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文籍 >> 人物 >> 正文
南方周末报系新媒体主编 吴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9           ★★★

南方周末报系新媒体主编吴蔚

 

 

 

首届中国传媒及网络价值峰会暨嘉定孔庙论坛,在拥有800年历史的上海嘉定孔庙拉开帷幕。来自中国传媒及网络界的精英,将在历史与文化交汇的古城嘉定,就“现代媒体传播与中华文化创新”、“网络和4G时代下的媒体价值创新”进行主题探讨。

以下是南方周末报系新媒体主编吴蔚 在首届中国传媒及网络价值峰会上的讲话:

  大家下午好!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很荣幸在这里能够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南方周末对于在3G时代寻找媒体的价值这方面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首先我要向大家道一个歉,因为今天本来在这里演讲的是南方周末的执行总编向熹,因为他在医院,所以无法来到现场。但是他非常重视这次论坛,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不能跟各位进行交流感到非常遗憾,所以派我来先跟大家道一个歉。如果手术在其它部位,3G这么发达,可以跟现场进行视频对话,他的手术在声带这个地方,所以不能讲话了。

  这也是我们今天谈的第一个话题,就是用户需求在推动技术革新。我们回顾一下从1G到2G,从2G到3G的历程,这个过程一共经过了十多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从1G到2G实现的是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的革命性跃进,2G以后都是在数字技术里面革新。

  2G到4G主要的变化是数据传输的数据越来越快,也就是我们说的带宽越来越宽,1G就好比是人踩出来的路,2G以后都是工程建设的,但是路越来越宽,在上面跑的车速度越来越快。

  我们回顾一下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得出来,从1G到3G主要是实际应用当中产生的用户需求在驱动着技术往前革新。在1G时代,第一代无线通讯只能实现语音通话,而且语音质量也不高,用户想进行文字传输都没办法。

  所以这种需求的存在推动了2G的出现,在2G时代我们可以进行传短信,所以出现了一批“拇指达人”,手机输入非常快,也开始出现彩信、短信等等一些业务。从这些业务往下发展产生了一个需求,就是我们对资讯、对文字和图片都产生了很大的一个需求,但是当时2G上网是可以的,不过上网的速度非常慢,基本上没有办法浏览图片,更不要说现在大家都很喜欢的视频。

  从2G到3G大概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漫长等待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2.5G,可以满足基本的上网需求,上上网浏览浏览。在互联网宽带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所提供的用户体验非常糟糕,基本上无法满足在视频方面的需求,也很难进行比较好的用户交互。

  所以说这一切的需求通过了3G的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媒体寻找的价值,那么媒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实际上在1G时代媒体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跟无线通讯这个行业有什么样的关系,其实答案就是八个字:没有关系、毫无价值。在1G时代媒体根本没有参与,在2G时代开始有手机报、彩短信等等业务,很粗浅地进行参与。

  但是在2.5G的后期乃至3G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内容生产商乃至于我们现在出现的一个新的“应用提供商”等等异军突起,在苹果的iPhone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一块发展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展望3G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

  第一,4G的国际标准还没有确定。我们的基本判断是4G的推进速度要远远超过3G,因为中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起到的积极推进作用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在面对4G的时候我们会提出一些问题,在这两年里面我们有很多用户开始大量使用3G,我们感觉到3G跟PC的互联网带宽速度在同一个等级,已经能够为用户提供非常相近的一些服务。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智能手机在这几年里面有了一个爆炸式的发展,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跟PC越来越相近。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移动通信与桌面互联网在应用需求方面很大程度上已经并轨了,而且从用户普及的层面上来看有超过桌面互联网的趋势。

  因为3G能够满足主要的带宽需求,上网、看视频(甚至高清视频)都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问了,用户有没有需求去驱动技术往前革新,就像之前的3G无线通讯一样。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在探讨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管它到底有没有需求在,运营商是拼命地、非常努力地在推进这项技术的发展。所以,它有可能跟前三代无线互联网有一点不一样。

  第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从3G时代,这两年已经可以看出来,原来无线的产业链已经在发生变化,以前基本上是硬件厂商(手机生产商),这边是运营商,基本上是两者的舞台,现在内容提供商,尤其是应用提供商在产业里面的地位最近这两年急剧提升。这种产业链的变化就对原有的无线产业链盈利模式和盈利结构在4G时代会发生巨大的挑战和变化。

  这是一个大致的关系示意图,红色的是营运商在这个产业链里面所占的比例,蓝色的是硬件厂商所占的比例,绿色的是内容生产商所占的比例。在1G时代就没有内容生产商、应用提供商的什么事,这个游戏就不带他们玩。

  在2G时代开始内容生产商以很浅的尺度参与,应用上还比较少,像一些贪吃蛇之类的游戏,是早期的应用商。无线应用这两年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在展望4G时代的时候,这内容和应用在这个产业里面所占的比例还会继续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这样一种背景,我们作为传统媒体,我们是做报纸的,我们的生产活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个当然是大家可以第一眼就看得到的最表面的,就是从纸面走向包括电脑、手机、平板设备在内的各种移动阅读设备。

  第二我们原来是只提供文字和图片为主的产品形态,走向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音频等等整合。而且我们的生产周期,南方周报是周报,我们也有日报,周期更大一点的也有月刊甚至季刊,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有一个生产周期的。

  原来我们是围绕着生产周期来组织生产,但随着4G时代,当网络和信息的采集已经不构成限制的时候,用户对我们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一个需求就是希望我们以世界为中心,实现即时滚动地出版,这个挑战会非常大。

  我们原来是以新闻机构为中心,我们买一份报纸,不管是要看《人民日报》的,还是《解放日报》的,还是《南方周报》的,都是奔着新闻机构的,用户买你这份报纸能看到什么是不知道的,他只能期望这一期的内容对我的胃口。但是在4G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手段可以使得我们向用户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式的一些内容。

  在4G时代,我们的媒体在战略方面会发生什么样的方法以及如何应对。我们总结了一下,在4G这一块我们觉得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第一,高清视频与媒介壁垒的降低将改造内容形态。视频,需要带宽,带宽就意味着需要宽带,这样才可以提供高清的视频。这跟三网融合政府对媒体的扶持有关,媒体的壁垒在降低,原有的内容生产商内容形态在发生着变化。

  第二,内容生产者与受众直接接触和互动。

  第三,物联网。物联网也是这两年比较热的概念,可能它的实际发展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当我们去留意到4G,虽然4G的国际标准还没有出来。

  但是IPV4和IPV6的区别,IPV4是我们的网络协议,提供40亿个IP,到2011年年底这些IP就会用完了,而物联网这两年谈得非常热,回家之前可以控制把空调开了,汽车可以预热等等诸如此类,就是每一个物品都可以有一个IP,可以去传感周围,然后通过网络传输,互相提供应用。

  这一块的发展我们会觉得随着IPV6的普及应用,IP不是一个问题,信息的采集和生产也不在是问题的时候,它可能会对我们现在根本还没有想像到的一种媒体生产提出要求,我们现在的采集是不是有固定的人在固定的时间对固定的定进行采集,当我们这些可以采集信息的点分布在身边每一个地方的时候,我们作为内容生产商应该推出什么样的产品,我们能够推出什么样的产品,这是一个想象力非常大、挑战也非常大的领域。

  与此相对应,我们要做一些战略方面的准备,当然我们是作为平面媒体,应该要建设视频方面的内容储备,重视符合移动用户使用习惯的高清短视频内容开发。另外我们要从内容供应商向应用供应商产品供应商的升级,加强与硬件商合作,在产业链当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同时也是思考、寻找、探索在物联网格局下的媒体新应用。

  跟战略相关就会有一些策略方面的判断,我们做新媒体应用的时候经常有人问我们:“你们的产品收费不收费?”“为什么不收费,不能更进取一些吗?”这里就会有一个媒体价值判断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图,中国的数据不是特别齐全,这里面用的是美国的,这是美国报业广告、发行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对比图,从1969年到2003年的数据,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大家留意到没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报业广告与GDP的增长方向相同,与发行量的增长是相反的。

  如果今年GDP增速快,这一年报业的广告增速也快,但是发行量的增长、发行收入的增长会下降,甚至出现发行量的下滑。反之也是这个样子,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我们把这些数据作了这样的对比,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分析出来一个解读,我们总在说“收费”“收费”,新媒体的收费对应传统媒体的发行工作,其实是一个防守策略,是经济情况不太好,在创新受限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防守的姿态,我们是这么看这个问题。

  真正更加积极的、进取的,这也是近年来各种互联网企业以免费为手段,拓展出大量新的用户,发展出大量创新的产品,创造出大量新生代的市场。

  基于以上的分析,觉得我们的新媒体策略应该攻与守。2007年同时启动新媒体战略与发行盈利战略,南方周报的报纸在发行上也赚钱,通过提价、优化市场发行的工作,在2008年成功实现了在第一市场上的发行盈利,这实际上如刚才所说,是一种防守策略,为我们新媒体播出去,创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又启动了视频及电视方面的战略,再积极地进行一些视频节目、内容制作的储备以及跟电视台进行电视方面的合作,包括替他们制作一些内容等等。同时,在2009年的时候,我们分析了形势之后决定选择移动阅读作为我们数字媒体战略的重点方向。

  在2009年下半年,9月份我们推出了Android版的南周阅读器,这是中国媒体第一次在智能手机上推出阅读应用。10月份我们推出了iPhone版的南周阅读器,这在国内都是比较早的。

  由于早,没有竞争者,非常迅速地占据了一个很海量的新用户群,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关注数字阅读这个领域,推出了一系列ePub阅读,包括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等应用,包括今年一季度我们会帮南方周末编辑记者推出个人专集,加起来会有50个以上的应用推出。

  同时我们还做其它的一些尝试,比如开发智能手机上的游戏,如果有南方周报的老读者的话会记得这个游戏“小强填字”,改装成在无线终端上的游戏,有免费版和收费版,做了一些收费上的尝试和探索。

  重头是在去年,去年iPad非常热,在iPad上我们也最早推出了iPad版阅读器。

  所有这些移动产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面iPad、iPhone、Android、ePub,四大智能移动终端平台上超过10款数字阅读应用,超过100万高端用中国智能终端阅读市场的领跑者。这一批读者与老读者不同,他们更年轻,更愿意尝试新事物,购买力更强。

  在这一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把自己对于新闻阅读方面的理解固化下来,作出了一些行业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新闻(或者说电子阅读)的解决方案,开发了两类容器:一个是CMS,适用于已有CMS的网站,滚动发布,实时刷新,易于调整阅读体验。另外还提供了版式容器,适用于暂无网站的报刊,忠实再现印刷版式。

  刚才汇报了南方周报在新媒体方面所做的一些具体的工作,但是在做这些工作的过程当中,我们一方面跟随商业的步伐,一方面不断在进行反思。反思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看二战以后,现代传媒从专业的信息提供者开始走向信息化的工业生产,那么它们辉煌的成就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但是这种现代性对传统价值的损害在我们的进步过程当中往往容易被忽略,现代传媒业,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传媒业的发展,大致上有这样几个特征:

  第一,传媒的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产品对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不再像我们以前说的文以载道这样,以某种精神价值为追求目标。

  第二,我们大家对于传媒机构的评价标准开始以市场为指标,品牌、收视量、经济效益,取代了我们在精神价值方面的评估衡量。传媒机构的运营变成以销售为追求的企业,越来越忽略了我们知识分子个体之间的劳作与个体之间的合作,然后传媒创新发展取决于消费趋势,而不取决于价值的需要,新的产品在迎合(培养)新的消费群体。

  我们在分析和面对这样一些情况的时候感觉到有一些焦虑,当然我们会看到它的成绩,这个普遍被看成是美国战后对世界的一大贡献,4G时代给专业的阅览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想像空间,传媒人可以在那么多新技术平台上,实现以非销售为导向的内容生产,以特定的价值追求为目标,以个体劳作、个体合作为特征,这可能会为传媒业在工业大潮后开出一片新的天地。

  与此同时,当内容本身实现商业价值后,可以上我们作为传媒机构在商业诱惑面前更好地坚持用商业力量。

  在4G时代,以内容见长的,善于把握阅读的,尊重内容制造的传播媒体所遭遇的不仅仅是挑战,还有机遇。这些机遇使得内容媒体、内容生产者从战后的媒体工业模式中有所挣脱,这些机遇还使一些久违的精神价值变得触手可及,给传媒发展提供更大的想像空间。所以,我们觉得4G时代无疑是内容媒体、内容生产者的美好时代

 

以上是2011年1月22日的报道

以下是吴蔚的最新消息(吴蔚的微博名--风端)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