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南洋吴氏王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4 6:13:24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gohwu
 

1775年建立的马来吴氏王国-----宋卡-----吴让

马来吴氏王国,是曾经存在于马来半岛中部的一个华人世袭制君主政权。该政权是由福建漳州人吴让于1775年建立的,因为该政权没有特定的国号,其统治者姓吴氏,所以称之为马来吴氏王国。其统治中心在宋卡(泰语:Songkhla),1904年被英国灭亡。马来吴氏王国从1775年建立到1904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共存在了129年,是南洋华人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

马来吴氏王国的建立者叫吴让(1717—1784),因在南亚当地方言中读着“吴阳”,所以很多人都称他叫吴阳,字士侃,是清朝福建漳州府海澄县山塘乡西兴村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渡海至宋卡谋生,先居巫王素黎曼旧城,翌年迁居乍纳城(Cha Na)童阿旺村,种植蔬菜、蒌叶。1753年,迁宋卡胶井区,买奴4户从事捕鱼。吴让于1758年搬到廉松村经商,娶博他仑女子庄氏为侧室。吞武里王朝郑皇信(Chao Tak Sin)率兵南下征服洛坤一带,吴让趁机于1769年奏请郑皇,以年交税银50斤的代价承包宋卡湖上端四岛、五岛(Ko Si,Ko Ha)的燕窝开采权。吴让经营有方,因此被郑皇封爵銮因他奇里颂木,人称廉松头,或称伯翁。   

郑皇嘉其忠诚,1775年诏封昭孟(Chao Muang),意为城主,爵号銮素汪奇里颂木,府署设廉松,从此吴让开始统治宋卡府(Songkhla,泰语)。   

1784年,吴让逝世,被追封昭披耶(昭王)。其长子吴文辉即位为宋卡城主。   

吴氏不仅统治着宋卡,还统治着今泰国北大年(Pattani)、陶公(Narathiwat)、也拉(Yala)等三府,以及马来西亚吉兰丹(马来语:Kelantan)、丁加奴(Terengganu)、吉打(Terengganu)、玻璃市(马来语:Perlis)等四州,也均受节制。实际上吴氏统治着马来半岛的中部地区。   

1791年,吴文辉复以御缅有功,被晋升为公爵。此后,宋卡城主由吴氏世袭八代,直到1904年,吴氏在马来半岛中部的统治才结束。   

宋卡城主曾经发行“振兴通宝”和“宋城通宝”。振兴通宝有无纪年和纪年为1879年、1880年、1881年等各种版式。宋卡城主吴氏发行的“宋城通宝”和“振兴通宝”,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传统烙印。宋卡城主吴氏发行制钱,无疑是行政权力的象征。   

从宋卡吴氏发行的货币“宋城通宝”和“振兴通宝”可以看出宋卡吴氏王国表面上是暹罗(今泰国)的藩属,实则为一个割据的王国。第四代吴志生在位时修建的庙宇中有“永奠宋邦”的字样,从“宋城”、“宋邦”可以看出宋卡吴氏国主有倾向于以“宋”为其国号。宋卡统治着马来半岛中部,有自己的军队,在政治上有其自主性,在财政上发行自己的货币,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的独立性,明为暹罗一藩,实则一国。   

1904年,宋卡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马来吴氏王国最终灭亡。   

英国殖民统治之后,马来半岛又落入日本的殖民统治中,二战结束后,原马来吴氏王国的辖地一部分被归还给泰国,另外,南部的辖地归于马来西亚。   

宋卡直辖市的18座泰式庙宇,都是宋卡城主吴让的子孙及亲朋创建的。宋卡城隍庙则是中国式的庙宇,为四世城主吴志生所建。该庙至今保存着“永奠宋邦”等三块匾额,分别书于清道光丙午二十六年(1846年)、清光绪乙亥二十五年(1899年)和民国六年(1917年)对该庙进行大修时。至今宋卡尚存吴王庙、城隍庙、吴氏家族茔墓及神主牌位和三朗桥石碑等与华侨有关的历史遗迹。宋卡城隍庙迄今香火不断,为当地华侨华人进行宗教活动和聚会的重要场所。

君主列表
君主 在位时间 年号 继承关系
吴让 1775~1784年 —(9) 福建漳州人
吴文辉 1784~1811年 —(27) 吴让长子
吴志从 1812~?年 —(?) 吴文辉之侄
吴志生 ?~1847年 —(?) 吴志从之弟
吴志仁 1847~1865年 宋城(19)
吴锦 1865~1884年 振兴(20)
吴宠 1885~1888年 宋城(4)
吴登箴 1888~1904年 宋城(9)
 

赤道上的吴氏王国------1783年建立的婆罗洲(加里曼坦岛)吴氏王国----戴燕王国-----梅州吴元盛

吴元盛,广东嘉应州梅县人,清朝乾隆末期迁居到东南亚的婆罗岛,18世纪中期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1777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吴元盛是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当时,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吴元盛因此杀死了戴燕国王,吴元盛杀死国王后,人民都很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   

后来,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就记载了戴燕王国。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梁启超《中国殖民伟人传》:戴燕国王吴元盛,广东人,国朝乾隆末流寓婆罗岛中,戴 燕国其国近坤甸,由昆甸南河帆船向东南溯洄而上,约七八日至双文社,即戴燕所辖地,又行数日至国都。时国王暴乱,吴元盛因民怨而杀之,国人奉以为主,华夷皆取决焉。元盛死,子幼,妻袭位,谢清高游南洋时,女王犹存。元盛为民复仇,手诛暴主,受国民推戴,而正君位,视彼籍强力而夺人国者,顺逆殊轨。以中国士民为海外汤武,而又起自匹夫,谓非旷世人杰也哉。(据谢清高海录,又按近人或以吴元盛为嘉应州人,盖据口碑附识之)


戴燕王国

戴燕王国是广东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的一个王国,王位世袭,存在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历4代国王70余年。于19世纪中期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戴燕王国的第一代国王为吴元盛,原为广东嘉应州梅县人,清朝乾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而逃亡到东南亚的婆罗岛,18世纪中期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1777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吴元盛是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当时,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吴元盛杀死了戴燕国王,吴元盛杀死国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   

后来,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对戴燕王国进行了记载: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约七八日,至双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数日,至国都。乾隆未,粤人吴元盛刺杀番酋,国人奉以为主。元盛死,子幼,妻袭其位,至今犹存。

历代国王
1、戴燕国王吴元盛 开国君主   

2、戴燕女王 吴元盛之妻   

3、戴燕国王吴德奎 吴元盛之子   

4、戴燕国王吴广淮 吴德奎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