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祚、吴廷祚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林俊廷(…  文章来源:转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5 7:19:44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center]從宋元墓誌銘與史料差異看史料比對與還原問題 ∣ 以吳廷祚一族為例研究大綱                            林俊廷                              2003/05/21[/center]一﹑研究動機: 學生在參加讀書會的過程中,由於對墓誌銘相關史事記載不甚了解,所以必須將當時或稍後學者之相關敘述加以比對,設法還原事件原貌,所以希望就墓誌銘與相關史料記載加以比較整理,而研究對象則為北宋初年的重要武臣世家—吳廷祚一族為中心,進行整理比對,請各位老師、學長姊批評指教。 在學生收集材料的過程中,發現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第三十八冊》有四篇墓誌銘都是吳廷祚一族的一手史料,其中兩篇為學生之前標點卻未完成的〈吳元載墓誌〉與〈吳元吉墓誌〉;另外兩篇則是〈吳廷祚墓誌〉與吳元載之子─〈吳昭明墓誌〉,這兩篇都被收入《全宋文》,四篇墓誌包含吳氏家族祖孫三代的仕宦經歷,更難得的是學生不但可以據此補充吳家第四代人物,更可增加原先完全空白的吳家第五代人物,雖然和身為吳家第八代的吳革還缺少兩代人物活動之記載,但也可說是難能可貴了。若再加上學生之前在《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中所見吳革之子因吳革死難而遷官,則吳氏家族可說是和北宋朝廷相始終。學生在南宋時期的史料中,尚未見到其他關於吳氏家族之史料,所以目前便以此為斷限,開始作史料比對的工作。 二﹑研究回顧: 由於吳廷祚一族在北宋初期並未在政治上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強大勢力,而吳廷祚本身雖然歷任樞密使與同中書門下二品等人臣最高官職,但他擔任樞密使期間不過四年(959—62),同中書門下二品不滿三年,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有限,而後外任雄武軍節度使(長安)一年(962—3)與永興軍節度使(洛陽)八年(963—71),便在回京述職期間過世。雖然有兒子成為駙馬(四子元扆),但其他兒子都沒有得到高官顯位,所以歷來關於這個家族的研究似乎不太受注意,學生希望能用四篇墓誌銘與相關史料比對,做出一點東西。   在影響吳氏家族由盛轉衰的關鍵事件—王小波、李順之亂的相關研究成果方面,找到大陸地區早期關於「農民起義」的研究中,都列有專章討論,例如:河男人民出版社所出版:《中國農民起義領袖小傳》中,對王小波、李順生平傳記與性格有簡明扼要的敘述;而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歷代農民起義史話》中,由師道剛與崔凡芝執筆的〈王小波、李順起義〉一章,對王小波、李順之亂的時空背景、起義原因、勢力擴張、建立政權、遭到鎮壓與鬥爭餘波等都有詳盡訴說,但大都是誇大與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並非嚴謹之學術著作,尚有發展空間。在日本學者的相關研究方面,有谷川道雄與森正夫所編:《中國民眾叛亂史》第二冊〈宋—明中期〉第一章便是〈王小波‧李順之亂〉,當中對起義時空背景、起義與發展過程、遭到鎮壓而滅亡的經過有詳盡敘述,較為特殊的部分是對政府軍的主要平叛將領與起義軍主要人物對事件發展的影響有綜合性的敘述。雖然本文重點並不在此,但還是會做簡要的說明。 三﹑研究取向: 本文除了將以《東都事略》、《序資治通鑑長編》、《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宋史》相關筆記史料之外,最重要的是加上四篇墓誌銘,希望透過這些立場不同的歷史撰寫者,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發生在這個時期的歷史事件之原貌,試圖透過史料比對還原,使大家能對當時所發生的事件有一副更清晰的圖像。 四﹑內容大綱: 1吳氏家族的興起:   就學生之前所做吳廷祚一族世系表,可以看出