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人物 >> 正文
92岁抗战老兵吴作尧先生事迹汇编
作者:林茂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30       ★★★★★

  

一个人真正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胸襟,抱定心中常喜乐,口中无怨言的态度,才是快快乐乐的现代人。

1996626,吴作尧给侄孙吴登华笔。

 

92岁吴作尧先生作

-------沉痛悼念可敬可佩的抗战老兵

   

    今闻噩耗,老人走了,安详地走了,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92岁。多年来,屡屡谈到他离乡背井独自一人在台湾的军队生活,家人和朋友的情况等,都特别令我们震惊和感到,又记忆深刻。

吴作尧(1922-2013)先生,1922年出生在温州平阳(现苍南)舥艚北大垟村普通农户家庭。1942年是抗日战争的最艰难阶段,也就在这一年的813日年仅21岁的他自愿入伍,加入了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三年国共内战后随国民党部队去台湾。生平事迹无数,数以下几件最难以忘怀:

一、回家的梦,吴作尧老人做了45

1974年的一天,与往常一样,日子平淡无奇,可是吴家人意外地从乡镇府手中拿到一封来自新加坡的信。别说是来自国外的信件了,就是普通的国内信件往来,在吴家也是非常少见,大家唏嘘一片!打开信后,方知内核是一封来自台湾的信,经新加坡转递至平阳(先苍南)北大垟村,署名吴作尧。对于吴家来说,至从吴作尧入伍后30多年来杳无音信,家人料想他已不在人世。此时突然一封来自台湾的家信,令全家既意外又激动,乃至整个村子和临近之处都沸腾了,至此我们才得与老人书信往来。

后经老人回忆,早在60年代就开始试着通过新加坡的好友中转往家里寄信,只是每次都石沉大海,但他从未放弃,即便在梦里老人也无数次梦到生他养他的村子,记得老家的房子不远处有座水浮宫庙宇。直到1975年,从新加坡朋友处转来一封来自家乡平阳的信,真是家书值万金!虽是封普通家书,但这封信他足足等了三十几年,从少年等到白发,是他人生的期望。他一遍又一遍地读,从白天到夜晚,时而落泪,时而笑逐颜,内心暖暖的,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幸福。信上说父母已经去世,兄弟姐妹都很健康,家里子侄满堂,短短只言片语,却刻进了老人的骨血里,无法忘怀。从那之后,与家里的通信越来越频繁,只是迫于当时两岸的局势,一直无法成行。直到八十年代末,两岸关系开始缓和,蒋经国政府允许老兵回乡探亲,禁锢38年的两岸之间的冷战铁幕,就此被打破了冰山一角,这也是老兵们的福祉。

1987年这一年不管是对老人还是对吴家,都是具有里程碑的一年。1987530号的这一天,吴老舟车劳顿辗转到了平阳钱库(现苍南钱库),换乘手划船,那时交通还主要靠手划船,当船行至水浮宫,久未回家的老人明白,家乡就近在咫尺了。可毕竟是45年未踏上这片土地,45年发生的变化恍如隔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种种写照多么真实。上了岸,一切即熟悉又陌生,循着记忆,老人朝老屋走去,行至一处晒谷场前,见一妇人在忙碌,那身形那背影像足了自己的亲人---家嫂。老人慢下脚步,越行越近,浑身上下打了个激灵,哆嗦着,眼眶含泪的,轻声地,喊了句“家嫂”。闻声那妇人回头,惊诧不已,原来远在台湾的亲人回来了,真的回来了。吴老的这一声呼喊,两双泪眼,唤出的是三十年断了线的乡音,四十年思乡情。多年后,姥姥忆起见到吴老那一天,仍记忆犹新,仿如昨日。

二、在蒋介石身边的那段岁月

老人生前回忆,他到了台湾后,一直在部队服役。一次蒋介石来部队视察,问到吴家在哪里,吴答曰浙江温州。蒋介石一听是浙江老乡,倍感亲切,便让吴写下自己的名字。蒋见吴字体气势如虹,且名字本身颇有气概,察其身板硬气,长相俊秀,很高兴。便吩咐下去让其跟随自己做侍卫。我很是好奇吴老的这段颇为惊人的经历,因此多次问及此事。方从老人口中得到知个中细节:

1.保卫真空,惊心动魄。蒋介石平时出行都会带着侍卫,但有一次因为某事很是生气,一个人悄悄踱步走远了。恰巧侍卫又没跟上,因此蒋的保卫便形成了一个无警卫的真空地带。此时在另一处执勤的吴老看到远处有一个人,身材形貌非常像蒋,凑近一看,果然是他。但吴老很是惊讶蒋周围居然没有一个侍卫,这多危险啊!于是,老人紧急调派兵力,既不能打搅到蒋介石,又要悄悄地做好保护工作。此时的蒋介石毫不知情,还是自顾自地踱步,而外面的保卫圈犹如一个移动的人墙静悄悄地随他移动。期间蒋夫人也发现蒋不见了,而值班的侍卫都在总统府屋外,非常惊慌,急忙派人四处查找。最后找到了吴作尧这里,吴示意别去打搅,于是两人在保护圈外待了好一会儿,直至蒋气消了。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有多么严重的潜在后果。蒋摸了摸吴作尧的头,会意地一笑回总统府了。

2.高官讨好,婉言谢绝。作为蒋的贴身侍卫,除了蒋家人和侍卫长外,吴是离蒋最近的人。因此,蒋时代的高官都希望吴替他们说说好话。这些人时不时地赠送吴金钱和其他珍贵物件,吴一一拒绝。并委婉地说:“只要阁下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为百姓谋福祉,老先生(大家对蒋介石的尊称)自然会知道的。”这些事最后都落入蒋的耳朵,所以他对吴更为器重。比如说,蒋出访他国时都会带着不少侍卫,而吴老必在随行之列。每次出访回来,蒋都会给随访的工作人员发奖金,吴老得到的往往是双份,这也是蒋的特别吩咐。我曾问到他为什么不收那些钱和礼物,吴老说:“我一人在台湾,部队里有薪水,个人用品也是部队提供,什么都不缺,要那些东西干什么。另外,他说其实老先生(蒋)心里跟明镜似的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而已。”

三、情系社会-感动的精神世界

1.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吴老49岁时在部队当团长,每天带着士兵训练,士兵跑多少公里,他也跑多少公里,做到官兵一致,以自身做表率。这个好习惯在老人身上一直延续下来,即使退役后,老人都坚持每天十公里的晨跑,从未间断。直到后来跑不动了,老人便改作晨间散步。所以1998年之后,老人家乡附近的村落早晨经常能见到他散步是身影。到了90岁左右,又改出门散步为屋里踱步。

2. 克勤克俭,接济疾苦。老人甚是节俭,连一条新皮带都不舍得买,皮鞋穿破了也舍不得换,所以家人很想知道他在台湾的生活情形。后来经过家人多次询问,老人才稍微透漏了一点。原来,老人在台终身未娶,他将自己薪水的一部分用来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其中一人成了他的养女。另一部分则用来接济周围的人如得大病者或无助者。因为他这一善举,有时会有一些无处求援者慕名而来,老人总是能解决的尽量给予解决。此外,老人对家人对小孩都非常慈祥,不论是侄子侄女,孙子孙女,还是曾孙曾孙女,一个个的名字及读书就业情况如数家珍,只要一见面就会问及晚辈的近况,晚辈们也很喜欢和他聊天。

四、感叹和平来之不易,祝福两岸早日统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武器精良,相对而言,国共两党的武器都抵不过日军,老人亲眼见到战友们一个个倒下,而他自己身上也留下了留个弹孔。老人曾多次提及子弹曾不止一次地在颈项边呼啸,刺刀也多次从腰边穿梭,幸运的是都是险象迭生。即使五六十年以后谈起,老人仍历历在目,庆幸自己能侥幸活下,因此也特别知足。另外,在国民党部队败退的路上,老人清晰地记得部队在福建一带山区行进时与解放军遭遇。两军交火,彼此受伤中弹的军人们从山坡翻滚而下,顺带着边上老弱的士兵,远看犹如蚂蚁般滚落山崖。他用“生命如蝼蚁如草芥”来形容所眼见的这一幕幕。亲历和见证了这么多的生生死死,老人感叹现在海峡两岸的和平来之不易,有时看到香港方面新闻时还会不经意地感叹一国两制的远见卓绝和有容乃大的胸襟。他有时会说,如果蒋经国还在,两岸问题会好解决的多了,但即便如此,他对两岸的未来仍充满信心,“毕竟是一母同胞,打断骨头连着筋嘛!”老人说道。因此,老人经常告诫儿孙们珍惜眼前的和平局面,并告诉子孙们对未来有信心,也希望祖国能早日和平统一。

吴作尧先生1922年出生,1942入伍,对日作战三年;1949年随国民党部队去台湾;1987年回大陆探亲,1998回大陆定居,201397日去世。吴作尧老人曾为民族解放事业奋不顾身,他一生清白,不依附权贵,不受物质诱惑,深明大义。他做事执着,行事细致,克勤克俭,奉行取之于社会还之社会,是一位和蔼可敬,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楷模。老人去矣,但你的精神仍在,吴老一路走好!!!

 

              后学 外孙 林茂则 拜撰

              201397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