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吴氏迁闽的客家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章立 章海…  文章来源:祠堂博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25 8:31:43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无锡吴氏迁闽的客家村

章立 章海君

   在培田,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古民居建筑群。它坐落在福建省连城县冠豸山下的宣和乡境内。村落三面环山,中间溪流,是砖砌四合院式民宅。现存的建筑之精美,保护之完好,文化底蕴之深厚,可称中国建筑中另一支奇葩,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份。培田村面积13.4平方公里,300多家,人口约千人,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早期曾是长汀县与连城县官道上的驿站,是汀州、龙岩等地的竹木、土纸、盐、油汇集的水陆交通点。清代邮传部官员项朝兴在此有至德居题联:"庭中兰蕙秀,户外市尘嚣。"该聚落村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2道跨街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构成了紧密有序,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明代建筑特点。外墙为清一色大砖,内建木制构架,门楼有泥塑石雕,屋脊为飞檐彩陶,梁檩窗屏为木刻雕花彩绘,工艺精致,体现客家人的智慧与技巧。

 

    培田村建于明清时期,已有几百年历史,2001年定为省级文保单位。培田最早始祖是吴八四,他于明朝初年从江苏无锡迁到这里耕读立业。现全村300多户人家中1400人都姓吴,已传24代子孙。原有11个姓氏,逐渐迁出或没落,而吴姓家族最兴旺发达,成为大聚落自然村。这里除民居外,现还有三庵、三庙、一条街。民居吸收了北方四合院及江南民宅的布局,形式上是中轴对称,厅庭结合,又融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于一体。村落之南至文武庙、恩荣牌坊,西至村后山脚,北至河源溪的培田北段。

  入口是文武庙,祀孔子,楼上为关公塑像、"千古一人"牌匾。村旁大树成林,中有吴氏先祖坟及碑坊。再向前,为"恩荣"古石牌坊,是光绪帝特赐给御前侍卫吴拨祯的。进入继述堂大夫第,是丰直大夫、照武大夫吴昌同的家宅。它建于1829年。门面牌坊为"三台拱瑞"坊额,中轴线上有上厅、中厅、下厅,有十多间房舍,费二、三十万金巨资,历时十一年建成。  

   村落中的"都涧府",主要建筑已被火烧而毁,仅留"朝旭增辉"坊及石桅杆。侧部有戏台及府第屋。一幢进士第务本堂,是清武进士、四品带刀侍卫吴拨祯的故居,高悬"进士"、"榜元"金匾。天井正中放三百多斤重的练武石,是主人当年练武之物。

  村中还有敦朴堂、双灼堂、济美堂建筑。其官厅,为前塘后阁式五进大厅,九厅十八井,称"侍卫府"。它的规模很大,九厅是门楼厅、下厅、中厅、上厅、楼下厅、楼上厅、楼背厅、左花厅、右花厅九个正向大厅。十八井是五进厅共五井(天井),横屋两直每边五井共十个天井,楼背厅有三天井,共十八井。它是吴氏宗族经常接官迎宾之所,门前有照墙、月塘,正门左右石狮雄踞,进士桅杆高耸,门当户对。彰显中原的文化渊源,青石雕凿的旌表为乾隆九年进士吴镛,吴鉴所立。正厅天井中砌着接官甬道,厅前"三泰阶"分五品上下。左右窗屏有雀替雕花,是明代绝艺,雕梁画栋嵌角装饰,镏金、镂空雕刻,赏心悦目,富丽堂皇。厅后楼间用以藏书课子之处,集政、经、教、居于一体,成吴氏客家聚族凝聚力之中心。1934年,朱德、彭德怀曾在此召开长征前最后一次会议。

  这里有一批宗祠,如衡公祠、久公祠、昌亭公祠、在宏公祠、畏岩公祠、乐庵公祠等20余座。其中有丈居敬、钓其堂。久公祠为议事厅,是民间自发的评理调解之处。

  村里建有书院,有南山书院、十信山书院、云江书院、紫阳书院等,清末称"文有南山书院,武有般若堂",文武兼备。其中的"容膝居"是妇女学堂。

  南山书院,有"距汀城廓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之称。创建500多年来出了236名秀才。其中,清顺治七年至乾隆三十年(1672-1766)就培养出191个秀才,其中19人入仕,官至五品有五人,其中最高三品官阶。近代有四人与孙中山,周恩来同去留日、留法学习.

  那"容膝居",是该村特殊的教育场所,村中闺女、媳妇们在此进行文化教育和礼仪培训。据说,妇女们来到"容膝居"可谈风月,可陈述愁肠苦闷,也可进行最早的性教育,由老年妇女婆婆,母亲来开导,但只能在容膝居谈论,到外面不能说的。

  其厅堂墙上绘有"族规十则",对面墙上布有"家法"10条。"家训"有16则:即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序长幼、别男女、睦宗族、谨婚姻、慎丧祭、勉读书、勤生业、崇节俭、戒淫行、戒匪僻、戒刻薄、戒食饕、戒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