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重憙特享退休金的故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鹰翔棣州的BLOG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8 0:05:12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吴重特享退休金的故事

 

 1911年,随着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逊位,清王朝灭亡了,封建帝制结束了。作为晚清政界风云人物之一的吴重憙也不得不怅惘地离开北京城,到天津卫过起了隐居生活。从此后,他闭门谢客,专事整理和刊刻山东海丰吴氏家族先贤的诗文、著作、奏本等遗书。众所周之,在明清时期即便是一品大员,退了休也是没有退休金的,更何况是退隐呢?吴重憙解任前只是前清的二品官员,他怎么还会有退休金呢?而且,一个月就有八百块银圆的收入?

吴重憙的退休金是袁世凯特发的。

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总统后,又想起了自己的受知师——山东海丰吴重憙,他想邀请吴重出任新政府官职袁世凯之所以要怎么做,其原因有二,一是感谢吴重憙当年的知遇之恩,二是为自己充当门面。于是,他多次派人从北京专程到天津邀请吴重憙出山。可是,吴重憙总是闭户不为啥?袁世凯复辟活动时,吴重憙是旗帜鲜明地持反对意见的,并多次劝解未果。为此,吴重憙不愿再在袁世凯手下做事。袁世凯见屡请吴重出山不成,没办法,只好亲自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邀请函,尊吴重憙为“老师”,言辞中极尽赞美之词。吴重憙收到袁世凯的亲笔函后,给袁世凯回了一封信——“宫保如唔:吾年逾七十,旦夕且死,宁有心依恋利禄耶?吴重袁世凯接到吴重憙的回信后,沉默不语,最后以公府顾问名义,每月定时发给吴重八百块银圆。面对银光闪闪的“袁大头”,吴重憙也不推辞,悉数收下。为啥?他正为刻印被世人称为吴氏“小四库全书”的《吴氏文存》、《吴氏诗存》、《吴氏世德录》和《吴氏试艺》等名典需要大笔费用而着急着呢。

袁世凯为什么要给吴重特发退休金呢?因为他们是故交并有师徒之谊。

1876年,河南陈州项城袁世凯依靠丰厚的家产河南陈州应试闲居期间饮酒驰马,还创办了“丽泽山房勿欺山房 两个文社自任负责人,并免费为文雅客士供给食用,过起了诗酒文人的生活。因为袁世凯有钱有闲,慷慨好施,投靠他门下的寒士多如过江之鲫。当时,吴重憙是陈州知府,袁世凯能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很赏识又加之袁世凯嗣父袁保庆是吴重朋友,于是吴重袁世凯以荫生进学读书,并时常在一起吟诗作赋,谈古论今。两年后,河南学政翟鸿为报复吴重熹而取消了项城第一名袁世凯科场录取资格。袁世凯落第之后,通过关系加入曾国藩的庆字营,即后的李鸿章的淮军。从此,袁世凯飞黄腾达,成为权倾朝野的能臣。

1901年,袁世凯北洋大权后,他没有忘记早年的师友吴重憙,遂擢升吴重憙出任直隶布政使,执掌京津之要。第二年秋,袁世凯回籍葬母期间,还委任吴重护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40多天呢。不久,袁世凯就任督办电政大臣。这时,他又想起吴重憙,并将吴重憙请进袁府。寒暄过后,袁世凯吴重憙说道:“老师,知遇之恩,恩重如山!当年没有老师的帮助就没有某的今天啊!袁世凯虽然“老师长”、“老师短”地挂在嘴边,但是吴重憙还是称袁世凯的尊称:“宫保,言重了。袁世凯知恩图报地道:“老师,您奔波了大半辈子,刚刚是一个三品京堂。论老师的学识、才能和人品,早就该有个好差事,享享福了。”吴重憙疑惑地道:“宫保,你的意思是……袁世凯神秘地笑道:“这不是嘛,李鸿章了,朝廷让我做电政督办大臣,上海接收中国电报总局,这可是一个肥缺啊。我想啊,肥水不落外人田。我打算让老师当我的副手,以钦差驻沪电政大臣常驻上海,不知老师意下如何?吴重憙起身一拱手,谢道:“感谢宫保抬爱,憙必当不负重望!”

1903年,吴在上海任会办电政大臣期间,经过多方努力,收回了本就属于中国的中国电报总局。他在尽职尽责接办各省电报商局、理顺电政业务、改良邮电各项要政的同时,还赎回了京汉铁路的管理权,参与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办,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之后,吴憙历任仓场侍郎、江西巡抚、邮传部侍郎、河南巡抚等要职,赏戴花翎,诰授光禄大夫。

1918,吴重病死于天津,终年81岁。憙一生为官四十载,兢兢业业,以人为本,推行新政,创办实业,开展地方自治,抵御外国经济侵略,以一个传统士大夫的爱国热情与开明绅士的远见卓识,成为一代名臣。憙为官其间虽有投靠袁世凯之嫌,但是在袁世凯变成窃国大盗之后,他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没有和袁世凯同流合污,也算是出淤泥而不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