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清朝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公元1844~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
吴昌硕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钱松、赵之谦等人的影响。31岁以后,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历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成为一代宗师。
吴昌硕在篆刻上的成就,对我国篆刻艺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他把诗、书、画、印熔为一炉,开辟篆刻艺术的新境界。他的成就主要来源于艺术的修养和思想,具体表现在:
吴昌硕写诗喜欢用“硬语迸向”,刻印间用“钝刀硬入”。他写诗,把西湖的“南北高峰作印看”,将诗与印熔在一起。他刻的“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一印,是唐周朴题安吉董岭水诗的起句;下面接句是“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他很欣赏这首诗,认为这十个字“笔力著墨处在无字处,每用此印,辄陟遐想”。这印特刻起句,意在“无字处”,颇为含蓄,真所谓“印中有诗”。
吴昌硕的画起大落,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感极强。
吴昌硕的篆书个性极强,印中的字饶有笔意,刀融于笔。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这个“丑”主要体现在“残破”上,古而今即象古印又是新的,变而正几变化多又是合于正规的特点。
吴昌硕的篆刻,今天学习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从公元1898年开始就向吴昌硕请教,并向日本篆刻界介绍,产生极大的影响。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