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埔平寨半徑梅樹下遷台北縣新店暗坑(今安康)吳氏永思堂
台北縣新店安康,曾是個叢林茂密、伸手不見五指、盜賊出沒的地方,再加上曾有煤礦開採,故古稱「暗坑」,後更名為「安坑」又更名為「安康」。
永思堂位於新店安康安民街,為吳氏家族之古厝,吳氏家族原居廣東潮州府饒平縣,時居屋即稱永思堂。子孫渡臺後,其中一房定居大坪林十四張庄開闢土地,後代遷居暗坑(今安坑)建屋,號「吳厝底」,為當地相當有名之古厝。
吳厝底於民國73年(1984)因公廳老舊改建,而後亦號「永思堂」,為兩樓形似家廟之建築。永思堂神位和祖先牌位均在2樓,1樓樓前廣場供婚喪喜慶之用。永思堂因改建而保留較少,但仍有其歷史地位。
暗坑吳厝底的吳姓是屬於延陵系統。其宗祠「永思堂」刻有碑記,描述該姓宗族發展史並來台拓墾的過程:
祖居廣東潮州府饒平縣埔平寨半徑梅樹下,宛然巨族。明季紛亂,土寇余秉仁攻寨,拒戰匝月,值祖宗忌辰,群飲失守,閤族罹難,幸有逃生,復聚於斯,迄今生齒日繁,相傳忌辰不祭,余姓不婚。族譜焚失,欲溯本源,但知永思堂為逸觀公所居,有生二子,長正直公,明末入福建漳州郡平和,遂為開和之祖,稱為一世祖。至六世祖樸厚公生五子,長廷陞在和邑,餘皆渡台。次廷實為生蕃所殺,三廷意往嘉彰諸處,未知絕續,四廷在無娶,惟我廷祿公,住淡水廳尖山保大坪林十四張庄,開闢土地,娶媽曾氏諱妹娘,創立基業,生子七女一,為吾宗台灣開基之祖。家資富裕,念木本水源之思,將六子文貴撥回和邑顧守攻墳,買和之東門外厝宅為祖祠。公之為人可謂克振家聲,光大祖德矣。生平克勤克儉,忠厚傳家。傳下七房,長文心、次文會、三文錫、四文章、五文滿、六文貴、七文財,嗣族繁枝,分長房在士林,二房遷居八芝蘭德行建屋號咸齡,三房在牛稠湖口建屋繼號永思堂,吾五房文滿公在安坑建屋號吳日記,又稱吳厝底,各有開拓發展。發展迄今,傳諸後世歷數代,秉承祖訓,克紹箕裘,世澤綿延,子孫日繁。惟吳厝底祖厝年久失修,不堪使用。於民國七十六年五月,經管理人提議,族親開會同意,拆除原地,擴大面積改建,並於民國七十七年歲次戊辰三月落成。新建之祖祠厝地,山川秀氣,堂構雄偉,富麗堂皇,逢節慶祭典,裔孫滿堂,誠感祖澤流芳,願我族人,飲水思源,奮勵自強,團結同宗,克振家聲,光大祖德宗功,九世祖永現官章應奎因恐族譜失傳,後世未由詳悉而紊亂,特編廿四字以序昭穆,凡我後人,各循厥字焉。
輩序:
永長嘉芳,振祖榮宗,克生俊秀,為有賢良,忠孝繼起,善守用光。
祭祀公業吳日記管理人 有財 振雄 振宗 祖宣 會計 振乞
祖祠重建委員會委員 芳緒 芳惠 振卿 萬金 澤清 振福 振賢
十三世裔孫 振堵 謹誌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歲次戊辰三月 立石
這篇碑文的撰寫者,推測應是來台後的第三代吳永現所作,他也是清代吳厝底吳姓唯一有功名的秀才。
吳厝底吳姓祖籍廣東潮洲府饒平縣,在初期曾遭余姓土匪攻擊以致族姓元氣大傷,至明末,吳正直率同族人再遷福建漳州郡平和定居,因此吳正直便成該宗族的開閩始祖。目前吳厝底的吳家族譜所記載的祖籍地將廣東與福建兩地並列,其寫法是「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埔平寨半徑梅樹下移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東門外」。至今吳厝底吳姓在大陸的祖厝,便是座落在平和的「東門外」。
吳正直之後傳至第七代的吳廷祿是吳厝底吳姓來台墾拓的第一代,其最初的拓墾地是在大坪林十四張庄,吳厝底吳姓宗祠永思堂所奉祀的渡台祖即為吳廷祿。吳廷祿排行第五,另有兄弟六人,除了行六文貴留居祖地,其餘皆相率渡台,兄弟渡台後命運各異,第二被「生蕃」所殺;第三往嘉義彰化一帶墾拓,自此失去連繫;第五則因無娶而絕後。最後只剩吳廷祿子孫在台北盆地內外繁衍至今。
吳廷祿生有七子,分別是文心、文會、文錫、文章、文滿、文貴、文才七兄弟。七兄弟散佈台北盆地內外各自發展,長房在士林,二房遷居八芝蘭德行建屋號咸齡,三房在牛稠湖口建屋繼號永思堂,五房文滿則在暗坑建屋號吳日記,又稱吳厝底。吳厝底的稱號從未在官方文獻中有所紀錄,但其聚落名稱的出現應該是在文滿與兄弟分產後至此地開拓所建的聚落稱號。文滿生有四子永隆、永瑞、永現、永環;吳厝底現在所居吳姓四房便是由此繁衍。第三永現即是前述唯一的秀才,永現生有五子,第三長潛後來過繼給長兄永隆為嗣。在此所以如此詳述世系,是因從遺留至今的契字鬮書考察可見,吳厝底吳姓土地財產的散落與勢力的失落,「長」字輩這一代是重要的轉折點。拓祖吳廷祿於何時來台墾拓並落居大坪林十四張,確實時間已不得而知。今日的吳姓家族譜紀錄其渡台祖來台時間是在乾隆初期,大致符合漢人在新店地區的墾拓時序。吳家長房後代至今保留了一份1861 年記載相當完整的分產鬮書,這張鬮書的內容是:
立囑分管鬮書母吳曾氏竊謂,父母創業,所以裕昆,子孫承桃,宜能纘續。氏生有四子,長龍、次瑞、三現、四環。耕讀為業,克勤克儉,各教其子,協力經營。因先夫以盈公鬮業而光大之,增建田宅迄今,孫曾繞膝,男婦四十餘人,可云天幸。但氏年八十有九矣,長男年躋古稀矣,次男亦周甲餘五矣,三男四男亦年近杖鄉矣。陳氏義門之旌既遐莫覯,欲其子孫永好,宜為籌善後事宜,爰吊四子來前命之曰:眾父與兄弟七房兩次分業不滿貳百石,中間兩遭厄運幾乎不保,眾四子協力同心,耕讀商賈,各成其業,就暗坑庄加置水田大小拾處,計租息有五百餘石,亦云幸矣。予年鄰大耄,家兄弟亦皆蘭孫滿砌,欲杜後來紛競,宜將家業除蒸嘗長孫外,作四份均分。肥饒不齊,拈鬮為定,預立囑書,業則分定,家仍合食,待予半董雙成以侍西王母之後,眾兄弟或欲分居,則各管其業,無患生嫌隙矣。特立分管囑書四紙一樣,眾兄弟各執一紙存照,所有條目開列于左。以元亨利貞為號。
一批明大坪林十四張庄七房鬮書份下水田壹處,留存為蒸嘗,諸費作四房輪流,其契券交長房收存。內抽貳拾石為子孫入泮育才之資,其所存公銀,如子孫有小試赴郡者,公貼佛銀貳元;有鄉試者,公貼佛銀貳拾元。其七房前鬮書,長房收存;其七房後鬮書,貳房收存,照。
一批明買六十三份王家水田壹處,抽出為長孫永管,照。
批明長房元記拈得買王灘參份、王輟半份、簡家壹份半,共五份。東至林家田為界,西至參房田為界,南至橫路為界,北至溪為界。配埤腳田上段,又配十四份厝前田壹段,照丈定界。并買蔡家田壹份,又配大崎坑田寮後壹湖內配雞心崙壹段。其買王灘印契壹宗并買簡家承張家上手印契壹宗,其十四份范家找洗字以及上手字付元記收存永照。
批明貳房亨記拈得買橋頭王輟田壹份半、林白田壹份,內抽公厝地義合田半份連成片段。東至曾家田為界,西至四房田為界,南至山為界,北至秀朗圳為界。買林白水田壹份二分、楊家田參分,買王灘田半份,址在印契內明白共五份配六十三份,買葉家田壹份配十四份中份田壹段,又配大崎坑曾家之穴崙后二小湖透至過崙曾家穴后分水為界。其買林白印契壹宗、林泉印契壹宗、義合契壹宗、楊家契壹宗、葉家契壹宗。其買王輟司單壹紙付次房收存照。
批明參房利記拈得買簡家塗城邊田份四份、王輟田壹份共五份,內帶田寮十間。東至長房田為界,西至塗城竹圍腳為界,南至橫路為界,北至溪為界。內抽港邊園中風水壹穴,坐東向西,配埤腳田下段,又配十四份南頭下至地記田大路下為壹段,照丈定界,又配大崎坑山土地公湖壹段。其買簡家印契連司單壹宗,又買陳石賴恆印契壹宗,付參房收存永照。
批明肆房貞記拈得買橋頭見頂王輟田五份,內抽壹份為公厝地坐南向北,又買王灘路下田壹份,抽出補足,共為五份。東至次房田為界,西至林家田為界,南至山為界,北至秀朗圳為界。配埤腳田中段,又配十四份竹圍腳路下田上段,并貼份仔田壹段,照丈定界,又配大崎坑右邊內節與郭家連界壹湖外至曾家外穴后分水為界。其買王輟印契壹宗,付肆房收存永照。以上所分田業十四份大租屯租水租口糧工資谷諸費,照四房田份多少均攤,配納五十六份、六十三份大租屯租水租諸費,照所分田份各人配納,不得爭長較短。其十四份、五十六份播種之田,聽各房早季播種,其水路牛路通行不得阻當,永照。
批明五十六份橋頭貳房肆房田中抽出壹份為公厝地,坐南向北或公起蓋或私起蓋,各從其便,其壹份之田小租谷若未起蓋公厝,收存為公,照。
批明所分田業有契券交連界,則照鬮分,管契則分折收存,倘有要用,當取出各不得刁難,其大崎坑墾約交元記收存,照。
批明四房鬮業廣狹不一,仝請丈師統丈,計田有拾壹甲伍分零六毫四絲。每房應得貳甲捌分柒九六毫六絲零。今亨記田份溢額參分參九六毫零,應抽出六九四毫零補元記,又抽出壹分五九壹毫零補利記,又抽出壹分貳九壹毫零補貞記。今將承買六十三份葉家田業,經丈伍分零貳毫抽出參分參九六毫零補足,尚剩壹分六九五毫補亨記自管,其利貞貳記應坐元記數項,願將補足之田歸付元記永掌,契券歸元記收存,照。
又批明利記五十六份田原抽出風水壹穴,今歸利記,不用留存,照。
吳濤保給
在場囑分母親曾氏 代筆蔡宗傳
公親林春和
房親吳永坤
咸豐拾壹年參月 日仝立鬮書吳永現
永隆
永瑞
永環
這張鬮書撰於咸豐11(1861)年,此次分產,是吳文滿拓建吳厝底之後,吳厝底吳姓第一次拈鬮分房各置家業。拈鬮由文滿的妻子曾氏主持,將文滿家業分散給四個兒子;永現因有功名,所以鬮書後的落款排在首位。文滿的妻子曾氏也就是吳廷祿的第五媳婦。
從這張鬮書得知,曾氏當時已屆89 歲高齡,若推算,則曾氏生年應該是1772年,也就是乾隆37(1772)年,正是乾隆中葉時期。文滿是吳廷祿來台之後與妻曾氏所生,其年歲當與曾氏相若。那麼,吳廷祿壯年來台墾拓的時期應當就是在乾隆初期的時候,此期也正逢清官方海禁期鬆動,漢人拓墾移民潮開始風行的一代。吳廷祿隨著這波移民潮拓墾聚居於當時的淡水廳拳山保大坪林十四張庄,成為吳厝底吳姓宗族的開台拓祖。
辛勤的拓墾讓吳廷祿家族「家資富裕」,經乾隆朝的初創家業,歷經嘉慶、道光以至咸豐11 年傳孫,時間由18 世紀中葉至19 世紀中葉,正好是百年基業。從鬮書可見,吳厝底吳姓所傳得之先祖墾拓家業,至咸豐11 年分家之時,經丈師測量,山林不算,田業已累積有11 甲5 分6 毫4 絲之廣。咸豐11 年這個年代恰巧也是前言所說漢人社會在新店建立完成的年代界限。暗坑吳姓的家業均分事蹟,正側面印證了新店區域發展史上,漢人社會經墾拓而定著成熟後,開始深廣支化的象徵。
吳厝底歌仔戲
安坑吳厝底的歌仔戲班約成立於民國35年(1946),由吳厝底秀才的後代吳芳瑞招集眾人組成。戲班成員來自整個柴埕保約40多人,並延請松山戲班的周火灶老師任教席,吳厝底則為眾人練習的場所。76歲的現任太平宮董事長吳邦彥先生當時為戲班裡的當家小旦,因民風保守,一般女性上不願公開拋頭露臉,故當時的成員全是男性,女角全由男性反串。吳邦彥先生與二城興義社的廖過枝先生為當時安坑內、外五庄最出名的小旦。戲班甫成立及受到各界的重視與歡迎,除了新店當地之外亦常至臺北古亭、大稻埕與現為臺北橋的大橋頭演出。戲班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觀眾高昂的興致與一致的好評,「陳三五娘」、「紙馬記」為當時令人記憶深刻的精采劇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