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贞毓:(明朝万历四十六年~清朝顺治十二年,公元1618~1655年),字元声;宜城镇人。著名明朝末年抗清大臣。
吴贞毓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公元1618年),明崇祯皇帝十六年戊午(公元1643年)中进士。
明崇祯皇帝自缢后,南明福王在南京即位,国号弘光,贞毓任户部主事。福王死,唐王称帝,改国号为隆武。吴贞毓任吏部文选主事。唐王失败后,他参于拥立桂王,贞毓升太常卿。次年(公元1647年)农历1月改年号为永历,吴贞毓任郎中。农历2月永明王逃至桂林,吴贞毓任吏部左侍郎。南明永历二年戊子(公元1648年)任户部尚书。南明永历四年庚寅(公元1650年)农历2月永明王因广东西会城失陷,吴贞毓随驾先至浔州(今广西桂平)。其时,孙可望在贵州自称秦王,胁迫朝廷降旨封赠,吴贞毓和大学士严起恒都竭力反对,孙可望便怀恨在心。同年农历11月孙可望密派亲信将官把严起恒杀害。当时吴贞毓因奉旨出使在外,才免遭其害。吴贞毓回朝后,进封为东阁大学士(宰相)。
南明永历五年辛卯(公元1651年)清兵南征,形势紧迫,永明王召文武官员商议,有的主张到海滨李元胤处,有的说到安南(今越南)避难,有的主张渡海抵福建附郑成功。武臣马占翔、宦官庞天寿与孙可望相互勾结,阴谋策划,坚持要到贵阳。吴贞毓因以前反对孙可望封王,没有多言。于是,孙可望一伙于南明永历六年壬辰(公元1652年)农历2月遣兵,迎永明王人贵州安隆,改为安龙府,作为永明王的宫室,其实是一座非常卑陋的房舍。宫人守将也不行君臣的礼节。永明王心中忧惧,但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这时,马占翔管军事,庞天寿指挥勇卫营,军政大权都落在孙可望亲信党羽的手中。他们相互勾结,策划另设内阁九卿科道官,改印文,立太庙,定朝仪,甚至准备改国号为“后明”。永明王愈来愈感到事态紧急,听说晋王李定国已定广西,军声大振,便与吴贞毓等人密议,想下密旨,令定国统率大军速来护驾。吴贞毓说:“主上忧危,正是我辈报国之秋,谁能充此使者?”当即有林青阳愿受命冒险前往。李定国接到永明王的旨意,感慨涕泣不已,决心率兵前往贵州救驾,迎接永明王。但是,贞毓等人奉永明王密诏,召李定国勤王的事,在定国到来之前就泄露了。南明永历九年乙未(公元1655年)农历3月,贞毓等十八人为孙可望所杀害。吴贞毓就刑前,神色不变,面对苍天道:“吾尽忠保国,今逼于奸逆,以死报国,臣之职也!”并赋绝命诗一首:“九世承恩愧未酬,忧时惆怅定良谋;躬逢多难维依汉,梦绕高堂亦报刘;忠孝两穷嗟百折,匡扶有愿赖同俦;击奸未遂身先死,一片丹心不肯休。”赋诗毕,慨然就义,终年三十八岁。
在吴贞毓等人殉难两年后,永明王由李定国护驾人云南。为了追念吴贞毓的功绩,便封赠他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谥号“文忠”。在吴贞毓等人殉难的地方马场建立祠庙,还竖了一块大石碑,上面大书“十八先生成仁处”。封吴贞毓的儿子戬谷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千户,后随王逃至缅甸,为缅甸人所杀害。
吴贞毓后迁葬川埠阳吊,清朝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公元1776年)乾隆大帝赐与谥号“忠节”。后人为祭祀吴贞毓及族叔吴炳,在宜城西庙巷建立了“二忠节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