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诸樊小传
作者:玉壶九千
吴王诸樊,姓姬,名诸樊,又名过,亦名谒,又称顺王,中华远古诸侯争霸时代吴国第二任王。他的祖父是吴侯姬去齐,父亲是吴国的首任王姬寿梦。
姬诸樊约生于吴王寿梦三年(戊寅,前583),是姬寿梦的长子,公元前561年秋,吴王寿梦临终前遗命传位给少子季札,但季札推而不受,弟兄四人推来让去许多天没有结果,气得父亲口眼一闭撒手人寰。哥儿四个不能再推下去了,最后决定由老大诸樊即位,老大之后传老二,老二之后传老三,老三之后传老四,兄弟在世时不传子侄。就这样姬诸樊在父亲灵前宣布即位,以辛丑年(前560)为吴王诸樊元年。
姬诸樊即位后,拜屈狐庸为相国,下令迁都于吴邑。
吴邑就是苏州。关于苏州的“苏”字,还有一段历史典故。传说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帝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江东册封给胥。从此,江东便有了“姑胥”之称。“姑”是当时荆蛮语的拟声词,没什么意义。因为“胥”字不常用,人们就改用一个读音相近的“苏”字来代替。 “苏”的繁体字写作“蘇”,由草、鱼、禾三个偏旁组成,象征鱼米之乡。于是“姑胥”就变成“姑苏”了。后来,吴王阖闾在灵岩山造姑苏台,灵岩山就成了姑苏山。
吴王诸樊元年(辛丑,前560)秋,楚共王羋审病死,传位于儿子羋昭,号楚康王。吴王诸樊认为楚国新王年轻,又忙于办理丧事,此时出兵伐楚必获大胜。于是命公子姬党领兵,率军攻打楚国。楚康王派司马羋午(字子庚)和将军养由基领兵迎战。楚军用养由基之谋,在吴军必经之路设下三处埋伏,然后由养由基率三千军迎战吴军,双方交战数合楚军便败走。吴公子姬党轻敌,率领大军追击至庸浦(长江北岸,今安徽巢湖市无为县南),楚国三路伏兵齐出,养由基的三千楚军也回头反击,杀得吴军大败,伤亡惨重,主帅公子姬党也被楚军活捉了去。
吴王诸樊二年(壬寅,前559)秋天,楚令尹羋贞(字子囊)率军进攻吴国。他把军队驻扎在棠邑(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西北),多次出兵向吴军挑战。吴王派相国屈狐庸迎战楚军。吴军坚守不出,任由楚军叫骂。时值秋雨连绵,军士甚苦,羋贞求战不得,又恐军士日久生变,只好下令退兵。他以为吴军是惧怕楚军才不敢出战,便毫无防范地命令军队撤退。吴军主帅屈狐庸得知楚军撤退,立刻派出一支精锐部队从水路沿江而上,抢在楚军的前头登陆,于地势险要的皋舟(今江西九江市湖口县)设伏,待楚军过去一半时,突然杀出,将正在撤退的楚军拦腰截断。吴军大部队从后掩杀,楚军大败。吴军活捉了楚国公子羋宜谷,全胜而归。楚令尹羋贞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楚国,大病不起,不久便病死于家中。临终前还留下遗嘱,提醒年轻的楚康王,让他加固郢邑(楚国首都,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西北)的城墙,以防吴国进攻。
经过与楚国的几次作战,吴王诸樊认识到,吴国若想成为强国,必须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拥有强大的军队,就得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于是他开始认真抓国内的经济建设,号召臣民努力发展生产,积累财富,积极向国家捐献钱粮,支援国防建设。
吴国人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经过了十年的努力,经济上有了很大发展,国家不仅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陆军,而且还组建了一支善于水上作战的水师,用以防备楚军从江上进攻。
吴王诸樊十二年(壬子,前549)夏天,楚国为了对付吴国,打造了许多战船,请人专门训练出一批水军,号称舟师。夏六月,楚康王认为楚国强大的水军完全可以击败吴国,便命大司马羋齮率舟师攻打吴国。吴王诸樊闻讯立刻命相国屈狐庸率水军迎战楚国的舟师。楚国水军看上去虽然十分强大,但没有实战经验,而吴国的水军训练有素,将士们英勇机智灵活善战,很快击败了楚国的舟师。楚军伤亡数百人,狼狈地逃回楚国。
冬天,吴王诸樊为了瓦解楚国的同盟军,派相国屈狐庸访问楚国的附属国舒鸠(偃姓诸侯国,今安徽六安市舒城县东南),劝说舒鸠君叛楚从吴。这件事传到了楚国,楚康王便派军队驻扎在荒浦(即黄陂,在舒鸠城东南十五里),并派大夫沈尹寿和师祁犁前往舒鸠进行责问。舒鸠君见楚军大兵压境,恐怕于己不利,便矢口否认叛楚之事,并与两位使臣盟誓,声明与楚国唇齿相依,永不叛离。两位使臣回报楚康王,楚康王认为舒鸠君是位言而无信的小人,他的话不能当真,仍坚持攻打舒鸠。令尹蒍子冯劝谏说:“舒鸠君并没有声明叛楚,如果我们现在出兵攻打便是师出无名,属于不义之举,必然遭到各国的谴责,不如暂时退兵,暗中观察舒鸠人的行动,如果确实发现他们有不轨的举动,我们便可名正言顺地去讨伐他。”楚康王采纳了蒍子冯的建议,这才下令将军队撤回。
吴王诸樊十三年(癸丑,前548)夏天,舒鸠国与吴国建交,公开叛楚。这时,楚国的令尹蒍子冯已死,屈建接替他出任令尹,屈荡出任莫敖(楚国掌管军队的高级官员)。
秋七月,楚康王派令尹屈建率军攻打舒鸠。舒鸠君求救于吴国,吴王诸樊亲率吴军援舒攻楚。楚国出兵时,年过七旬的老将军养由基请求担当前军先锋。屈建劝道:“老将军年事已高,一个小小的舒鸠灭之容易,不劳老将军参战。”养由基说:“此番讨伐舒鸠,吴国必然出兵相救,我曾经多次与吴军作战,熟悉他们的军情,我愿领兵阻击吴军,拼死与吴军一战,以身报国。”屈建见他态度坚决,便答应了他,任命他为左路军先锋。大夫息桓为副将,领兵五千为前军。另派大夫子强、子捷、子骈、子孟领兵七千为左路军后队,负责阻击吴军。自率右路军一万人攻打舒鸠。
养由基和息桓率三千士卒截击吴国援军,行至离城(今安徽六安市舒城县)正遇吴王诸樊与相国屈狐庸率领的吴国大军。养由基贪功心切,不听息桓劝阻,没等后队来到便急于和吴军作战,中了屈狐庸败中取胜的计谋。吴军以铁车阵困楚军于核心,乱箭射之,养由基及所率士卒皆被射死。副将息桓忙派快马飞报屈建,屈建大惊,命息桓、子强、子捷、子骈、子孟率领左路军采用大夫子强之谋,用疑兵计虚张声势假意攻打吴军,消磨吴军的斗志,左右两路大军同时向吴军发起攻击,吴军被击败。吴王诸樊只好带败兵退回吴国。
秋八月,楚军攻破舒鸠城,杀死了舒鸠君及其族人和大臣数百人,灭亡了舒鸠国。
姬诸樊回国后重新调集军队,准备继续攻打楚国,以雪舒鸠兵败之辱。
冬十二月,吴王诸樊亲自率军进攻楚国的巢邑(今安徽安庆桐城市南)。楚令尹屈建领兵迎战吴军。屈建采纳了将军牛臣之计,使精兵埋伏于城门外两侧的矮墙后和战壕里,然后派一支军出城与吴军交战。战数十合便败逃回城,吴王下令追击,令尹屈狐庸担心楚军有诈,劝吴王不要追击,吴王不听劝阻亲自率军追赶,众将只好跟上。吴军刚刚追至城下,忽然战鼓齐鸣,两侧伏兵杀出,将吴王和数百名将士包围。屈狐庸等奋勇冲杀,保护吴王突围,这时巢邑的将军牛臣躲在一堵矮墙后拈弓搭箭,瞄准吴王射去,正中吴王面门,众将拼死将他救回吴营。吴王诸樊伤势严重,救治无效,于当天夜里死去。
姬诸樊二十三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十四年(《史记·吴泰伯世家》),卒于吴王诸樊十三年冬十二月,死时约三十六岁。死后葬在吴王诸樊墓(今江苏苏州市境内),尊号吴王,谥号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