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正一方——倘村
澄迈县老城 5公里的白莲墟之西,有一个叫倘村的古村,古时称倘驿里,宋朝立村。这个村庄与一个抗金英雄吴霜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据倘村《吴氏族谱》载:吴霜,字永洁,原籍福建福清县侯山下村人,南宋兴隆二年(1164年)甲申科进士,任大理寺评事,掌管复审各地方的奏劾疏文,因主张抗金而蒙受“抗疏”得罪朝延。被贬来琼任澄迈县令,卜居白莲倘驿村。
宋乾道元年(1165年)仲冬,吴霜被贬为澄迈县令时,携家幼及长兄吴春、次兄吴月一起登航渡琼。木船驱驶在浩潮苍芒的琼州海峡中,吴霜心中无限感慨,有《入琼时舟中有感》为证,诗曰:
数层波浪接烟霞,云雨迷人漫自嗟。
鱼触舟停风气急,鸟过玄谷月魂斜。
梦回频听三更鼓,醒觉偏思万里家。
瞩目江山文物远,衣冠自是海天涯。
吴霜到澄迈县衙(今老城墟)后,和两兄弟及家幼暂时安居下来。当时,县令的禄入微薄,吴霜家人众多,于是就不得不在县衙附近择地定居,垦荒农耕,安置二兄。古时,琼州西道乃从澄迈县古县治(即今老城墟)而过,沿途经过倘驿里(今倘村)而西去,倘驿里地理位置乃是交通便利之地。于是,乾道六年(1170年),吴霜和吴春、吴月两兄在离澄迈县衙(今老城地址)10里远的西去要道旁建屋卜居,以安居创业,这就是现在的倘村,吴氏自此成为倘村之吴姓入村始祖。有《卜居作》为证,诗曰:
胜概新村满泛霞,人生到处不须嗟。
八千路远风情隔,尺五天高日影斜。
忧国杜陵曾去国,忘家范蠡别为家。
何因一寝游春梦,飞入长安兴未涯。
不久,在内地任州判的四弟吴寅(岁进士)辞职,也渡海来琼和吴霜、吴春、吴月三兄长团聚共居于倘村。后来,为谋生计,长兄吴春渡海迁到湛江的海康县定居,次兄吴月迁到本省的临高县今多文村定居,四弟吴寅迁到本县桥头镇云兵村定居。
吴霜,乃书香世家,教子义方的文化承传历代,传至第十世乃以吴景晖名扬一方。
吴景晖乃是吴霜的第十世孙,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科考中举,名列全省第三名,任广西桂林府推官。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广西贺县农民争田激变,派出去平息民事的桂林府的一位官员被害,没有人敢应命,吴景晖感叹曰:“受命抚民,虽死不避!”毅然而行,在处事途中,果被寇害,为国捐躯。
据倘村的老人称,倘村自吴景晖为国捐躯之后,乡民义勇正直,处事公正,因得地方上众所公认的义方之村,附近村与村之间纠纷,乡民之间的矛盾,都请倘村的父老评判调解,就连当时的劫匪都不敢入倘村抢劫。有一次,两个国民党兵来到倘村,正准备牵走农民的家牛,被村里的一位老伯发现。老伯上前,大胆制止,两个国民党兵动手要打老伯。老伯大声喝道:“你两人敢动手打人,我们倘村人自古就正义不惧,你一动手我就找你们的上司”。这两位国民党兵丢下家牛,乖乖地溜走了。倘村人教子讲义有典范,教子读书也有先例。国民初期,村民吴桂盛,身高一米七,虎背熊腰,魁梧壮实,力气无比,却是丁字不识,村人戏他说:“你桂盛全身是力,就是拿不起那支笔”。这话触到了吴桂盛的痛处。于是,他决心送子读书,后来他的孩子乃成了地方有名的秀才。
倘村,历史悠久,古迹遗风犹存,而当地穿越了百年历史红尘的老屋和登第坊,则默默守候着这方水土养育的好儿女,静静诉说前尘往事。在倘村东北隅,耸立有“登第坊”,乃为纪念吴景晖考中举人所立。70多户的村庄,竟有上百年的古老民屋有22间,五帖大屋3间。名人吴霜旧居、吴景晖故居乃木石结构的十柱瓦顶的五帖大屋,屋外围长16.5米,宽10.8米。分客厅一个,中房两个,偏房两个。客厅15路瓦、中房9路瓦、偏房13路瓦。此“五贴大屋”,在海南乃为少见,虽然建筑简朴,但历经800多年风风雨雨而如今状貌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