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吴氏族谱前言[/center]
据道光谱记载,正统年间就已经修过谱《附录续引分支》,距今已经540年,比廷用公的嘉靖年间要早的多。
家谱实为家史,它记录了一个家族在一个时代的兴衰发展的简要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极为可靠的信史,就如一面镜子,忠实地映出那个时代的真实面目和风云律动。
道光年间和民国年间的《吴氏族谱》就记载了吴姓祖先吴子仁及其僚属在当时的活动情况,既证明了世居慈利数万吴姓人民群众的族别,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因为战乱,人民辗转迁徙,穷困潦倒的困苦情况。拥有这样的信史,闲时检阅,既可让人知道自家族源,又可了解当时的社会情状。况且,族谱是氏族成员敬祖亲宗、和睦族众,使亲情永依的根据。吴氏家族历代祖先把续修族谱作为族内一件大事,特别重视,曾多次筹集资金,责令专人续修。根据我们调查研究得知,最早的有正统年间续修的吴氏族谱,还有《廷用墨谱》。这部谱书,是吴廷用手写而成,故称“墨谱”,写成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近500多年了。廷用公当时已是高龄,卒于嘉靖31年(即公元1552年)。但这部谱书始终没有刻印,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明朝当时正处在走下坡路时期,社会动荡可想而知。处于社会动荡之中,族人还哪有力量,哪有条件刻印族谱。其后有道光年间的《吴氏族谱》、有同治年间的《延陵族谱》、有民国时期的《吴氏族谱》等。此外,还有与慈利吴氏有关系的《澧阳吴氏族谱》和《吴氏家乘》等。这都强调地说明了族人对家族历史的重视。过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30年不续修族谱的被视为迕逆不孝行为。当然这是祖宗告诫后辈的话。但是认真想想,也是不无道 理的,一个数典忘祖的人,何谈爱国爱家呢?
真是无独有偶,不明族源的千方百计都要弄清族源。桑植县的钟姓、谷姓、王姓等白族族众就是一个特例(详见《大庸文史》第二辑)。
他们走访云南白族,研究白族民俗;拜谒史家,查阅史料,经过数年才把将近800年来的祖源之谜解开了。他们敬祖爱宗的精神令人感动,更是给人以启发。祖先的遗风,是应该继承发扬的。
这次吴氏族谱的续修,规模是空前的,在地域方面涉及慈利周边的桑植、武陵源、永定、桃源、临澧、石门等县,在联宗合派方面,更是令人欣喜的盛事,入谱支系共有30多支。徙居慈利和迁出慈利都有各自的原因。
蒲圻必皗支系,先祖居湖北省武昌府蒲圻县沙洋乡六溪口,康熙年间迁徙慈利,至今已是第十代了。因为人数少没有续修族谱,八代孙吴梓林(西安半坡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从他父亲手中看到始迁祖必升以下几代的手抄谱本。口授传承,是为了后世子孙不忘祖先,不做数典忘祖的恶人。
武岗支系原居武岗县,因为战乱,徙居慈利九都。其十二世孙吴友云(临澧县委书记)几次支持族人去武岗了解家族来源。这次联宗合谱,也得到他有力的支持。这都说明了吴氏子孙亲宗敬祖的淳厚遗风。
桑植县岩门支系祖籍云南曲靖,明末清初因战乱,徙居桑植,至今已传十二世,族众300多人,都能发扬家风,以勤劳俭朴传家。因为多种原因,只有口授传承,没有文字家谱,深感遗憾。此次续修吴氏族谱,欣然合谱联宗,“我支系为了了却先辈意愿,派代表与之协商,达成合谱并派意愿,告慰先祖在天之灵,同时也完成了后辈之责”。敬祖爱宗的亲情,真是跃然纸上,动人心魄。
桃源支系的吴海源,家住黄石乡太谷村,已经双目失明,听说慈利领头续修吴氏族谱,十分欣喜。为了表达他敬祖爱宗的心意,乐捐50元,助家谱早日修成。慈利东岳观的吴扬武,已经90多岁了,身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