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印《南岑吴氏宗谱》弁言
我南岑吴氏,自康肃公营别墅于城南,嫡祖洪公于南宋干道九年定居于彼,迄今八百余年矣。自南宋以还,我族耕读之风醇厚,向义之举蔚然,是以科举不断,簪缨连绵,忠臣孝子,义士节妇,不绝于史。此诚先祖之垂范、世泽之绵长,亦由我南岑后裔刻苦自励、奋发有为所致也。
而祖功宗德之记载,族人业绩之罗列,世系绵延之条贯,全赖宗谱之修。我族宗谱,自七世祖方正公于元佑四年始修,迄今垂七百年。其间十八次重修续修,我族之文献遂得以保存和补充。
最近一次修谱为民国丁巳年,历三年告竣,距今恰九十年矣。沧桑岁月,人事代谢,形格势禁,族谱未能重修,已旷三代之久。更甚者,由于虫蠹鼠啮、水火相侵、霉变弃掷,我族之宗谱已无完璧。而我族自洪公一人,繁衍而为巨族,族众垂两万,枝繁叶茂,遍布神州,全族宗谱之纂修亦非易易。
修谱固难,而完成旧谱之搜集亦难,而旧谱为宗谱续修重修之基础。有鉴于此,族之贤裔炳和与兆成等于千禧之年北上沪杭,南下遂昌,近访东磐,查漏补缺,综合整理,合同治戊辰、光绪甲午、民国丁巳本于一炉(十四卷、十五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七卷至四十卷计八卷为同治戊辰本;第一卷、十至十三卷、十六卷、十七卷、廿六至三十一卷、三十四至三十六卷计十六卷为光绪甲午本;其余第二卷至九卷、十八至廿五卷计十六卷为民国丁巳本,但民国续修本中廿二世及以上的世系世传多直接取自光绪重修本),计四十卷三十四册,当年复印两部以保存。存亡继绝之功,非比寻常。幸得横店赵宅炳高和玉山元里炳炉两宗亲各珍藏部分宗谱,比照补充,得以完帙,两宗亲功不可没。宗谱抢救过程中,得到盘谷吴氏寿兰宗亲鼎力相助,特此标出以表谢忱。
光阴荏苒,距宗谱之复印又九年于斯。而复印之两部宗谱又经辗转复印,高温烘烤,字迹渐泯,无需多少时日,势将消褪无存。族谱一旦消亡,则祖先之业绩无据可查,世系之绵延茫昧不明,后裔欲寻根问祖而束手,学者欲稽考博求而长叹。若此,我辈上何以对祖宗,下何以对后人?为此,兆成与族之贤裔炳和等再次发起,组织宗谱抢救委员会。四月二十六日,在城召集宗亲商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宗谱之抢救迫在眉睫,纷纷解囊以襄盛举(捐资宗贤芳名开列于后)。并议决将宗谱交由族之贤裔胜彪重新排版,族之贤裔立梅校对,印刷二百部,俾我族文献不致颓沦,并为各房派支谱之续修及全族宗谱之纂修提供善本。
本次重印之谱,以复印本为基础,并以玉山藏本和良渡藏本参校补正。经过立梅宗贤之努力,重印本世系完整、世传完足、艺文完备,是当今最为完善之本族宗谱,足可告慰先人,无愧后人。除增排总目录、续增排行取名取表用字、录载《中华吴氏大统宗谱》黄帝至吴允昭(吴芾祖父)的世系线图、插入大宗祠平面示意图外,其余一仍其旧。
校谱过程中,立梅宗贤对宗谱的诸多内容进行梳理,将宗谱中分散的记载整理成专题,有始祖芾公简略年表、宗族大事记、排行字辈表字对照表、各房派分布及续谱情况一览表、南岑吴氏在市内和省内的分布表、大宗祠的建造修葺、宗族的祭祖、族谱的纂修、历史名人与南岑吴氏、永康榜眼程文德与南岑吴氏、与仙居祖源地的关系、宗族的养贤、族人的节孝义行、参加乾隆千叟宴和得旌表的族人、太平天国战争对我族的影响等三十余篇,对无缘通读宗谱的宗亲或有裨益。此外,自光绪甲午迄今,人物传记百余年未作增补,本次列了本族四位民国期间重要人物的小传,供宗亲了解。为保持旧谱原貌,以上内容不列入本次重印之谱,而另以期刊《东阳谱牒文化》第二期“南岑吴氏专辑”随谱附送。
《南岑吴氏宗谱》抢救委员会(立梅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