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籍楚人白发男神----伍子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1 18:54:44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gohwu
 

伍子胥

性格:热血,讲义气,恩怨分明

智商:时高时低

座右铭:你对我好,我对你一百倍好;你对我差,我对你一百倍差

经典之战:柏举之战,夫椒之战

   

简历

出生~公元前523年:在楚国当公子哥儿

公元前523~公元前522年:在列国之间流浪

公元前522~公元前514年:在吴国当公子光的门客

公元前514~公元前505年:在吴国担任行人之官并参政议国事,相当于外交部长兼政府高级顾问

公元前505~公元前484年死亡:在吴国当相国,即政府总理

   

梁羽生的《白发魔女》。说是一个良家女子,被负心汉给欺骗了,心灵遭受重创,于是一夜白头,变成了一个性情乖僻的“白发魔女”。

   

现代样板戏《白毛女》。说是旧社会穷人家里一个女孩喜儿,因为家里欠了地主黄世仁的债,被地主老财抓了要当小老婆,她不答应,便逃出来躲进深山老林里,最后也白了头发,变成一个可怜的“白毛女”。

   

这两个故事自然是瞎编的,不过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我们春秋时代,还真有这么一位因故而白了头发的可怜人,他的名字叫伍子胥,却不是女子,而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一个屡立奇功的春秋名将。

   

那么伍子胥到底是遭受了何等巨大的创伤,居然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发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一切都从一个女人(大美女孟嬴)的一场迎亲开始。

   

自从秦晋两国之间(嬴姬二姓之间)崤之战后,“秦晋之好”就彻底破裂了。秦国人于是转而跟楚国人成为好朋友,哥俩一起对付晋国。双方打了近百年的仗,分不出胜负,都累了,于是打钩钩停战,这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弭兵大会”。可是这边战事刚消停,新崛起的吴国又在楚国南方捣起乱来,双方也打了几十年仗,不分胜负。

   

公元前523年,话说楚国,楚平王抢了太子(名字叫建)的媳妇大美女孟嬴。杀了重臣伍举(这位伍举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原创者)的儿子----也就是太子的老师伍奢(也就是伍子胥的老爸),而后这楚平王还和大美女孟嬴生了一双儿女----儿子是珍(也就是后来的楚昭王),女儿是畀。并且楚平王还立“珍”为太子

   

这下可好,太子建不但老婆没了,太子之位没了,而且小命也将不保,他只好赶紧逃跑

   

伍奢的两个顶天立地的儿子就这样,也有了各自的选择。伍尚赴死,他选择舍生取义,伍子胥逃了,他选择忍辱偷生。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从此,伍子胥踏上一条逃亡与复仇的不归路,无数的坎坷、不幸、饥饿、疲惫、孤独、绝望和仇恨将在前面等着他,伴随他一辈子。

   

吴国那里的老百姓全都是断发文身一言不合就要拔刀子的少数民族好汉,这样的人,最合伍子胥的胃口了。一句话,以伍子胥的刚烈性格,他更适合当一个吴国人,把那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实在是在好不过了。

  

在到吴国的路途上,伍子胥碰上了生命中的六个贵人。

第一个贵人,楚国人东皋公----送伍子胥过昭关。伍子胥在东皋公的家里愁白了头发。也因此而“越狱”成功-----剑光灿灿兮生清风,仰天长歌兮震长空,员兮员兮脱樊笼!!  

第二个贵人,吴国人渔丈人,一个打鱼的老头。送伍子胥过江。然后自杀

第三个贵人,吴国人浣纱女,一个洗衣服的村姑。给伍子胥一碗饭,然后自杀。

第四个贵人,吴国人被离。一个市吏,也就是管理吴国农贸市场的城管队队长。将伍子胥引荐给吴国之王----僚。王僚一见到伍子胥,就被他的雄伟相貌所倾倒了(看来不管男人女人,大多都是外貌协会,长的帅就是好啊),两人一聊就是三天三夜,伍子胥的话居然一句都不带重复的。长的帅,又这么会演讲,吴王僚顿时对这个白发帅哥欣赏之极,当他知道伍子胥对楚 国 君臣恨之入骨,便一口答应兴师伐楚,为子胥报仇。

第五个贵人,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公子光阻挠王僚兴师伐楚,倒不是因为他胆小怕事不敢攻打楚国,而是因为,他也看上伍子胥了,他要这个智勇双全的白发魔男帮助自己干掉吴王僚,至于伍子胥报仇的事情,他公子光一样也有力量帮伍子胥达成,并且做的只会比吴王僚更好,更漂亮。

第六个贵人,吴籍齐人孙武 兵家圣祖。

   

吴王阖闾(公子光)如愿当上王位,接下来就要依约助伍子胥报仇雪恨了。

  

不过这说的简单,做起来谈何容易。要知道,楚国可是横行天下数百年的春秋一大巨头,坐拥雄兵二十余万

   

伍子胥如今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让吴国强大,只有吴国强大了,才能帮他报仇雪恨,才能让楚国人知道,得罪我伍子胥是他们有生以来所犯的最大错误。

   

说干就干,伍子胥于是加派地质专家和气象学家考察地形、水质、气候、风土人情,最后决定在姑苏山(今苏州市木犊镇灵岩山)东北三十里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阖闾城,(又称“吴大城”、“姑苏城”),其位置就在今天的苏州古城区。2500多年来,它就如一轮明月,般照耀在我国东南沿海,誉为“全国第一古城”。这座姑苏古城现在看来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却是春秋时代数一数二的大都市,其周长四十七里(要知道周朝的王都之制也不过“方九里”、即周长36里,可见姑苏城之雄伟),共有八个陆门,八个水门,依山傍水,四通八达,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真乃江东一大都会也。

  

此外,为了防备吴国的死敌越国,伍子胥还在姑苏城的南面建了一个卫星城市,其周长十里,且南、北、西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其中两座城门边还修有水门,一座水门有城楼,另一座水门路边装有木栅,唯独不在西面建门,为的是断绝越国的光明。

  

不出一年,姑苏城拔地而起,吴王阖闾大喜,立马将国都从梅里迁了过来,一时间,姑苏城大兴土木,宫殿、楼宇、市场、粮仓,比比皆是,水陆交通,冠盖云集,各国商人和打工仔蜂拥而至,端地是热闹非常,这个新兴的沿海发达城市,立马成为了天下各国媒体的关注热点。

  

东方之珠姑苏城的建立,使得吴国一跃成为能与楚国分庭抗礼的南方强国,春秋历史从此拉开了新的篇章。

   

基础设施完备以后,伍子胥又开始加强吴国的军事建设,训练士兵,教以战阵射御之法,并积极部署新式武器的研发。因为吴国地处水网交错、丛林遍野的水乡,难于车战,步兵和水军遂成为吴军的主要兵种,而宝剑则成了这支军队最有效的杀伤性武器。所以他专门在位于今南京城南中华门外10公里处的牛首山下建了一座兵工厂,铸剑数千,号曰“扁诸”,并高薪聘请来武器专家干将莫邪夫妇,为他铸造神兵利器,这就是那对千古奇兵“干将莫邪”的来历了。

  

就算做了这一大堆事情,伍子胥觉得还不够,因为吴国,还缺少一位真正的能够一举定乾坤的将才,协助他,共襄伐楚大业。

   

孙子,名武,字长卿,《吴越春秋》说他是吴国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又说他是齐国人,乃是齐国大族田氏的后代,后来因为齐国的内乱逃到了吴国,归隐田园,专心研究天下兵法,是为《孙子兵法》。这一部《孙子兵法》,天下闻名,我就不多加介绍了。总之,伍子胥得到了孙武这位大能人,那可真是双剑合璧,天下无敌了。

  

于是双方齐心协力,结合吴国士兵的特点,共同创建出了一支精锐无比的“海军陆战队”,不多,总共是三万人。俗话说兵在精不在多,这三万姑苏子弟,已经足以让吴国荡平天下了。尉僚子(尉僚子,魏国人,秦国的军团长,与吴王僚同名不同姓,比吴王僚小二百多岁)曰:有提兵三万而天下莫挡者谁,孙武子也。

   

为什么吴国的主力是“海军陆战队”,而不像中原诸国一样使用“装甲车部队”呢?那是因为江南之地,水行而山处,其民以船为车,以楫为马,习于水斗,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所以吴国的水军,天下闻名。但是要和楚国甚至中原诸侯打仗,光用水军可不行,因为最终的攻城略地,还是得靠陆军来完成,所以孙武和伍子胥分析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决定建立一支特殊的海军陆战队,他们根据中原的车战战法,结合水战特点,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海军陆战队编制,其主要由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组成。大翼相当于战车部队中的重车,主要负责运输和防御;小翼相当于轻车,主要负责进攻和追击;突冒相当于冲车,主要负责突击和侦查;楼船相当于楼车,是一种有叠层的大船,十分高大,是负责指挥的旗舰;桥船则相当于轻足骠骑,主要负责掩护大部队作战。

  

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春秋时代我国先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以为吴国的这支“海军陆战队”用的只是些小竹排什么的,其实春秋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已经十分发达了,当时大大小小的船场遍布太湖沿岸,建造大船的船场称为“船宫”,建造中小船只的则被称为“石塘”,其分工之细,技术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从各方面的记载来看,吴国这支“海军陆战队” 的战舰规模十分惊人,据《越绝书》佚文记载的伍子胥《水战兵法》:“大翼一艘,广丈六尺,长十二丈,容战士二十六人,擢五十人,舳舰三人,操长钩矛斧者四吏,仆射长各一人,凡九十一人,当用长钩矛长斧各四,弩各三十四矢,三千三百甲兜鍪各三十二。”以今日尺寸来计算,大翼长约20余米。船上有士兵近百人,且有齐整的装备,能攻能守,简直就是一座强大的水上堡垒。

  

大翼都是如此,楼船的规模可想而知。

  

如果吴国的这支“海军陆战队”只是把船造的大一些、快一些,那就也没啥稀奇的,它之所以能打遍中原无敌手,还有另外一个可怕的地方——这些士兵不但善于水战,而且精于陆战!

  

这三万姑苏子弟,在船上他们就是横行水上的霸主,下了船他们就是可怕的陆战机器,在川泽密布的江南地区,短剑轻甲的机动步兵才是陆战的王道,他们行动灵活、奔跑如飞,这些优点都是笨拙而机动性差的战车所无法比拟的。楚国因常年与山西的晋国争霸,所以一直致力于发展战车部队而忽略了水师和步兵建设,可是战车的强大冲击力在广阔的平原上十分有效,到了南方水网丘陵地带可就不那么灵光了,吴国来去如风的“海军陆战队”正是它们的克星。

  

伍子胥请来的这位孙武子不愧为中国兵家第一人,他不但使“兵不厌诈”的军事思想替代了从前“不擒二毛”、“退避三舍”等讲求仁义的战争形式,而且让步兵成为了战争的主角,后来到了战国时代,不合时宜的战车部队也就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基础军事建设已初见成效,伍子胥也要开始小时牛刀了,从公元前511年开始,吴国将军队一分为三,更番侵扰楚边,声东击西,以疲乏楚人的兵力。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招了,从前晋悼公跟楚国争霸,用的也是这个方法。不过,伍子胥的方法更高明,效果也更好,因为他的三万“海军陆战队”拥有速度快的优势,每次侵楚,都是速战速决,打完了就跑,跑完了回头再接着打,将游击战和持久战有机的结合起来,用速度持久的打击敌人,慢慢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最后再农村包围城市,横扫敌人的重点城市,一举定胜负!这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谓的,兵贵神速。结果,几年下来,楚在大别山以东的城邑及属国悉为吴有。

   

至此,楚国失去了与吴军对峙的缓冲地带,又连年被吴军袭扰,疲于奔命,导致诸侯离心,盗贼蜂起,内外动荡,百姓苦不堪言。

   

现如今,伍子胥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股东风,就是一个绝好的时机,一根最完美的导火索。这个绝好的时机,很快就出现了。归根结底,还是楚国自作孽,不可活。

   

原来,从前的楚平王以及费无忌,早已魂归天国了,如今在楚国当家的老大,乃是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以及令尹囊瓦。这个楚昭王,正是楚平王与秦女孟嬴所生的那位太子珍,适时,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毛孩儿,一切大权,都把握在令尹囊瓦的手中。而糟就糟在,这个囊瓦同费无忌一样,也是一个小人,而且有过之无不及。他贪财。贪过头了。敲榨了两个小国王----唐国国王和蔡国国王。他万万没想到,他这一贪,竟给楚国惹来了弥天大祸。

   

机会既然来了,当然不能轻易放过,于是在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御驾亲征,率吴军三万“海军陆战队”,从水路绕过楚国在江淮一带的重兵,迂回到河南的蔡国,与唐蔡联军会合,紧接着,三国联军厉兵秣马,浩浩荡荡,溯淮水继续西进。进抵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后,吴军却突然舍舟登陆,由向西转而向南,改从陆路进攻楚国。

  

兵贵神速,吴国的“海军陆战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行动,在淮汭舍舟上岸,并以3500名跑的最快的精锐士卒为“海豹突击队”,身穿轻甲,手执短剑,迅速通过楚国北部大隧、冥阨、直辕三关险隘(在今河南信阳),由于楚国根本没有想到吴军会走这条路,所以这三个险要无比的关隘这时候全变成了摆设,任由吴军有如无人之境般冲了进来。伍子胥的战略奏效了,他的这支“迅速反应部队”速度真是快的惊人,等到楚军回过神来,他们已经南行越过大别山,再从豫章折向西直抵汉水东岸,离楚国都城不过百里。

  

伍子胥不愧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军事奇才,他竟然早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掌握了在二战时期曾大出风头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也就是以快速反应部队迅速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一旦在敌人的防御中撕开了一个突破口,负责扩张战果的梯队就应该迅速进入突破口,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吴军这3500名精锐前锋不正是“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而跟在后面的26500名吴军不正是这个理论中负责扩张战果的后续梯队吗?

   

当吴军像幽灵一般突然出现在汉水东岸的时候,楚昭王这才慌了手脚,急派令尹囊瓦和左司马沈尹戌,倾全国二十万兵力,自小别山至大别山一带摆下阵势,与吴军对峙。

 

遥望对岸,伍子胥忍不住潸然泪下,16年了,自己离开楚国已经16年了,这十六年来,他含冤受屈忍辱偷生,付出了满头的白发和十几年的青春岁月,为的就是这一刻。君子报仇,十六年不晚,自己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一战,无论如何,都不能输!

  

吴军方面决策层的能力,大家都很熟悉了,至于楚军方面的几个头头,除了囊瓦是个只会要钱的草包外,武城黑和史皇两个也都是正宗的活宝,这里面也就副帅沈尹戌有能力,这几年来楚国对吴少数的几场胜利,都是他的杰作。而对于目前的战局,沈尹戌对囊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吴军虽然进兵神速,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战线太过深入,给养难继,万一后路被截,必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他建议由囊瓦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正面设防,牵制吴军不得西渡。而他本人则率部分兵力北上息邑方城(今河南方城),召集那里的楚军(息邑是楚国北部军事重镇,布有重兵),迂回到吴军的侧背,用火焚毁其留在淮汭的战船,再用木石阻塞吴军已然跃过的北方大隧、直辕、冥阨三关,从而切断吴军的归路和给养线,让这支吴军变成孤立无援的死军,然后再与囊瓦主力实施前后夹击,一举将其歼灭。

   

囊瓦大喜:“高,实在是高!司马此计大妙,嘿嘿,我看这次 吴国 君臣,就别想活着回去啦!”

  

就这样,沈尹戌带着自己的部队,按原定计划北上了,可是没等他走远,囊瓦老夫子又变卦了,这一切都源自武城黑和史皇这两个活宝的馊主意。武城黑说:“不对劲啊,司马叫我们等,可是我军用的都是皮革蒙的战车,现在天降大雨,时间一长可不都泡坏了,吴军不过三万,小菜一碟,何须如此大费周章,我看咱们不如速战速决,冲过去先干它一票再说!”如果说活宝一号武城黑只是有点自信过头了的话,活宝二号史皇就完全是个搬弄是非的小人心态了,他说:“小黑说的没错,而且令尹大人您别忘了,司马在楚国的粉丝可比你多,如果真被他成功毁掉了吴国的船只,堵塞了关口,那么破吴的功劳,就是他一个人的了。如此一来,您不但啥也没捞着,还会被人说闲话,说您虽然打赢了,却是靠他老沈的计谋,如此下去,您令尹的位置就不保了。”囊瓦一听,心思便开始活动了:没错啊,我身为楚国CEO,怎么能被下属抢了风头呢?这以后叫我还怎么在楚国混哪!我能把头功和CEO的位置让给他老沈吗,我不能。于是,在虚荣心与自信心高度膨胀的刺激下,囊瓦做了他一生中最失败的一个决定:命令楚军主力全部渡过汉水,沿大别山小别山一带向吴军发起总攻,要赶在沈尹戌完成迂回包抄行动前,一口吃掉吴军,独自享受成功后的鲜花与掌声。可是囊瓦想得太美了,等待在汉水对岸的,并不是什么鲜花和掌声,而是伍子胥送给他的一顿棍棒大餐。

  

伍子胥的计策很简单,你囊瓦不是急于求胜吗,那我就往后撤,退至大别山和小别山的群山峻岭之中,利用丘陵、山地的有利地形,发挥吴军步兵多、机动灵活的特点,抑制楚军兵车多、利于平原作战的特长,在运动战中逐渐消耗楚军的兵力和士气,然后寻找机会,一举击败不可一世的楚军。

   

囊瓦这个草包一见吴军后撤,大喜过望,还以为吴国人怕了自己,遂命令三军全面出击,在后直追。伍子胥见楚军已然中计,遂命先锋夫概率领他的秘密武器“木棒军”,给囊瓦一点厉害看看。“木棒军”,名字好似不雅,却是吴军中王牌主力、“机器人部队”。这些人都是伍子胥在三万故苏子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三百名大力士,他们天生神力,在高强度的训练下练成了身披重甲还能挥动五米长、碗口粗木棒的能力,杀伤力极为惊人。三百名大力士是百里挑一,他们的头头夫概更是万夫莫当的猛将,在吴国,论武功,论冲锋陷阵,他夫概说自己第二,吴国没有人敢说自己第一,就算是白发魔男伍子胥,恐怕也要低头认输、自愧不如。他带着这群“斯巴达三百勇士”,冲进史皇的先头部队之中,一遇楚兵,就没头没脑的打将过去,楚国的战车兵虽然装备精良,素质一流,但哪里曾见过如此阵势,被吴兵乱打一阵,史皇大败而走。囊瓦虽然败了头阵,但仍自信满满,史皇的先头部队并不是楚军的主力,局部的失利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它吴军不过才三万人,就算加上唐蔡的一群垃圾,满打满算不过六万,而自己的兵力则数倍于敌人,只要全线压上跟它硬碰硬,没有道理会输的。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寻找吴军主力,毕全功于一役,干掉它的指挥系统,那就一切ok了。

   

接下来囊瓦的大军又和吴军在大别山至小别山之间打了两仗,都没有占着什么便宜,还损失了几千兵马,囊瓦泄气了。于是他拉着自己的小兄弟史皇,郁闷地说:“吴军狡猾狡猾地,不好对付啊,我看咱们不如弃寨逃归,召集齐弟兄再来接着打。”史皇虽是个活宝,却也算是一条汉子,他对囊瓦的胆小行为很是不屑,说:“国家太平时,你争着执政,现在作战不利,你就想逃跑,万一吴军乘势攻入国都,你逃到哪里去都是一个死。我们现在不过是偶尔的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没了几千兵马,咱们人一样比吴国人多多了,如今你只有与吴军拼死一战,才可以洗脱之前的罪过。”其实史皇也错了,楚军的战斗减员虽然不大,但这些天来他们一场胜仗都没打,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他们开始怀疑,这个貌似信心满满却无能之极的老大,到底能不能给他们带来一场胜利。对于战争而言,士气的损伤往往比战斗的减员还要可怕,可惜,徒有勇气的史皇不懂得这一点,而大草包囊瓦就更不明白这个道理了,他听了史皇的一番话后,其可笑的自信心又莫名其妙的膨胀起来:没错,我囊瓦坐拥二十万赌本,现在只不过输了几千块钱,怎么能就这么泄气不玩儿了呢?有赌不算输,不行,我要接着赌,我要翻本,把输掉的钱全部赢回来!正在草包囊瓦低头意淫不止的时候,前方传来了两个好消息,让他一下子欢跳了起来:楚昭王派了一万援兵来,虽然主帅是一向跟他不和的薳射,但赌本一下子增加了不少。吴军主力突然停止了后撤,在柏举摆下了阵势,似乎要跟自己梭哈了。

   

公元前5061118日,伍子胥的复仇之战,“南蛮”与更“南蛮”的大决战,步兵与车兵的大角逐,开始了。

   

公元前5061118日这个寒冷的清晨,柏举山区大雾弥漫,吴楚两军面对面的摆开了阵势,微曦的晨光中,飘扬的旌旗和闪亮的盔甲一眼望不到尽头,几十万人的战场上竟然一片寂然,只有偶尔几声马嘶打破清晨的宁静,肃杀的气氛压的所有人喘不过气来,这场纠结了好久的决斗终于就要鸣锣开战了!

  

吴国最凶猛的夫概决定豁出去,将自己五千部队,朝楚二十万大军直接攻了过去。区区五千兵就敢冲敌二十万,夫概果然不愧为吴军第一猛将兄!和夫概上次用的三百重甲木棒军不同,夫概的这五千精兵,都是一色的轻甲剑兵,他们所使用武器的俱是吴王阖闾费尽心血打造的“扁诸”利剑,其削金如泥、吹风断发,最适合短兵相接、近身肉搏,简直将步战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往往取决于它主帅的性格,囊瓦贪生怕死,带出的兵自然都是些窝囊废;夫概勇猛无敌,带出的兵自然都捍不畏死,一个个似虎入群羊,左右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而囊瓦万万没有想到吴军这么快就发起了冲锋,再加上大雾弥漫,一时间也不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兵马,一下子慌了。适逢清晨,很多楚军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匆匆的投入了战斗,好死不死又遇上了这一群不怕死的疯子,结果很快就乱了阵脚,溃不成军。夫概就像一个顶尖篮球后卫,一点儿假动作不做,光速突破篮下,直接在内线扣篮得分了。

  

这真是一场变态的战争,兵力的多寡在这个时候似乎起不了任何作用,在夫概这个狂人如惊涛骇浪般的攻击下,囊瓦的指挥系统轰然崩溃,他引以为傲的“装甲车”部队,在柏举这块典型的丘陵地带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优势,甚至没来得及冲锋就被吴国的步兵团团围住,无数手握长戈的楚车兵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儿就被莫名其妙的砍掉了脑袋,飞溅的鲜血飘扬在漫天的浓雾之中,将柏举的天空染成了艳丽的绯红色。

  

伍子胥默默的欣赏着夫概这个暴力美学大师所表演的精彩杰作,脸庞却出乎寻常的平静-----楚军完了!他深吸一口气,轻轻挥舞了一下手中的令旗,顿时,雷鸣般的鼓声响起,三万吴军齐声呐喊,对楚军发起了最后的总攻。吴军主力全部压上来了,他们的脸庞清晰可见,每个人的眼神,就像三天没吃饭的饿鬼盯着一盘烧猪。二十万楚军顿时变成了一堆被猎人围捕的野猪,为了避免再变成“烧猪”,他们纷纷丢盔弃甲,亡命奔逃,只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和漂浮在漫溢血海之中的武器辎重,稍稍延迟了吴军冲锋的脚步。

 

没有想到,一次无组织无纪律的军事行动竟然收得如此奇效,谁能想到,吴人不按牌理出牌,敢用五千兵去冲击楚二十万大军?囊瓦的输就输在胆小,赌博千万不能怕输,一怕输就完了,而夫概的胆子就很大,大的让人跌破眼睛。因为剽悍的人生,从来不需要解释。

   

伍子胥万万没有想到,胜利居然来得如此迅速,不到一个早晨,楚二十万大军分崩离析,大将史皇和武城黑战死,主帅囊瓦弃军而逃,亡命郑国,从此楚国的死活,与他再无半点关系。

   

接下来的几仗就更没意思了,无非就是追在楚国的溃军后面一顿乱揍。包括柏举之战在内,一共是打了五仗,吴军五战五胜,一路狂追数百里,一直打到了郢都城下。

   

二十万楚军就这么灰飞烟灭了,大美女孟羸的儿子----小伙子楚昭王吓的屁滚尿流,赶忙收拾包袱,带着心爱的小妹羋畀(mǐ bì)和宠臣鍼(zhēn)尹固(鍼尹,又称箴尹,楚国官名,主规谏),坐上船,从郢都西门出城跑路。楚国大将昭王的叔叔子期正在城上战斗,听说大王先跑了,只得带着百官和剩下的楚军追上去护驾。至此,郢都全面失守,吴军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攻破了这个春秋时代数一数二的大国都城。

   

算起来,郢都易手的这一天距离柏举之战才不过十天,其速度之快,就连伍子胥自己都没有想到。

  

此一役,吴军千里奔袭,席卷楚境,五次连续作战,五战五胜,以三万兵力,狂胜楚二十万大军,奇迹般的打下了春秋时代唯一被攻破的大国都城:楚国郢都,给数百年来称雄天下不可一世的楚国以空前的创伤,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光辉战例。吴国的这场胜利,代表着旧时代旧战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全面崩塌,伍子胥在这场战争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数千年后在二战时期大放光芒的“连续作战理论”和“大纵深作战突破理论和追击理论”,这里面有不少战法都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的伟大创举

   

吴军进城,就好比一群乡下人入了花花世界,自然举军若狂,大肆抢掠,将这个繁华古都,折腾了个底朝天。而我们的主人公,伍子胥,却没有这个心思,因为他要报仇-----鞭尸泄恨。

   

伍子胥明白,就算自己再怎么折磨楚平王的尸体,他的父兄,也不可能再活过来了,他并不是什么白发魔男,更不是什么复仇男神,他,只是一个失去国家、失去亲人,永远无法找到归宿的可怜虫。如果说这些年来他还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就是报仇的话,现在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努力为之奋斗的东西了,吴国并不是他真正的国家,他真正的国家已经被自己亲手给毁灭了。从今天开始,他只是一具名为“伍子胥”的躯壳,他为吴国所做的任何事,只是尽一个朋友和臣子的义务,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对他而言已经不再重要。

 

楚昭王一如从前的伍子胥,逃亡之路虽然惊险万分,却还是奇迹般的逃了出来,在楚国西北边儿的属国随国(今湖北随县南)的庇护下,纠结楚国残余势力,组成了流亡政府,与吴军对抗。关键时刻,楚国百姓还是站在了老主子这边儿,一时间,楚国各地,义军蜂拥而起,他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楚国复国运动,纷纷起来反抗吴国的统治。局势变得越发混乱起来,而与此同时,在夷陵山区(即三国时陆逊大败刘备的那个夷陵之战所在地)中,躲着一个几乎要被大家遗忘了的牛人——申包胥。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救楚国的国家,就是秦国。因为 秦国的 君主秦哀公是楚昭王的舅舅

 

可是申包胥跟个叫花子一样,跑的双脚流血,好不容易跑到秦国,赢氏的秦哀公却说啥都不肯为羋姓的楚国出兵。嬴姓的秦国崤之战当中,在崤山山谷中,被姬姓的晋国用箭石打死三万秦国兵以来,一百多年间只跟晋国打过几个小仗,还大部分都输了,从此 秦国的 君主们放弃了称霸中原的理想,开始在关中这一片地方自得其乐、谁都不惹,过起了幸福而平静的小日子,可现在却突然跑来一个申包胥,要秦哀公帮楚国复国,这不是搞笑吗?先别说秦国打不打得过吴国,就算打得过,咱又何必费尽心机为别人强出头呢,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老申一看人家不答应,大急,开始大哭。而且这一哭,就是整整七天七夜。秦哀公彻底被申包胥给感动了,终于受不了了,他决定出兵,就算不为申包胥,不为自己的小外甥楚昭王,他也要考虑一下秦国的安危,吴国这帮“蛮夷”如此厉害,让他们控制楚国继而坐大,对秦国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伍子胥鞭尸三百”与“申包胥长哭七日”之后,公元前5056月,当吴军在楚国的大地上折腾了近半年之久后,在申包胥的引领下,秦国的虎狼之师出兵了,一共是战车五百乘,兵力约37500人。秦楚部队在稷地(今河南桐柏县境)会师后,很快对吴军进行了疯狂的反扑,很快将吴国的三万“海军陆战队”陷入了长时间的苦战之中。

 

赢姓(秦)在崤之战被姬姓(晋)战败死亡三万之后,开始向姬姓(吴)三万人复仇了。

 

与此同时,在吴国后方的宿敌越国也出兵了,越王允常挥军直逼吴都姑苏,他要来个趁火打劫。紧接着,吴军中的猛将兄夫概见事情不妙,竟也落井下石,率军造反,想自立为王。吴王阖闾闻信大惊,顾不上跟秦楚纠缠,赶忙跑回去救火。就这样,吴军带着大批在楚国抢来的金银财宝和百姓子女,也带着数不尽的荣耀与遗憾,回到了阔别一年之久的吴国,而留给楚昭王一个空荡荡惨兮兮的劫难之城——郢都

 

接下来的十年,是相对平静的十年(公元前505-496年),毕竟,在经受了这么一场耗时耗力的大战之后,吴国也需要修养生息了。在这十年间,吴国在伍子胥的努力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阖闾的人生之路达到了最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