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人物 >> 正文
印尼电影传奇人物吴协和
作者:吴金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20         ★★★★★

印尼电影传奇人物吴协和

 

最近,我随老伴赴印尼,参加“雅加达中华中学创办75周年庆典”。会后,与老伴同届的印尼校友会,组织了“本哲四日游” 活动,住在与老伴同届校友吴协和宗长开办的“本哲度假村”里。



吴协和宗长四天里,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一起旅游,我与他也曾短暂聊天,也曾一起同桌进餐。遗憾的是,我不是校友,他们校友聚会一起,当然是滔滔不绝的畅叙55年来别后之情,我根本插不上嘴,只能洗耳恭听。在一个联欢的晚会上,也曾放映过吴协和宗长导演的电影,可是,我不是侨生,不懂印尼语,只能陪着他们默默无声地观看。



(穿红衣者,分别是吴协和宗长和我的老伴)

吴协和宗长为人十分低调,我俩虽然未能畅谈,但他给我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回国后,我上网搜索一下有关“印尼吴协和”的信息,偶有所得,其中两篇:““戏”说电影人物吴协和经典背后的故事 ”和“没有消失的班芝兰”的报道文章,我忽然发现,曾经站在我面前的,竟是印尼大名鼎鼎的电影导演,是印尼华人电影的传奇人物。我怪我有眼不识泰山,竟然错过了采访的机会。但转而一想,由于时间所限,我采访的内容,未必有上述两篇文章详尽和充实,故我选择了以下一篇报道,与世界吴氏宗亲们共赏。

 

 “戏”说电影人物吴协和经典背后的故事

 

    提起印尼影坛,就会使人不自然的想起华人电影传奇人物吴协和,综观他四十多年的电影生涯,共拍了五十多部电影和几百集的电视连续剧,获奖的更是无数。对于这么一个风云人物,我怀着无限荣幸的心情,叩响了他的电影之门,聆听他戏说经典背后的感人故事。

 

父母同甘共苦,一生不离不弃

 

    1924年,吴招有(吴协和的父亲)与同乡女孩结了婚。1925年,当时26岁他从家乡福建漳州远渡重洋来到印尼谋生,吴招有没有文化,生性沉默寡言,只能依靠干些粗活赚钱。可是这一来就是整整六年,六年,他才在印尼站得住脚能够买得起一张回乡的船票,带着无限的期待与多年的思念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六年,多少当时一起出来的男人都因难忍离别之苦抛弃原配,另结新欢。而他,却始终不忘船的那头——浓厚的乡土情和长达六年未相见的妻女。而她,带着幼小的女儿在家里辛苦的过日子,每次从印尼归来的海船到达时,她都会急忙跑去看看有没有她的夫婿托人带回口信。虽然每次都会带回有些男人在那里都赚了钱之后另娶新人,但是她还是执着的相信他的丈夫会回来的,回来接她们母女。是的,他果然没有令她失望,六年了,她等了他六年,他还是回来了,他是准备接他们去印尼一起生活的,1931年他把妻女带到了印尼。

    1939年,家里的老六吴协和出生印尼,1940年,他们一家老少八口人再度回国,而当时日本的战火已经对中国开始南北夹击。如果不是当时吴母的坚持与果断令一家人迅速在日本南侵之前回到了印尼,恐怕如今吴家的历史也就要改写了,那样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还有吴协和后来在印尼的电影人生了。总之,这个年轻的母亲做出了一个在今看来是重大的决定。

     吴协和可谓出生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里,父母共生育三男七女。其中大姐生在老家,其余九人在1931年至1951年出生于印尼。一家人在印尼同甘共苦,却也幸福。可是好景不长母亲却被胆结石夺去了生命,年仅43岁。当时,最小的女儿才两个月,还因患脑膜炎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不省人事。天哪!她刚出生,就身患重病,她还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真是可怜。这是什么呀!难道是上天太嫉妒幸福的家庭吗?由此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当时妈妈临终重托,如果不是父亲不离不弃,她可能真的生死未卜!

     当我再和吴先生交谈过程中,当他讲起他的父母,他的童年时,脸上时而洋溢着无限的幸福,时而眼角泛起晶莹的泪花,他是这样叙述那一段往事的:母亲婚后在印尼与爸爸同甘共苦的这一段日子,看来是他们一生中最幸福的岁月了。开始的时候,日子过得好苦、好苦,但父亲母亲不辞艰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步步慢慢的走过来。从无到有、从苦到甜。他还回忆道他的家庭就像一首歌里唱得那样“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变凉;虽然没有大花园,父亲、母亲都健康……”虽然爸爸妈妈不曾在人前拥抱接吻过,但是在妈妈产后坐月子时,爸爸总是去买菜做饭洗衣服。他还总结道:事实证明,美丽的爱情,绝对不是轰轰烈烈的生生死死的悲剧电影,感动人心的爱情可以是平平谈谈的、含蓄的,但又缠绵流长。最后,他眼里泛着泪花,定了定睛,叹道:只可惜,妈妈去得太快了,四十三岁,只有四十三岁,正视如日中天的大好时光,当时小妹才两个月零十天……

     就在母亲去世后,看着两个月大的小女儿,大家都劝父亲再续婚姻。上门介绍的人也不少,面临着即将要拥有后母的现实,每个少年心头可能都有着 “白雪公主”恶毒后母的阴影,这难免给几个孩子带来叛逆心理,他们极力破坏父亲的相亲活动。有时把皮球踢在人家女方的身上,有时骑脚踏车直冲客厅,每次都把对方吓得匆匆而去。而父亲没有丝毫怨言,独自承担起抚养和教育几个子女的责任,四十年如一日。吴先生回忆说,虽然父亲不曾有过一句对母亲思念的话语,但是每年每月到了母亲的忌日,父亲的胃病就会发作。躲在门后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显得是那样的孤独。每每这时,他的心里就万分惭愧。父亲临终的时候交代他们兄妹几个一定要团结起来,互帮互助,能力强的一定要照顾弱的。而之后几个兄妹也确实这样做了,大姐由于没有念过书,就由家境富裕且能干的二姐帮忙照顾,小妹由于身体从小就弱有吴协和先生照顾。

 

戏说艺术人生    畅谈电影故事

 

    要说吴协和的电影人生,时光要回溯到1969年。在这之前,他曾在一家塑胶厂做过两年工,平时也靠帮人推销物品赚取些外快,但无论如何,吴做事情都是讲究认真诚信,这些使他赢得了别人的信任。这个时候,既没有受过专业的电影教育,也对电影没有兴趣。但就那么巧合地认识了当时印尼电影界举足轻重的人物Turino Junaidi杜先生,并和他合作拍摄了电影《长夜漫漫》(Bernapas dalam limpur,这部片在七十年代上映,获得空前的成功,场场爆满,轰动一时!此片还得到了当时雅加达省长Bang ali的好评,结果省长公布该影片是印尼第一部娱乐税全免的国产片。这极大的增加了吴协和要进军电影业的信心,就这样他跨出了电影人生的第一步,迈进了电影界。

    在学会了一些拍片的技巧之后,吴协和有了自己拍片的愿望,刚好当时雄森影业的黄先生有意退出,于是两人就碰上了。从此,在印尼缤纷复杂的影坛上,多了一名电影人物吴协和。刚开始的路子,走得并不容易,面临着如何取材,如何获得票房,如何得到好评等诸多问题,也许那其中的困惑与艰辛只有电影人才能真正的说的出吧!但是,面对重重困难与挫折的打击,真正的勇士是不会退缩的,他们愈挫愈勇,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失败中取得成功!

    吴协和当时自己拍的第一部片《小女孩与狗》(BONY & NANCY,讲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被绑票的故事,在上映之前,看过试片的人都叫好,但是票房却很不理想。失败后的吴协和总结教训,人兽之间的故事不易感动观众,而且印尼多数人士信奉回教,对狗没有很大兴趣,所以卖座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因此,这次他开始追究票房,拍了《天涯一歌女》(RANJANG SIANG RANJANG MALAM,这次卖座的确十分好,可是影评却不怎么样。于是,他就想怎么样才能拍一部既叫座又获得好评的影片呢?他四处寻找导演,终于找到了当时著名导演Teguh Karyu,经过一个多月的修改,推敲,剧本初定——一个富家小姐爱上穷公子的故事——《蜜月床》。这部电影除了票房好之外,也获得了大家的好评,最重要的是,还获得了印尼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裁,最佳美术设计五个大奖,以及被亚洲影展评为最真实的写实电影。就这样,吴协和成功的在电影届站住了脚。

    之后,又有一系列的影片腾空而出,等奖的有《禁果》(buah terlarang)、《November 1828》、《usia 18》、《飞女正传》(gadis penakluk)、《塔里的女人》(perempuan dalam pasungan)、《爱的天平》(neraca kasih)、《我还要活一百年》(jangan amnil myawaku)、《天堂与地狱》(sorga sunja dipintu neraka)、《爱的呼唤》、《初夜情》(tirai malam pengantin)等作品。其中“塔里的女人”除了获得印尼最佳影片奖之外,也获得柏林电影展的好评。

    可是到了九十年代,印尼电影业全面陷入低潮,电影院也被一些低级片搞得乌烟瘴气,一些忠实的电影观众被吓的惧怕影院。因此1991年吴协和停止了拍电影,在1993年开始投入到电视剧的拍摄当中,先后拍摄了《JACKLYN》、《cerita cinta》、《dua pelangi》、《mambo》、《indahnya cinta》、《buceli》以及《panah asmara》等电视连续剧。

    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岁月已不知不觉地将吴先生带入了人生的第七十年头。如今,他除了自己完成电影的同时,也热心培养接班人。幸运的是,他的两个孩子都对电影极有天份。儿子吴志伟已经成为印尼新一代导演,去年上映的《天下父母心》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好评。女儿放弃高薪职业,也投入到电影制作当中,帮助弟弟的事业。一家人投入到电影事业中,由此,吴家也被印尼各界称为“电影世家”。

    在谈起电影的过程中,吴先生说真正成功地电影一定要基于真实的感情上。由此,他谈起了张艺谋、冯小刚等一批中国现代优秀导演。他说,张艺谋之所以从第一部电影《红高粱》到最近的《山楂树之恋》能取得成功,都是因为选取最底层,接近人民生活的场景,那一砖一瓦,一桌一凳,都充满了生活气息,显的是那么真实,这样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由此观众也会喜欢看。还有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高潮安排的十分恰当,一个高潮接着一个低潮,剪裁构思都相当准确,真不愧是大片。吴先生说,有机会一定带着儿女们去中国现场看看那些大导演们是如何拍摄的,跟他们学习学习,取得进步。

    人到老年,总会想为社会做点什么,去回报点什么,吴协和先生一样如此。在如今印尼恢复华文教育的浪潮中,曾经一度被关闭的华文学校相继重建,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华人子女能够学习华文。吴协和先生联合当初母校新华学校师生组建新华校友会,致力于恢复重建新华学校,他为此出资出力,鞠躬尽瘁!当接受完我的采访后,吴先生又匆匆出发,去参加新华学校二月八号奠基仪式的筹备大会。如今,他已经年逾七十,却还在不停为印华人民的公益事业奔波着!

    洋洋洒洒,已经挥写了几千字,但是吴协和先生的电影人生却不是这几千字可以说得清楚的,他背后曲曲折折的经典故事绝对是一本又大又厚的奇书,值得我们认真去读!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