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五聚堂》和《大宗祠》
深港《五聚堂》,多见于香港新界和深圳南头《吴氏族谱》,《五聚堂》显然是《吴氏大宗祠》堂号,现今遍寻香港新界和深圳南头,均不见有《吴氏大宗祠》和相应的堂号牌匾:在香港新界大井元朗,只有《镇国将军祠》;深圳南头有横龙岗的《凤孙吴公祠》和南园的《吴氏宗祠》。南园的《吴氏宗祠》堂号称《德馨堂》。
在20世孙乡学生鸣球在撰写《吴氏大宗祠延陵宗谱卷之一》时,因“非余拙笔,实不忘其旧也!”的《新界元朗吴氏族谱》之《五聚堂旧谱原序》里,并没有提及《五聚堂》和《吴氏大宗祠》。后才补充说:“讲书太祖以下,视则同居于恩德,而今迁居者,计有十余乡焉。居散则子孙众多,昭穆无所序;亲疏无所分;见面相视同亲也。如秦越焉。皆无族谱之咎也。”时值清道光戊申年,即公元1848年,才出现有《五聚堂》五房联修(谱)之说。
《五聚堂》五房,是指那“五房”?由“延陵吴讲书公宗谱世系图纪”可见:自讲书以下,生一子为二世宏子;宏子再生一子为朝奉;朝奉生七子为:国太、国用、国材、国佐、国闾、国辉、国单。七子其中,只有国闾生五子,其他六子,均“失派”,由此可知,所谓“五房”,仅指国闾之五子而言。国闾之五子为:凤孙、龙孙、麟孙、骥孙、骝孙。
继而在四世祖纪里,更有详细记载:国闾,字“振大”、号“即山”。。。。。。生五子。。。。。。建立大宗祠在于恩德乡之南,今俗呼横龙岗,号为《五聚堂》,设有蒸尝田地,“五房”子孙,轮值供祀。
根据深圳“南园吴氏历史”资料,也记载有:“传至五世,生五子,名凤孙、龙孙、麟孙、骥孙、骝孙。兄弟五人,为分居各地始祖,共建大宗祠于横龙岗南塘,名为五聚堂。”
国闾五子分居情况表
资料来源
|
长子凤孙
|
次子龙孙
|
三子麟孙
|
四子骥孙
|
五子骝孙
|
深圳南园吴氏族谱
|
居横龙岗西向
|
南园村内塘边东向
|
居街边东西二向
|
大涌吴屋村
|
居城内西门
|
香港元朗吴氏族谱
|
居横龙岗
|
迁居溏边
|
迁居街边(吴屋)
|
迁居大涌乡
|
迁居城内永盈街
|
香港吴屋联甲族谱
|
居横龙岗
|
迁居溏边
|
迁居街边(吴屋)
|
迁居大涌乡
|
迁居城内永盈街
|
香港南丫岛族谱
|
居横龙岗
|
迁居南园塘边
|
迁居南园街边
|
住大涌
|
住城内西
|
增城石滩吴氏族谱
|
横龙岗、西乡、大井
|
居溏边
|
居街边南头
|
沙河洞乡、大涌
|
横龙岗、城西
|
说明:
|
1. 南园吴氏族谱资料,来源于《南园吴氏历史纪念册》;
2. 石滩族谱资料,源于《讲书吴公祠木碑》所载;
3. 其他均见于美国家谱网所载。
|
由此可知:《五聚堂》,是深圳横龙岗《吴氏大宗祠》的堂号;横龙岗《吴氏大宗祠》,是由五世国闾公五子共建;横龙岗《吴氏大宗祠》其始迁祖是五世国闾公,太始祖是讲书、宏子和朝奉公。唯深圳横龙岗《吴氏大宗祠》早已损毁,加上深圳建设突飞猛进,深圳横龙岗《吴氏大宗祠》遗址现已渺无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