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 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红旗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3 11:07:29  文章录入:吴红旗  责任编辑:gohwu
 
[align=center]祖 宗[/align] 爷爷去世之前,我没有见过祖宗的模样。跟随大人们上坟祭祀,听到祖宗一词,虽弄不明白祖宗的概念,心里却有了敬畏,并在脑海想象祖宗的模样,祖宗一定是神灵,或如天仙,家住在坟里面,会在天上飞,常人看不到他,不然,大人们何以口口声声祈求祖宗保佑呢? 爷爷去世时我正在读高中,不能也不会去思考祖宗的问题,不过比以前多了一个怀念,当然,那只是对爷爷的怀念。父亲的去世,忽如一声幽冥清钟,震醒了我对祖宗的思考。随着一次次携儿回乡祭祀,对祖宗的理解日益加深,祖宗,就是世代的“今人”作古而成。于是心目中的祖宗,便一次次走出坟茔,或从天上飞下来,回归到历史的现实中—— 自然,祖宗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生生息息,总与大中华的古老文化和命运相关。看,“好男儿志在四方!”,始祖公告别了遥远的祖籍地,迁移到此,看好了地理风水,卜筑定居下来,开山辟地,繁衍生息,运用着从祖籍地带来的方言和技能,沿袭着从祖籍地带来的文化与习俗。在古老的农耕时代,的确要靠多子多孙才能多福,因而家族日益兴旺,发展成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千百年来,都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的思想理念,于是祖宗就省吃俭用,把儿孙送进了私塾,接受“四书”、“五经”的熏陶,家族中便不时地走出优秀儿郎,到外面建功立业,有的还彪炳史册,既光宗耀祖,又激励后辈子孙。 于是,祖宗分成了两部分。没有走出去的多数,安居乐业,建设家园,世代相继;走出家园追求功名者,成了他乡的游子。前一部分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又构成了故乡,代表着父老乡亲,是他们承载着方言和习俗,沿袭着传统和文化,永远地成为游子们感情和心灵的归宿;而后一部分,不论是功盖一世,荣华至极,还是人生失意,穷困潦倒,都始终怀着浓浓的乡情,怀着罗盘一样永远指向故乡的游子心。当然,游子也有不没之功,尤其是建功立业者,他们向故乡传输着外面的信息,故乡也决不会拒绝,因为那是值得荣耀的,因而,游子们又能合理地刺激故乡的方言、习俗、文化和思想的进化。 当然,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支配,祖宗也总有着局限,比如男女不平等,好东西传男不传女,连家谱也是修男不修女。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了保住本族的生存优势,有些也的确是出于无奈。听大人们讲,族中曾有一女嫁于外姓的邻村,嫁妆包括分拨的一条渠水,后来外甥长大,天天扩渠,直到影响了家族的灌溉,威胁到家族的生存,于是引发了夺水之战,最终带来了分水的官司。要是现在就好了,生产力大大提高了,两族的孩子在一起上学,一届又一届,都建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还有什么事情不好解决? 无论如何,我对祖宗充满着敬意,深深地怀着情感。祖宗是伟大的,正如同中华各族祖先的伟大,祖宗世世代代用智慧和生命谱写的家族史,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祖宗生前都历经了艰辛,甚至磨难,在加入祖宗行列的时候,又都因为衰老或是病痛,都恋恋不舍自己的儿孙,但他们都是潇洒的,他们总是力争上无愧于祖先,下无愧于儿孙,总是要把最好的东西传给儿孙,该给的,一丝一毫都不保留,如勤劳朴素、宽忍厚道的品德;坚强不息、奋发作为的精神;…… 祖宗都是接好先辈的接力棒,跑完了老天划定的路程,再稳稳地将棒交到儿孙手中后,才一茬一茬地告别离去的。如今,这根接力棒早已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只有不断地打造充实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生,同时,认真负责地培养好下一代,为下一代打好人生的基础,将来才有资格交棒,才会在路程的那头交棒时,也能够轻松潇洒,无愧无疚!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