枪班一共5个人,有主射手、副射手、弹药手,他是弹药手。1943年也就是入伍那年,他所在的部队没有打过仗。
1944年,吴作稳随部队进入湖南参加衡阳保卫战。他回忆说:“我所在的157师和日军打得非常惨烈,很多弟兄都战死了。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在湖南谭子山,我们和日军激烈交火,牺牲了很多战友。由于长时间开火,我们使用的机枪管打得发烫冒烟。在衡阳西站附近和日军打了几天几夜,大家又困又饿。正副射手和弹药手都轮流使用机枪,打死了很多日本鬼子。接着转战祁阳,我们构筑工事,固守祁阳,后来转战广西和日军作战……”
部队退守广西后,又在柳州与日军交战了两天。不久后,日本投降,抗战取得胜利。
赴台湾接受日军投降
日本宣布投降后,吴作稳的部队正驻扎在柳州。随即,上级命令他们部队经广西百色前往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和接收日军物资。接着从越南海防港乘坐美国军舰登陆台湾高雄,接受日军投降和接收日军物资。
吴作稳对从越南乘美国军舰到台湾的过程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说:“我是山里人,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也没有见过那么多大船,更别说坐船了。面对茫茫大海,一上船我就开始晕船,呕吐不停。军舰在大海上行驶了一周时间,当时听战友说军舰已进入了太平洋。这一个星期,我们吃住都在船上,没有靠过岸。在军舰上,我们吃的主要是罐头。因为晕船,没有胃口,常常吃不下东西。”
登陆台湾后,他们被分配到台中驻防。“记得有一天,我们出外游玩时,看到已经投降的两个穿军装的日军士兵,因为我非常憎恨日本鬼子,就想给他们一点教训。于是,我和战友们命令他们就地站立,面壁思过,不许乱动。我们围绕他们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命令两个日本人保持站立姿势,认真反省侵华战争的恶果。说来好笑,这两个日本人真的站在里面,一动也不敢动,直到我们外出回来才叫他们滚蛋。”说到这里,吴老哈哈大笑起来……
北平起义参加解放军
1946年夏天,吴作稳所在的部队奉命乘军舰到东北登陆,投入内战。1949年初,吴作稳随傅作义部队在北平和平起义,参加解放军。被编入独立24师,后被编入两广纵队,参加解放战争。
回乡参加支前工作
1950年,吴作稳退伍回乡参加工作,被安排到支前指挥部,参加支前工作,支援解放大军解放全中国。他负责的工作主要是征集粮食、柴火等前线急需的物资。
解放后,吴作稳曾在县政府文教科工作,后来被抽调下乡参加过清理旧基层、土改等工作。他说,那时,工作队成员还配有枪支等武器,他曾随工作队住在南乡。后来,他被分配到云浮县粮食局工作,一直到1981年退休。
我们在云浮市档案馆查到了当时云浮县人民政府的档案,1950年5月10日填写的一份档案上清晰地记载着:吴作稳,预备干部,男,26岁,籍贯云浮,贫农,学历小学四年,在抗日时期应征服兵役,任62军一等兵少尉排长,1947年12月在北京加入林彪两广纵队,因身体不健遣散回乡,解放后任支前指挥部助理员。
退休前,虽然吴作稳是县粮食局职工,但他的妻子、儿女都没有固定工作,家里并不富裕。吴老说:“虽然家里困难,但以前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补助的申请。有困难尽量自己克服。”
如今,已91岁高龄的吴老患有多种老年性疾病,还因前列腺增生等原因造成尿失禁,现已背尿袋12年了。虽然这样,但他仍然很乐观。只要天气好,他都会拄着拐杖外出散步锻炼身体。他与记者交谈时,声音洪亮,显得中气很足,耳朵也基本保持灵敏。
吴老除了散步的爱好外,还喜欢看书读报。志愿者为他订阅的《云浮日报》,他几乎天天都看,特别是对周日“三江人物”栏目有关抗战老兵的报道,他每篇必看。此外,一些人觉得枯燥无味的书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样的哲学著作,他也看得津津有味。他的床头还有一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公式基上海讲话实录》,有空就翻开看一看。
我们从吴老身上,看到了抗战老兵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