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宥
吴天宥(1549--1615),字派时宥,号继川,江西丰城县龙津州人。大明隆庆五年(1571)考中生员,在江西新鑫县任教谕。万历丁丑(1577)三月考中贡士,升到江苏扬州做训导官。
万历廿四年(1596)他辞去了官职,回到家乡,做起了经营木材的生意,由于他祖上原来就有经营木材的基础,加上家里原来就比较富有,他到赣州采购了很多巨大的原木杉料,合在一起扎成大筏,放往鄱阳湖出吴城往江苏一带去销售,他在扬州做过事,对那里的民情风俗熟悉,木材生意做得很顺手,获得到了很大的利润。
吴天宥是个十分豁达而又慈善的人,经常以钱财接济邻近的乡亲和穷人,只要家乡遇上荒年,村里的人缺乏粮谷,他就会嘱咐家里的人放稻谷助农家做种籽。他家门前的禾场里砌有一个台灶,即使不是荒年的年份,也会有青黄不接的季节,他家门前的台灶里就会升起烟火,敞口的巨锅煮上满锅的白粥,免费施舍给没饭吃的乡里乡亲们吃。村里建有一个公用祠堂,他的木筏在经过龙津州的时候,每次都会放一些圆筒杉料到祠堂里去,这些杉材就是给乡邻家里有老人死了,又没钱埋葬的人家准备的。在他手里捐出的财银用于公路、水桥等公益性投放很多,被当时人称为木林垱大善人。
万历甲辰年(1604)七月,吴天宥驾筏出鄱阳,在快要出湖口的地方,忽然狂风大作,接连吹翻湖中几艘行进中的舟船,落水的人趴在翻船上随风漂流,当时风大浪高,落水的人随时有被风浪吞没的危险,若在平时遇上风暴,大筏只要顺风往岸边一靠,就很安全。可这个时候却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吴天宥当即组织筏工将筏放横,拦水挡舟,这种现象是筏工的大忌,弄不好会筏散人亡,可吴天宥不管这么多,硬是顶着巨风打锚拉缆,当时救起溺水者二十多人。
第二年(1605)吴天宥又驾筏流经鄱阳湖,他捐资在鄱湖口的石钟山建造了一座石亭,取名为‘镇风亭’,还刻置了一对蹲坐的石兽放在亭子的前面,意思是为过往的舟船镇风避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