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源流、分布、谱牒、文物、人物小议
第一节 源流
一、渊源
吴姓出处有四:
(一)上古时已有吴姓。舜的后代封在虞的。在先秦以前,吴、虞两字是相通的。甲骨文中,没有“虞”,吴字即代表“虞”。《集韵》说:“虞,古作‘吴’。”故舜的后裔有吴姓的。传说,最早的吴人系属于炎黄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他们崇拜一种有八只头、八只腿、八条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庞然大怪兽——“天虞”为图腾。后来,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的向东扩展,吴人也被迫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都迁徙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故《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二)《中国姓氏大全》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路史·国名纪》载:“商纣时亦有吴伯。”并且说吴权是炎帝之臣。
(三)《中国姓氏大全》:夏氏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据《帝王世系》载,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后羿比射箭。
(四)吴氏出自姬姓,为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
商时,黄帝的后裔古公亶父迁居歧山(今陕西歧山县)后,改革原来戎狄游牧民族风俗,营造城廓都市和村邑。“(商王)武乙六年,那迁歧周。命周公卖父,赐以歧邑。”(《竹书纪年》)因为地处周原,故姬族从此称周人,建立的国家称周王国,古公亶父称周太王。周太王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第三子季历。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深得古公亶父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季历娶了一位挚任族的好姑娘太任。据说,太任怀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后来,她果然生了一个好儿子叫姬昌。姬昌一出世就与众不同。《尚书·帝命验》载:“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人于酆,止于昌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有此圣瑞出现,古公亶父更是对姬昌宠爱有加,认为“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有意将王位传于季历,再由季历传位姬昌。但是,按当时传统习俗,王位只能由长子继承,古公亶父十分为难。泰伯、仲雍十分体谅父亲的难处,为了能让位于弟弟,他们主动出走,结伴一起南下荆蛮——西吴(今陕西一带)。太伯和仲雍到来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部落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因此,当地土著非常拥戴他们,推举泰伯为君长。泰伯成为当地吴族酋长,建立起“句吴”氏族国家,取国号为“吴”,并以吴为姓。仲雍则被封为渤海太守(后为渤海王,故吴氏有渤海延陵世家之称)。
古公禀父病逝时,太伯、仲雍回国奔丧。季历要把王位让给太伯。太伯坚辞不受。他带着弟弟仲雍逃回句吴后改从吴人文身断发的习俗,表示永不再回周;并且举族南迁。这就是孔子赞叹的:“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的高风亮节也使西吴的百姓感动,“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他们从陕西西部的西吴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辗转迁徙,最后到达江苏无锡东南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城市,重新立国。国名仍称句吴。
泰伯去世后,因他没有子女,由仲雍继位。所以,句吴的吴氏实际上是仲雍的后裔。
约公元11世纪,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这时,句吴已传4代:即仲雍生季简,季简生叔达,叔达生周章和仲。《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