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城4年创造57亿智慧产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1 18:42:34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华裔吴锦城 4年创造57亿智慧产权

【 阿波罗新闻网2011-04-01讯】 
 
“人有生死,国有兴衰,但理念长存”,这句名言曾在吴锦城先生的两次专题演讲中特别提起。演说时的吴锦城睿智而机敏,神采四溢,极富感召力,而平时的他多安静谦和,不被人格外注意。

正值吴锦城第三次创业并着新书《创造之梦·企业之心》,笔者读完后受益良多。
理念与成功,经验与教训,科技与人生,其间不易为人知的种种,在欣慕成功的同时,人们不免又有着许多的好奇与询问。为此,笔者走访了吴先生。

吴锦城简介:

台湾新竹出身、交大毕业、美国立身的吴锦城先生,从1995年春天起三度创业。第一次创业:1995年创立二十五名员工的爱力思(Arris Networks)通讯公司,七个月后以一亿五千万美元被并购。二OO二年三月,吴锦城创立的箭点科技公司(Arrowpoint Communication)被CISCO公司以五十七亿美元天价并购,规模不过三百余人的箭点,一夕诞生了两百多百万富翁,可谓华人创业界的传奇。成功后的吴锦城并未止步,2002年三度创业,创办Acopia Networks。

吴锦城因在网路和通讯产业的成就,被 InteractiveWeek封为“二十五名网际网路顶级幕后英雄”(Top 25 Unsung Heroes of the Internet)之一,被麻州电信协会(Massachusetts Telecom Council)推崇为“年度电信产业推手”(Key Industry Player)。

2002年,与美国西岸台湾交大校友集资500万美元成立春天基金(Spring Fund),投资回收的50%捐给交大,并捐款一万美元在交大成立奖学金,回馈母校。

“A Man may die, a nation may rise and fall, but an idea lives on.”
“人有生死,国有兴衰,但理念长存”
----美国总统甘迺迪(President John F.Kennedy)

●“借这本书希望把理念弄对”

当被问及著书的初衷时,吴锦城开门见山:“我写这本书时,不希望加入太多个人色彩,不是光讲自己创业的经验,还希望结合着大家的经验,把它记录下来,以期使更多人有所受益。”

“一般成功的定义是赚了多少钱,这并不太好,其实真正的成功背后有许多理由,而在过程中,为什么创业,觉得自己最高兴的是什么?很多东西是外面人看不到的,借这本书希望把观念搞对。”

“如果理念太受物质的影响,可能会使有些人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是很高兴,有的人成功拿到钱了,他就一下子不做什么了,放弃了多年花时间做的事情,这对社会是一种浪费。理念弄对后,该赚钱还是要赚钱,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创业只是借这一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找到自己热爱的挑战,
就像找到一池永不枯竭的泉水,
令人忘记疲劳。
财富不是成功的指标,
只是在助他人圆梦的同时,
命运之神所附赠的一份洒脱。
 

● 真正的创业者看重创造的过程

“比我成功的人太多了,成功有的时候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促成的。九五年第一次创业时正值传统创业的低潮,结束时正是网络泡沫开始。创业是很苦的,那时候少有人有勇气去创业,也想到需要奋斗三、五年才会有个结果,因为天时的原因,第一次创业显得容易些。如今第三次创业是一种挑战,美国的竞争是很强的,因为创业的苦有些人就退出了,这一次的创业也是考验是不是真正的创业者。”

“真正的创业者是看他所创造出来的有没有意义,而不是停留在结果是否成功。这是一种尝试的勇气,有足够的勇气承受失败,也有足够的勇气朝前走。”

●在团队之中

吴锦城先生认为,创业是一种团队合作, 理念是通过团队扩展开来,通过创业的过程使更多的人了解创业的内涵,影响更多的人去做更多的事情。通过创业的过程明白自己能够做什么,喜欢做什么。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那些强那些弱,知道怎样与别人配合。有的人以为当总裁就是最好,但是并没了解自己适不适合。吴锦城说自己公司的现总裁在领略了此位置的辛苦与责任时,反倒希望再去从其所长所爱的销售业务,若真有能者想接替,他会欣然让贤。

当被问及遇到团队内有不太相同的见解如何处理时,吴锦城说:“如果直觉是对的,又不是出于私心,对方不接受,多数是沟通的问题,有时沟通需要多次,当对方看到你的想法不是出于私心,而是理性的思考,通常最后都能达到共识。”


 
“团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明星成员的多寡,而在于团队成员是否同心协力,各司所职,合作无间。”
 

● 第一次创业 是创造了一个世代

吴锦城讲到,第一次创业爱力思(Arris Networks)团队中的同仁,他们后来各自创出的公司的职员在麻州就有几千人,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很多人因为他们的再创业而受益,也使这些社区变得不同,这些都可以感受到第一次创业者们的热忱和一种理念的继续。“用数字的眼光来看,爱力斯似乎不如箭点成功,但当时那些人每个人至今仍在创业,以世代交替的眼光看,我们的第一次创业,所创造的不是一个产品,一个公司,而是创造了一个世代。”

在新书中谈及第二次创业的成功之余,吴锦城觉得“箭点公司的成功,创造了两百个以上的百万富翁、却也让一部份人因为拥有了财富,而毁了人生目标,从此迷失了自己。”

吴锦城认为,财富会分散掉,有尽时,但理念的秉持与传承更为重要与不易。


 
新时代的成功创业固然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但创业成功的神髓却如同求学,在于日新月累的自我充实求进步

● 心底蕴深情

在吴锦城新书《创造之梦·企业之心》的首页是题有“谨献给我父母亲吴庆宗、魏教”的一幅全家福照片,满脸稚气的三个幼儿环绕父母膝下。“父母对我们从小的要求是把书念好,他们理念很简单,就是希望未来的我们和他们不同,他们会帮助我们”。

谈中得知,吴先生的父亲在他年仅大二时因车祸去世,从那时起他与母亲一同扛起家庭的重担,从母亲那里看到了勇气、毅力和潜力。吴锦城说到当年含辛茹苦的母亲资助他远行赴美留学时,“对她来说是很苦的事情”,当说到他几乎没有多少时间陪母亲时,吴锦城已是眼中含泪,无语良久。

● 留给孩子些什么

留给下一代的,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吴锦城认为,“培养小孩尽量让他们发展的均衡一点,让他们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成功的定义并不是社会给人的定义,而应该是看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成功是看你自己对生活的感触。”

‘中国古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很多中国人把家一齐了,国和天下就不管了。应把观念扩广,有理想的人不应该是只关注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人。’

“小孩子是可以教育的,从小长大我告诉小孩,大人的钱不会都给你的,现在儿女在外面租很小的公寓,一直在打工,拿并不高的薪金。从小告诉孩子,你们是独立的个体,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父母只有在你们最需要的时候支持你。当你的理想值得支持的时候,我会很高兴支持,帮助他们去实现他们的理想。而不只仅仅给他们钱过好日子。”


 
每次看到年轻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好像又看到30年前的自己,深怕打破他们的梦,真希望每一个有心的梦都成真。

谈到回馈社会,吴锦城说他的财富大致设想主要有两个走向:一是成立一个创投基金会,鼓励创业,而投资者将来成功后,可依自己所愿再放一些回到基金会,如此,良行循环,生生不息;二是捐予慈善事业。

● 在资讯时代找到平衡

吴锦城先生认为,资讯时代带给人的影响是人很容易就得到信息,但在带给人生活的负面影响是,把人与人沟通的途径用科技来代替,而把传统的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沟通关系打乱了。这也涉及到人的理念的问题,人的专业的东西不应是生活的全部,而是用它来做为更有贡献之事的一部分。人不应该只为自己,科技只是帮我们实现我们理念的工具。

当被问及新书中提到“如何从科技挂帅,经济强权,人文道德艺术屈居从属地位的对比中,拓展双赢境界?”时,吴锦城认为: “科技的东西只是越快越好,越便宜越好,越自动化越好。但这些往往和人的人性是相抵触的。科技行业因其强的时效性和激烈的竞争,使人有很强的危机感,很容易过度专注一件事,思维是单一的”。

● 桃李不言

“看到身边一些有野心的年轻人,工作热切,但灵魂冰凉。对事业对自我未来的追求,非常热衷,但对身边的人,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一律缺乏热情,遑论温暖的心,可以说是完全的Mean & Cold 。 但愿锦城的风范可以给青年一些启示。”
---李仁芳 (台湾政治大学科技管研所所长)

吴锦城是我们网协NECINA的楷模,他对网协的贡献太多了。当年首创人陈五福先生离开波士顿后,吴锦城是第一届正式会长。此后每年很多事他都带头干,不论是捐钱和花时间做事情,却很少讲自己。想创业的人,他都帮,及时给予指导。每次董事会他都参加,举办活动所研讨的话题, 近期的热门话题等等,他都给我们建议,他还为活动找赞助单位,以往他找的赞助单位是最多的。我们在前面干,他在后面支持,所以NECINA 走到今天,大家兴致越来越高,跟像他这样默默奉献是分不开的。
---纽英仑中华网路资讯协会(NECINA)总干事陈君瑶

● 新着《创造之梦·企业之心》甫上市已畅销


 
吴锦城先生的半生体悟,创业心得,更详尽的记述在了其新着“创造之梦·企业之心”中。

该书已经面市,各地世界书局有售,有意邮购此书者,可寄支票美金15元至:

Chin-Cheng Wu Foundation for Peace & Humanity
P.O.Box 415
Carlisle, MA 01741

亦可网上订购:

1 books.com.tw.
2 kingstone.com.tw
3 esliteboo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