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南山为名的村镇很多,广东深圳的关内有个南山区,广东省徐闻县、揭西县也有南山镇,湖南省城步县、四川中江县也有南山镇,福建省长汀县与南平市延平区也有南山镇。
南平的南山是延平区最大的一个村,村里多姓吴。南山镇文化沉淀丰富,境内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银光青禄大夫吴卓公墓、吴氏宗祠延陵堂、南平游定夫纪念馆、“程门立雪”亭、游居敬神道碑,唐代遗留的书院有吴辅建的“云雁庵”书社,吴仪、吴熙办的“两吴书院”、“东山书院”。 近代出土的明代吴珙的墓志铭,现存入南平市博物馆。
福建省南平市吴氏《崇寿寺碑》载,875年左右,河南固始人吴卓首次入闽为官,其父吴穟太伯68世孙,因黄巢之乱,兄弟四人弃任入闽,至今1135年,定居南平南山已1091年。
据吴玉魁主编的《延陵南山吴氏大宗谱》记载,入闽一世祖穟(字懋质,号子文,行十一),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其次子卓(字克立)于唐咸通末任汀州长汀县令。因避战乱,穟率家眷南来投卓。穟、卓后依附王审知,居福州洪塘。唐亡,卓遂自福州北来南平桔溪(今名吉溪)定居。传至第十九世宁(字子康),生四子,后裔分元亨利贞四大房,贞房迁往建瓯,余三房与卓兄子珮后裔文房主要居于吉溪中游之南山镇南山村。
南山吴氏始祖吴卓,唐咸通元年进士,银青光禄大夫,任汀州县令。唐亡、后梁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作为唐朝的遗民,吴卓不愿作梁朝后代,遂带领两代人到闽北山区的橘溪(今南山镇吉溪),芟草莱。驱狐狸,辟荆棘,开田建屋,世代繁衍生息下来,遂以溪为名曰:橘溪。南宋至元明清属积善乡,称迁乔里,民国称吉溪境。
据《南平县志》记载,历史上有一翰林(明代的吴恭)、二双璧(北宋的吴仪。吴熙)、三先生(北宋吴辅。吴仪。吴熙)、四循良(吴方庆、吴武陵、吴一鸣、吴应酉),历史上名人辈出,目前吴卓后裔遍布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吴卓的七世孙是吴辅, 宋庆历三年(1047),仁宗诏令各州、县办学,设教授、教谕、训导等学官,而早在北宋天圣三年(1025),吴辅(古时南山为剑浦县普里安),在南山建了云雁庵,招生讲学。其后,他的儿子吴仪、吴熙又开办了两吴书院,吴熙还办了东山书院。更值得说的是吴仪为首,弟弟吴熙协助,时称“双璧”,在南平城东玉屏山一侧着力建造了藏春峡。藏春峡是吴仪、吴熙兄弟俩隐居读书的地方。也是他们与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黄裳等延平名儒一同为儒学开创又一个春天。藏春峡是北宋南剑州文化发祥地, 儒学活动与闽北儒学文化的发展的中心之一。
据说吴仪虽隐居藏春峡不肯出仕,却“以学教授,从游者数千人。”当时名臣陈瓘曾向郡守推荐吴仪、吴熙,郡守延请二人到学府“诣学讲经,令诸生列听”,他们的道德、学问得到官方和民间的认可。
宋崇宁五年(1106),吴仪被任命为南剑州学馆教谕(南剑州学舘为福建南平郡守曹修所办)。吴家父子在有官学的南剑州办私学,又和官学关系密切,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了官、私两轨办学的好传统,促成了当时南剑“五步一塾,十步一庠”的教育好局面。
南平吴文化是至德文化、德学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平市吴文化研究会成立于 2007年06月10日,这一天上午,南平市吴文化研究会举行成立大会,南平市吴文化研究会的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吴卓文化研究会。吴卓文化研究会深入挖掘以吴卓、吴辅、吴仪等人为代表的闽吴文化,会址设于南平三元公园内,是南平市的第一个姓氏文化研究会,主要进行南平吴氏始祖吴卓公从唐末时期移居到延平区南山镇以来,经1000余年发展的吴文化研究工作。福建南平吴卓文化研究会曾出版《南平吴文化》期刊。
南平市吴文化研究会成立前夕,吴伯雄先生念祖先同根,应约欣然题词,寄来墨宝。
关于藏春峡
《南平县志•名胜志第六》:“藏春峡,吴仪别业,杨时、李侗、黄裳、王汝舟、胡纶各有诗。”
《南平县志•山川志第四》:“剑溪之东,宋吴仪读书处,两山环峙 ,繁花杂卉生共间, 四时皆和。旁侧有咏归台、老圃亭、暗午亭、虚心亭、容照岩,废址犹存。”
《南平县志•独行传•第廿六》介绍:“吴仪,字国华。父辅,以学起家,居官历著循声,仪其次子也。学问该博,模范端严。本州人士,常心经明行修举。仪恐占解名,恳避不就。性不乐仕宦,卜居於城东之藏春峡,备亭馆诸胜,以山水自如。偕从弟熙啸傲其中。与杨时、陈瓘,黄裳为友。时为题其钓台咏归堂。各咏藏春峡诗以赠之,见艺文志。南剑州守王潮举仪及弟熙论荐於朝,称其笃志博古,名节自励。故汝舟诗云:‘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需贤侧席非无意,地远言轻岂易闻。’陈瓘和云:‘儒子无心作聘君,使君下榻意何勤,世人不道芳香好,自是清香不远闻。’罗从彦尝从之游。学者称藏春先生,后祀乡贤。”
关于吴仪堂弟:“吴熙,字季明,举进士。偕从兄隐居不仕,励志力学,潜心经史,涵养益厚。与宗人析产,推其丰腴,自取薄少。廉介之节,古人鲜比。杨时称其资禀纯粹,清高绝俗。终日静默寡言,或与之谈道论文,倾吐亹亹不倦。南剑州守王潮器重为人,而首荐之,辞不应如。著有《三传通解》二卷,《礼记讲义》十卷,《孝经》一卷,《诗文集》三卷,《藏春语录》。学者称东山先生,与兄并祀乡贤。”
南宋吴一鸣对藏春峡“诸胜”有纪略:“国华先生……既又卜居城东离城一里许,得一幽谷名曰藏春峡,中为一堂名‘咏归堂’,堂之下蔬果数畦,有亭曰‘老圃’,又为茅亭两所,南植梅数株,曰‘暗香’,北植紫竹数竿,曰‘虚心’。其南有石窦可容数人,曰‘容照岩’,今水东天妃宫后统而名藏春峡。又有楼曰‘市隐’,有阁曰‘清宁’,无非先生晦迹徜徉之所。”
吴辅是南剑州学的第一个登进士第的学者。曾在福州、广东、湖南、江西等地任县尉、主簿、推官、县令、酒务等职,也曾在京城当过修纂日历的著作郎,65岁时上屯田员外郎卸任回家。他秉承姓氏“不读则耕,不耕则读”的遗训,不求后代一定要上仕途,但必须读书、修身养性。他在《翠屏轩》诗里写道:“ 右亟吟画家声远”,他坚持书画的家声,影响儿子吴仪、吴熙,也影响到家乡人,读书的风气随着书院开办日益浓厚。
吴仪小时好学,不去参加科举,成年后,学问渊博,品性端正,长于诗经、易学,晚年潜心研究象数音律,造诣很深,曾被举荐到京城和大词人周邦彦共事,任大晟府审验音律,人称“审律先生”。他留下了一篇音韵铿锵的《琴堂序》,传诵于世。但他不爱做官,他看到朝廷腐败,不思留京,就回到家乡办学。
弟弟吴熙,虽然登了进士第,思想和哥哥很有相同之处,也不爱当官,“博学励隐操”,“部使者以经明行修荐于朝廷,授汀州文学教授,以文学终”。
吴家重文励学,在南山有田产,家境较为福裕,他们心系家乡教育,所以就成了当时南剑州兴教的家族。
吴仪与杨时传罗从彦,再传李侗,三传朱熹,“延平四贤”与吴仪有师承渊源,藏春峡是早期参与孕育并成就“延平四贤”的重要基地之一。从不多的记载中还可了解到藏春峡学馆教学的开放模式,儒家经典、至德义理、诗词音律、耕茶种兰、亲近自然。摒弃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教学方式。从藏春峡走出来的儒学后继——杨时曾两度回乡在含云寺收徒讲学;罗从彦亦讲学于洞天岩;李侗“颓然若一田夫野老”穷其毕生在炉下故里教书育人。
吴家父子的书院和藏春峡,对现代人的启示有,有识之士,加上有资本,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提高民族素质,这样的善举功垂青史。书院的主要办学目的是,传授基础知识,修身养性,研讨学术,创立新学,或传承传统,
吴仪与堂弟吴熙深受吴仪父亲吴辅影响,仪“清修力学”,熙“博学励操”,学问声隆,世称“双璧”。北宋元祐间,时任礼部贡院检点官的陈瓘以其“兄弟学行言于郡守,延二人诣学,为诸生讲经”向朝廷推荐“得召赴阙”。可是,“双璧”沉迷学问无意仕途。《南平县志·独行传》载:“仪恐占解名,恳辟不就。性不乐仕宦,卜居于城东之藏春峡,备亭馆诸胜,以山水自娱。偕从弟熙啸傲其中。”
人各有志。“甘事小人儒”的吴仪一生以穷经学、审音律“超然自适”,“备亭馆”讲论授徒,从游者众多。时称吴仪为审律先生或藏春先生。受他教诲的学生中有李侗的老师、后来成为“延平四贤”之一的罗从彦。常来往于藏春峡,与吴氏“双璧”交游较知名的有黄裳、杨时、陈瓘、邓肃和知州王潮、王汝舟等一群诗盟文友。他们聚会于藏春峡学馆,以诗书乐律唱和抒怀,以新茶醇酒推杯换盏品味回甘,题咏藏春峡胜概的佳篇不少,直至晚清还有诗人续吟,见载于府、县方志。
杨时形容好友吴仪是“避俗柴桑翁,不复叹荒芜”、“明月自为友,顾影相为邻。撷芷佩芳兰,不与麋鹿群。虚堂发辉素,黄卷日相亲”。黄裳七古《隐鳞阁》评价吴仪“隐居求志非求名,隐居待时非待人”、“不知在时有虚盈,不知在物有屈伸”、“龙潜所以为跃用,蠖屈所以为伸用”、“所养不愧龙蛇灵,所待不阻风雷声”。黄裳、杨时都是北宋重臣,在世时间都比吴仪长,对吴仪的评价比较客观,他们的哀惋之吟,情深意切,也证明与吴仪的交谊非同一般。
陈瓘《藏春峡》四咏有:“花落花开蝶自忙,琴间书礼日偏长。我来不为看桃李,只爱幽兰静更香。”陈瓘也欣赏吴仪清修力学之志,认为要是有更多的人向吴仪学习就好了;对吴仪主静清修“琴间书礼”,从而达到极高的造诣十分赞赏。时南剑知州王汝舟读到陈瓘《藏春峡》诗后受到感染,步陈瓘韵,如“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短楼矮阁小亭台,中有高人避世埃。”
这些人或与吴仪同好,或为同学同乡,因与吴仪生活同年代,他们留下的诗篇不仅有助我们了解藏春峡形胜和吴氏“双璧”的隐士品质,而且形象地诠释了古延平的文化之盛,丰富了志乘内容,兼具历史人文资料价值。
附:福建安溪吴氏入闽篇
/Article/tp/fujian/201012/86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